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關于評價要點為基準,結合美術作業評價中存在的困惑(問題),探討具體的做法(設想),研究美術作業評價方式、評價結果、評價方面和評價意圖四個方面的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反思,提出美術作業要客觀、全面的評價;要態度、過程的評價;要立體化、多角度的評價,“三位一體”突顯美術作業在課堂評價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美術作業;評價;實踐;思考
《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美術課程評價應以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事實為基礎,注重評價與教學的協調統一,尤其要加強形成性評價和自我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
一、 美術作業評價的困惑與做法
1. 如何進行班級人數多的美術作業評價
現在學校班級人數很多,我確實感覺到作業評價難度太大,不管使用哪種教學評價方法,都感覺到力不從心,即使口頭評價也難以做到全體學生都照顧到。
我覺得這個問題唯有采用個人評價、小組評價以及作業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兼顧每一位學生。
2. 如何處理美術作業評價的“唏噓聲”
有位美術老師描述:“有一次,當我給一位男學生的作業評價后,便聽到有一群男學生發出一片唏噓聲;還有一次,給一位女同學的作業評價完后,她竟然因為同學的一句話,把作業撕毀了……”
贊評優秀作業的時候,本來以為同學非常羨慕,結果傳來“咦”的聲音。優秀作業的同學受到譏評,這是同學之間排斥心理的原因,教師要正確對待發出唏噓聲的同學。
3. 如何有效評價美術作業的質量與速度
在課堂上學生大約有25分鐘的時間動手實踐,問題是大多數學生想創作什么樣的作品,要思考好長時間,也有一部分學生說不會做或者不會畫。學生真正動手創作的時間非常少,下課了也還有一部分同學沒有完成。所以,后面評價的教學環節根本就無法展開。
我覺得作業的評價要有利于學生鞏固當堂課所講的內容,要有利于學生獲得成功感,了解自己尚須改進之處,促進學習興趣。美術教學中適當地調整課程計劃,讓學生每學期能有幾次精彩的作業,課時和作業時間可用靈活掌控。如《輕描重彩總相宜》一課,我用了三課時,鉛筆稿,墨線稿,暈染,作業展示,讓學生完整地體驗工筆畫的完整過程。三節課后,百分之九十的同學都有一幅完整的工筆作品誕生。
4. 如何看待自評美術作業的等第和批語
怎樣防止作業自評中,出現大部分同學都給自己批改“優秀”,批語:“非常好!畫得太棒!”“太有才了!”這樣的現象呢?
我認為這是一種好表現的現象。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所以,美術學科還有完善人格的功能。一個學生對自己作品的肯定,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一種樂觀的人格。
二、 美術作業評價的實踐
美術教學課堂中評價應該體現多樣化和多維性,多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在評價的方法上,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法,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1. 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座談的評價方式
(1) 采用學生自評的方法。學生自評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就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養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從思想上擺脫思維定式的束縛。
(2) 采用學生互評的方法。小組合作評價,組內學生評價,組外互評。通過學生相互欣賞、交流,更容易受到啟發,尋求創新式思維來提高自己的作業水平。
(3) 采用教師評價的方法。教師評價學生作業,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的長處,鼓勵每個學生挖掘個人潛力,打破思維定式,進入到藝術創作更廣闊的空間。
(4) 采用座談評價的方法。教師評價要以鼓勵為主,體驗成功的樂趣,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一些評價可以交給家長去做。
2. 分數;等級;評語;評語與等級的評價結果
(1) 學生作業評價結果采用百分制。
(2) 學生作業評價結果采用優、良、中、差等級,或采用評價結果用ABCD英文字母來區分等級,最高A等級,最低D等級。
(3) 學生作業評價結果采用語言的文字,用評語來評價學生作業,肯定學生的優點,指出學生的不足。
(4) 學生作業評價結果采用批注。這樣,學生不僅在意等第,更在意教師的評語。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就會盡力做好美術作業。
3. 創作構思;表現方式;表現技法的評價方面
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意識,合作的精神,技能水平,創造思維的活動能力,觀點的闡述表達等方面,都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綜合評價。如欣賞課的評價,受歷史背景,個人閱歷、興趣愛好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一般會采用分組討論的方法,每一小組由組長執筆完成初稿,探討繪畫風格,自己的感受,對畫面不同的見解等。
4. 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明確克服的弱點并找到發展方向的評價意圖
美術學科的特殊性在于藝術沒有評判標準,沒有對和錯的分界線。作為藝術的表達,評價意圖應該給予廣闊的空間,而不應該過度的限制與否定,用個人的眼光來評價學生的作業好與壞。
三、 美術作業評價的思考
1. 客觀、全面的評價
其一是讓學生掌握簡單的美術技能,其二是不能遏止學生的創新能力。二者如何有機地結合,不僅可以讓學生保持自信心,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1) 優秀作業評價,對優秀習作或比賽入圍作品進行客觀評價。
(2) 典型作業評價,對畫面效果或創意意識方面進行全面評價。
(3) 作業綜合評價,對學習效果和情感態度方面的整體性和階段性評價。
2. 態度、過程的評價
關于作業評價,大多數家長和同學存在誤區,通常把畫得像不像、是否仔細作為評價標準,其實不然。任何封閉、獨斷的評價都會扼殺學生的思考能力,更何況教師的評價并不是為了審定作品,而是為了啟示和引導學生自己學會評價,所以,采用開放、多元的評價方式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思路,有利于學生自己進行審視、比較作出判斷。
(1) 作業態度評價,評價要有人情味。對學生作業的評價應因人而異,不能只看學生的技能方面,要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刺激學生的創作欲望。對美術天賦高的學生提高標準,優中取新,對美術天賦一般的學生要降低標準,善于發現優點,根據他們的特點提高其美術興趣。學習態度是美術作業評價時應該考慮的方面,美術能力弱但能認真表現的同學,應當給予鼓勵。
(2) 作業過程評價,注重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狀況的評價。學習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在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教師來回輔導時可以進行評價。發現優秀作業及時展示和表揚,主要從構圖、創意、色彩搭配等方面進行評價,對優秀作業的肯定,也是給完成作業較困難的學生以啟發,開啟他們的思維。
3. 立體化、多角度的評價
(1) 立體化作業評價,檢驗學生發展能力和教學實效的重要形式。“立體化”的課堂評價思維,從多個層面去挖掘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教師可以在評價中“模糊、留白”,讓學生有更多創造、想象與嘗試評價的空間和機會,發現問題、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樣,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評價的過程與結果。在當眾展示作業時,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師要明確優秀作業的標準,讓學生依照標準評價,而不是瞎說一氣。
(2) 多角度作業評價,不要輕易地否定學生的觀點與看法,而是更多地傾聽他們的心聲,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鑒賞能力,為學生的美術創作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一個問題的回答,一個好的創意,一條優美的線條,作業的認真態度,一節課的表現,知識的掌握。一個星期,一個月,甚至是一學期的總結,做出合理的評價是對學生的肯定、認可和支持。融洽、開放、自主的教學,才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與評價。
總之,美術作業要進行開放式的評價標準,要因人而異,學生要能夠自評,互評,教師要加以引導,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體系。教師肯定,學生得以滿足,樹立了自信心,增強了自尊感,需要再學習,再肯定,再滿足,再渴望學習這樣一個循環過程。這樣一個課堂環節,能夠使下一節課的正常開展埋下伏筆,美術作業評價的重要性正是如此。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2011年版.
作者簡介:
卓佳,江蘇省常熟市,常熟市實驗中學藝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