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萍
摘 要:盡管近幾年我國在參與式教學方面已經進行了一些研究并積累了許多經驗,具體到英語教學方面也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討,但是從生活視野的角度進行參與式英語教學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成果相對較少,還沒有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理論與實踐體系。主要依據目前新課程改革對于英語教學的要求,對生活視野下參與式英語教學的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就發現的問題給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英語教學;生活視野;參與式教學
目前,我國正在深入開展教育方面的教學改革,在改革中明確要求需要在教育理念上與時俱進,建立起一套適應現實需求,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1]。具體到英語教學中,在教育過程中不但要教會學生外語的基礎理論以及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的培養,要充分重視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還要做到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這一特點決定了在英語教學中純理論性的教學是不可取的,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要不斷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生活中的事件作為教學的素材,幫助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來。尋找目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在教學活動中融入生活實際,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目前英語教學活動中的主要問題
目前英語教學中的問題主要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來探討。一方面,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往往是最嚴重也是最徹底的。很多教師由于無法接受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走不出應試教育的怪圈,這使得在教學過程中受到條條框框的限制比較嚴重。這種灌輸式的教育使得學生的參與度嚴重不足,從生活中提取學習素材的能力也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在課堂上一直處于比較沉悶的狀態,對英語學習產生不了興趣,由于缺少身邊的素材,難以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既不愿意學也不愿意講,使英語學習成為了“啞巴”式英語[2]。因此,必須尋求一種合理的方法,使教師和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發現英語學習的素材,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以提高英語學習的整體效果。
二、在參與式英語教學中融入生活視野的具體措施
堅持英語學習素材從生活中來,能夠使學生更加了解學習英語的意義與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為此,教師要采取各種鼓勵與引導措施,使學生不斷適應并喜歡上這種教學模式。
1.充分利用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主要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者氛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情感上的體驗,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并激發出學生的潛能。在情景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所學英語單詞或語法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挖掘相應的素材,在生活視野下讓學生切實體會英語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理解不同語境下英語表達的不同之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已經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起到了引導作用,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參與到英語學習之中去,這能夠使英語教學變得更加活躍,使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和應用技能的同時獲得情感上的體驗。這種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學模式能夠使每一位學生獲得進步與發展。
2.合理采用交際教學法
交際教學法是指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在相互互動中得到全方位提升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切合語言學習特別是外語學習的應用目標。英語學習由于其特殊性,只依靠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死記硬背是達不到核心目標的,只會使學生成為考試的奴隸。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使學生學到更多,同時在交際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學生之間通過對生活實際問題的探討能夠強化對英語的應用能力,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差別與各自的魅力所在[3]。
3.積極應用活動教學法
活動教學法最早在美國被廣泛應用,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活動教學法,該方法為英語的日常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活動素材與力量依據。
教師在應用活動教學法以及設計活動方案時可以巧妙地運用英語游戲和歌曲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使用英語的興趣。有研究表明,興趣能夠使人的各感官在學習過程中處于活躍狀態,能夠緩解學習過程中的疲勞,使學生產生愉悅的情緒。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依托課本,將生活中的事物作為話題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進來。
隨著國際化的不斷推進,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時對我國學生的英語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不單純是英語考試的科目,更是一項用于日常交流的技能。英語教學必須從生活視野中汲取素材,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去,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實現英語學習的真正目標。
參考文獻:
[1]孫步霞.主體參與式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4(1):37.
[2]陳維華.參與式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的實踐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3(17):70.
[3]杜供穗.巧用多媒體,實現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J].南方論刊,2016(12):105-107.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