張婷君
摘 要:勞技課程教育是小學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久以來的小學勞技課程教學之中,很多教育者并沒有擺正這門學科的教育位置,也沒有認清楚勞技課程教育對于小學階段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以及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意義。現結合多年的教育實踐經驗,重點談一談小學勞技課程在小學素質教育之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勞技;課程教學;正確認識;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不僅強調教育者要關注學生在知識方面的成長,同時也著重強調教育者要采取適當的教學手段和措施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綜合能力,而對于這一要求,很多教育者都將教育的目光投向了勞技課程教育。勞技課程開設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性,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讓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內容大膽地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之中,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寶貴學習精神。
另一方面勞技教育還非常注重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其課程設置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其將科學、技術、人文等學科的知識完美地融為一體,更在其課程實踐過程中巧妙地融入了數學、科學、語文、美術、音樂等學科的知識內容,培養學生跨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對于其所學知識內容的整體把控能力。
同時勞技課程也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在不斷的動手操作之中大膽地創新,喚醒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深度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給予學生的自主發展以更為廣闊的空間。
一、狠抓教育觀念的轉變,重樹勞技教育的重要地位
作為教育者而言,素質教育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項需要身體力行的教育行動。對于小學階段的勞技課程而言,教師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方面進行轉變,而是需要重新認識勞技教育,深刻地認識到勞技教育對于小學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通過自身實際的教學活動喚醒學生的創造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學習、學以致用的寶貴學習精神。
在轉變教育觀念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在時間上給予保證,要在課程教學之中給予學生以相對固定實踐活動時間,從根本理念上給予學生以信心和保證,提高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和心理認可度。
其次是要給予場地方面的保證,教育者要結合實際教學環境的客觀條件,選擇固定的勞技活動場所,實現專管專用,配備相關的勞技活動設備和材料。同時也要在內容方面給予落實,作為教育者要給予勞技課程教育以應有的重視,根據課程內容安排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合理地安排勞技活動內容,既保證勞技活動內容的趣味性,同時又保證勞技課程教育與其他課程教學活動的契合性。
二、突出實踐性色彩,確保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
勞技課程教育區別于小學階段的其他學科教育,其更加注重實踐性。因此教育者應當堅決摒棄記條文、背答案的教學方式,要將牢記課本上的知識內容扎實地落實到勞技活動之中,讓學生能夠將課本上的知識內容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加以扎實的掌握。
這一點對于現階段的學生而言極為關鍵,現階段的學生往往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非常的優越,在家可以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很多學生的生活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非常差,針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更要明白學生應該有一個能夠實際動手操作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的地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讓學生在做中學。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勞技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勞技課程教育之中,教師雖然需要按照勞技課程內容安排實踐活動內容,但是教師同樣也要注重實踐活動的豐富多彩性以及其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參加勞技活動的積極性會更高,學生會更熱愛這門課程的學習。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條件來開展園藝活動、清潔活動等,在實際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于生活和校園的熱愛。
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主題勞技活動,例如筆者在母親節即將臨近的時候就組織學生開展了一項名為“我為母親獻愛心”的活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雙手為母親制作一個小禮物,用自己的愛心去回報母親。
很多學生都在這次的活動之中充分地發揮了想象力,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編織著自己對于母親的深深的愛,很多學生制作的小禮物非常的精美,而且很多學生所制作的禮物非常用心,能夠看得出學生在制作禮物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心力。有的學生用自己在園藝勞技活動中種植的花卉為母親制作了一個小盆栽,筆者看到學生制作的盆栽之后就鼓勵他們去大膽地進行裝飾,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裝點自己的禮物。
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非常好的培養,而且學生通過這樣主題性很強的活動過程更加明確了自己進行勞技課程學習的目的,強化了學生學以致用的學習思想。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由于教師鼓勵學生去大膽地想象,用自己的雙手去表達自己的內心,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勞技課程教學之中,作為教育者而言要正確地認識勞技教育與小學階段素質教育的密切關系,給予學生以更多的勞技課程實踐的時間和空間,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給予學生以更多的引導和幫助,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寶貴學習精神。同時也要在勞技教育過程中為學生更為合理地安排勞技活動內容,完善勞技活動所需要的場地、設施等,為學生安排實踐性更強的主題勞技活動,合理地調動學生參加勞技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充分地釋放自己的想象力,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參考文獻:
[1]盛其仁.小學勞技課程綜合化實施的探索[J].上海教育教研,2014(3).
[2]童以琳.動手、參與、實踐、創新:基于勞技教育在農村初中的實踐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2).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