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裁教學法是近些年來新出現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我國教育界得到普及之后,其在教學方面的優勢漸漸顯現了出來,也得到了大批教師們的肯定。經過研究可以看出,體裁教學在學生的閱讀教學方面確實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章意思,還能有效提升學生對文章體裁、內涵的把握。因此本文就現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做出分析,探究教師在教學中實踐的具體辦法。
關鍵詞:體裁教學;英語閱讀;教學對策
一、 前言
高中英語教學與初中的英語教學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其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普遍較高;不僅需要學生在閱讀中能夠準確地理解對于記敘文體裁的文章,同時要求學生能精準地辨別各種體裁、獲知其中的重點內涵。正是因為這些多方面要求的存在,現階段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難度是很高的,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無法把握住要點,最后錯失教學良機。實際教學中,教師們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方面。
二、 何為“體裁教學”
體裁教學是近代教育的產物,體裁和體裁分析是其教育理念的核心。這一教學理念的成功之處在于其科學地將體裁內涵和文章分析手段結合了起來并運用到了實際教學中。從體裁單方面來說,它就是作者在寫作時所采用的文體。而文章分析手段其實就是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中采用的各種教學方法。在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中體裁的選擇實際上并不多,大體上只有: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這三種,諸如詩歌、劇本等問題是很少出現的,雖然不需要教師多下功夫,但是其體裁的重要意義教師不可以忽略。良好的體裁分析教學不僅能消除學生對陌生體裁的不適應性,還能加強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這是傳統閱讀教學所無法比擬的。高中階段的體裁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師帶領學生利用各種語言分析手段并結合體裁方面的知識對文章進行全方位的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文章的閱讀能力和掌握程度。
三、 課前:科學預測引導教學
每一位經驗豐富的教師都必定深知課前預習對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正確的課前預習不僅能幫助學生獲知與課堂教學有關的知識,使學生做好相應準備,同時也能讓學生的體裁分辨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得到有效訓練。因此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布置給學生適當的預習作業,讓學生先一步嘗試閱讀課文,并將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全部標出,方便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有針對性。有條件的地區教師還可以事先將學案發給學生,讓他們在學案的帶領下自主預習。在這種形式的課前學習中,學生的體裁分辨能力、自主閱讀能力都得到了長足提高。而當課堂開始時,教師可以嘗試著叫起幾位學生來回答問題并檢測預習效果:“Whats the genre of this passage?”在這一環節中,無論學生的答案是對是錯,教師都要問他們自己判斷的依據是什么,從而得知學生對體裁的一些基本看法以方便接下來教學策略的展開。對于那些體裁分辨正確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闡述一下自己對體裁的看法并適當地糾正他們其中的錯誤,使其閱讀能力進一步提升。而那些體裁分辨錯誤的學生,教師則需要將他們思考錯誤之處指出并作為案例,有針對性地為學生糾正,從而掃除學生對體裁理解方面的障礙。
以北師大高中英語教材為例,教師在必修三Unit 7 The Sea Reading環節的教學時,就可以將這種教學方式融入進去。本文的主要內容是各種海洋動物,但是學生初次閱讀時都會出現一個問題:體裁辨別不清。由于本文的內容排版較為獨特,各種動物也是分開介紹的,沒有明顯的體裁標志,因此學生乍一看是很難準確地分辨出文章體裁的。在課堂開頭,教師首先需要叫起幾位學生來獲知學生們對這一篇課文的看法,然后針對這些情況再利用體裁分辨方法和學生一起閱讀、分析課文。首先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你們覺得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干什么?”學生幾乎會異口同聲地回答;“向我們介紹海洋動物。”而教師正是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想法,繼續引導下去;“那么哪種體裁主要是為了向人們普及知識呢?”通過這種形式的引導,學生們便會豁然開朗,認識到本文是一篇說明文,從而方便教師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利用這樣的課前教學形式,不僅教師能夠有效地將教學的各個環節連接起來,同時更容易地讓學生掌握到了體裁閱讀的竅門所在。
四、 讀中:精準分析客觀教學
通過第一環節的引導,學生已經對體裁教學有了初步印象,因此教師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將學生的體裁分析和文章內容教學結合起來。具體來說,教師需要采取三個步驟才能有效做到這一環節的教學工作。
首先,教師需要清晰地把握文章的體裁,針對性地采取教學對策。例如在記敘文的教學中,教師就要基于“記敘文五要素”來開展教學,而在說明文和議論文的教學中,教師則又需要針對文章開頭或結尾進行教學。而在在確認好體裁并選擇好正確的教學對策后,教師接下來要做的即是文章內容分析。由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生詞較多,光憑學生的自主閱讀很難達到教學效果,而教師課堂中的閱讀教學則能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難點并使得他們能夠準確把握教材內容,教學效率大大提高。通過前兩個步驟,學生已經對文章內容、體裁有了清晰的認識,但是沒有實際操練,在做題時依然可能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因此閱讀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進行實地練習,教師可以將文章的內容順序打亂并嘗試著讓學生來再現,通過這種形式的聯系,學生能夠進一步地掌握文章脈絡和細節,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
五、 課后:重視復習生動再現
體裁教學的最終目的并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體裁信息和文章內涵,課后的實際運用也是教學的重要方面,但是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教學質量自然也不高。教師想要在這一方面做出改變就必須意識到課后復習的重要性;當然,復習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對于記敘文體裁的文章,教師可以采用表演再現的形式來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而對于說明文、議論文等文體教師則可以采用題目復習的形式,讓學生對文章中所要傳達的信息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當然,在具體教學中實際方法并不是僅僅局限在這些方面,教師也可以依照自己對體裁教學的理解設計教學辦法,針對性地開展復習工作。
六、 結束語
體裁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為教師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探索方向,即全方位閱讀教學,這一教學方法的融入漸漸地改變了舊有高中閱讀教學中以偏概全、教學生硬等短板;但是由于體裁教學具有一定的偏向性,教師也要正確定奪。希望我們教師能在這些方面多做努力,為高中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家貴,王佩賢等.論中學英語教學內容選擇的原則[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
[2]徐正揚.中學英語課程寫作教學標準解讀[J].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
鄧子堅,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