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楓
摘 要:隨著我國不斷深化小學數學新的課程實驗標準改革,小學數學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不斷嘗試和運用新的教學思路和新的教學理念。但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因此探究符合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成為教育學者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化模式;生本理念
高效化教學模式,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能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和社會效益,能對學生施加較高的影響力。除此之外,高效化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還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小學數學課堂運用高效化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學效率低,教學質量差
預習不僅能夠使學生提前了解書本內容,做好充分的上課準備,也能夠節省教師課堂上講解基本概念的時間,提高課堂的講課效率。但是一般來說,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自主學習意識較薄弱,其自主預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較差,而目前小學數學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也只是讓學生在家看書預習,卻沒有給予相關的指導,導致學生的基本概念較為模糊,浪費了課堂的講課時間,導致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低下,教學質量較差。
(二)教學觀念陳舊,“師本理念”占優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下,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從本質上就有著高低之分,教師占據主體地位。因此,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顧傾其所學,而忽視了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和消化能力,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教學效率較低。
(三)學生的學習興趣低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忽視了驅動學生學習數學的源動力,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活躍度低。除此之外,課堂互動少也是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包括同學之間的互動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
二、高效化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利用好數學導學案,提高講課效率和質量
1.導學案的基本編寫模式:(1)制定學習目標;(2)學前準備;(3)預習思考;(4)自主探究;(5)預習成果測驗。
2.簡單的導學案編寫案例:
本案例根據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小數乘整數編寫》。
(1)學習目標:
①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數學原理。
② 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③結合生活實例,思考小數乘整數在現實中的用處。
(2)學前準備:
一個蝴蝶風箏4.2元,求買4個是多少錢,也就是求( )個
( )相加的和是多少。可列式為:( );還可列式為:( )。
(3)預習思考:
我們發現:小數乘整數的數學原理和意義是:( ),也就是求( )。
(4)自主探究:
當你和媽媽去菜市場買菜時,仔細詢問并記錄產品的價格和重量,回家后計算今天的食品支出。
(5)預習成果測驗:
①直接寫出得數:
135×8= 13.5×8= 1.35×8= 0.135×x8=
52×6= 5.2×6= 0.52×6= 0.056×6=
②1.25×6的積中有( )位小數;2.6×8的積中有( )位小數。
采用導學案預習法,是一種有效督促學生積極預習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預習質量,節省課堂的基本概念講解時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二)采用小組合作法,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
1.準確把握學生特點,科學合理分組
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之前,應該通過仔細調研和觀察,準確把握每個學生的特點,包括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和性格特點。在分組時,教師要秉承“異性同組,同性異組”的原則,這里的異性不單單指性別,也指學生的數學成績和性格特點,也就是說必須要保證同一組成員由不同性質的學生組成,組與組之間的整體水平要大致相等。
2.小組自主學習,教師輔助管理
小組合作學習主要包括:共同完成導學案、討論導學案中的測驗問題、課堂合作討論問題、分工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合作完成課后作業并討論錯題、難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強,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度也提高了。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法,不僅是為了提高課堂整體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團隊精神。因此教師應轉變思路,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管理空間,教師只需要在大方向上指導學生并及時調整小組人員,調解小組內部問題和矛盾。
3.設立獎懲機制,鼓勵公平競爭
小組合作學習法是將班級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求勝心理,設立賞罰分明的獎懲制度,鼓勵小組之間公平競爭。一旦小組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奮斗,整體積極性就會提高,課堂氛圍也會變得活躍,這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小學是培養一個人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因此改革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教育,采用新的基于高效化模式的小學數學教育策略,不僅具有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作用,還能夠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為其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衡永.打造數學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動”起來[J].考試周刊,2011(3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