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貴梅 李慧梅
摘 要:新時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教學的引導者教師,離不開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離不開教學活動的評價體系。課堂提問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能喚起學生的注意,拓展學生的思路,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實踐提出了小學數學課堂對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和探討。
關鍵詞: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核心素養
課堂有效提問就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形成良好的問題環境,引領學生去積極參與,開發學生思維,對學生的積極反應教師進行準確評價,順利實現教育教學目的的教學過程。課堂有效提問能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更能起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作用。
一、課堂有效提問的設計
新課標提出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包括五種數學意識,即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數學應用意識,四種數學能力即數學思維、數學理解、數學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數學價值觀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這些數學核心素養,因此,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設計上要非常講究。第一,教師在設計對學生的提問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根據學生情況逐層設計提問,有意識分層次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第二,教師設計的提問要有趣味性、探索性,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第三,教師設計提問時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步接受,使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循序形成。
二、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恰當地提問題,能夠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設計不當,不僅影響教學效果,還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設計有效提問呢?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設計提問難易度要適中
教師要在上課前認真備課、對學生的學知水平深入了解,結合實際設計提問,設計的問題要難易適中,要有思維價值。問題過于簡單,不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思維;問題難度大,學生難于啟發,很難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教學目標也難以實現。
2.設計提問要精練有趣
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語言要精練準確,表達內容要具體、明確,讓學生很容易明白教師所提問題的目的,從而能很快地進入思考狀態;另外,要多結合實際設計帶有趣味性的問題,使學生有積極的興趣探索問題,參與思考,并能解答,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設計提問要探究創新
課堂提問設計要具有探究性、創新性,在課堂提問中要引導學生探尋多角度去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能很好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另外,教師在設計提問時還應留下探究、創新的空間,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一步去探究,并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多角位、更深刻的思考,使學生從中體會創新思維過程的快樂性。
4.問題的思考時間
課堂問題提出后,學生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及學生的實際水平來預測上課時要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只有思考時間充足了,學生的思維才能真正進入思考狀態,學生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鞏固所學的知識,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5.及時評價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及時有效的評價學生對課堂提問的回答,給予肯定或必要性的引導,對學生的思維過程做恰當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數學核心素養。
三、課堂有效提問的技巧
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的提問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還能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那么,在課堂提問中,還要講究技巧的設計:
1.提問要有親和力
教師在向學生提問時態度要有親和力,尤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要懷揣一顆博大的愛心,和學生溝通,只有這樣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才會比較輕松,思維活躍,都愿意積極回答問題,暢所欲言。
2.提問要層次分明
核心素養培養的理念是以每位學生的發展為前提,因此教師提問時要緊扣教學重難點,要面向全體同學,分層設計提問:給優秀學生設計難度較大的提問,給中等學生設計難度一般的問題,給數學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設計比較容易的問題。分層提問因人設計,才能起到啟發學生的思維功效。
3.提問要有趣味性
雖然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明顯增強,但興趣仍是他們學習動力的來源。教師的課堂提問要有趣、有味:有趣,學生才會對問題產生興趣;有味,學生才會覺得問題精深,值得品味。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實際生活、夸張情景提出有趣味的問題。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是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路徑。在教學中,教師要聯系教學實際,精心設計課堂提問的內容,講究課堂提問的技巧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有一定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張慶虎.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提問策略與技巧[J].祖國,2017(16).
[2]譚文明.談談課堂提問的誤區[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3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