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英
摘 要: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可以從復讀題目、還原生活、表象積累和變換表述等方法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題意,同時可以通過畫圖、列表、逆推、假設、簡化等策略來幫助學生分析數量關系。
關鍵詞:方法策略;理解題意;分析問題;解題能力
解決問題不僅停留在會解決某一類型的問題,而應該是通過解決問題得到解題的經歷以及由此形成的相應技巧、方法、經驗,從而掌握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認為可以從兩方面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正確理解題意
小學生解決問題有困難往往是由于不理解題意,從而不能分析問題的數量關系,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可以從下面幾個方法來培養學生:
(一)復讀題目方法
復讀題目,培養學生反復、仔細、邊讀邊想的讀題習慣,學會抓住題目的關鍵字眼,使學生對問題理解更深一層。例如,在教學紅花有8朵,黃花比紅花多3朵,黃花有多少朵?這類型的題目時,我讓學生復讀題目,抓住題目的關鍵字眼:黃花比紅花多3朵,找出黃花多紅花少的關鍵,從而順利地解決問題。
(二)還原生活方法
有時結合題目的特點,還原其生活的模式,讓學生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教學烙餅問題:一個鍋每次能烙兩張餅,烙每張餅需要烙兩面,每面2分鐘,烙3張需要多少分鐘?可以讓學生用圓形代替面餅進行實際操作,從而解決問題,然后再引導學生思考烙4張、5張……各需要多少分鐘?通過還原生活模式和學生動手操作,學生掌握解題方法。
(三)表象積累方法
通過多方位、多種形式、多種感官參與感知,運用實物、模型、圖片、操作等途徑,在學生頭腦中建立正確而豐富的相關表象。
(四)變換表述方法
通過變換表述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如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討論,學生表演,讓學生切實地理解題目。例如教學路程問題中相遇問題時,通過讓兩名學生表演,從而讓學生理解到路程=兩人速度和×相遇時間。
二、學會分析問題
巧用方法策略對于解決問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方法策略的選擇和訓練,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從下面幾方面來培養學生:
(一)利用畫圖策略
畫圖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策略,讓學生在紙上涂一涂、畫一畫,可以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把一些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1.示意圖
如在教學有關周長和面積的題目:長方形的綠地的面積是200平方米,寬是8米,長不變,寬增加到24米,擴大后的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引導學生畫形象示意圖整理相關的信息,借助所畫的示意圖分析數量關系,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線段圖
例如在教學歸總問題:買6元一個的碗,正好可以買6個。用這些錢買9元一個的碗,可以買幾個?先讓學生嘗試畫圖表示,讓學生體會到用形象示意圖不能很好表示這類題目的關鍵:總量不變,再引導學生畫線段圖,使學生掌握這類問題的關鍵:總量不變,同時也掌握了畫線段圖的方法。
3.樹圖
例如在教學搭配時,兩件上衣、三件下裝進行搭配,最多有多少種搭配方法,可以利用樹圖使搭配方法一目了然,并發現規律,每多一件上裝,搭配方法就增加三種。
4.集合圖
例如在教學集合時,參加跳繩有9人,參加踢毽有8人,既參加跳繩又參加踢毽有3人,參加這兩項比賽一共有多少人?教學這類型的題目,應利用韋恩集合圖,讓學生直觀看到重合的部分應去掉。
(二)利用列表策略
列表策略指的是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可以根據信息將所有可能的結果用表格的形式列舉出來,然后根據條件進行篩選。
(三)用逆推策略
逆推就是說從問題的結果一步一步地反面去思考。在解決某一個問題的過程當中,當你從正面進行思考遇到了阻礙,碰到困難的時候,可以換個思路從相反的方向。在解決問題時我常常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思考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知道什么條件,可以怎樣求?一步一步地往前推。
(四)用假設策略
假設的策略就是你不知道該從哪里開始的時候,可以先進行假設,并且把假設的結果,放到問題中去進行驗證和調整,經歷了“假設—驗證—調整……”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例如,四年級下冊中一道例題:我們一共有32人去租船,每條大船限坐6人,每條小船限坐4人,每條大船30元,每條小船24元,怎樣租船最省錢?學生一開始無從入手,我讓學生先計算租大船和小船每人各需要多少錢,得出租大船便宜,因此假設全租大船,剩下2人租小船,這樣需要5條大船和1條小船,但這樣會空兩個座位,接著,由“如果不空座位,會不會更省錢?”引出進一步探索,調整租船方案得出租4條大船和2條小船正好坐滿,最后從兩種方案租金進行比較,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五)利用簡化策略
簡化就是把復雜的問題先轉化為簡單的例子來探索,從簡單的事例中發現規律,再用找到的規律來解決原來復雜的問題。例如,教學四年下冊的數學廣角時,利用主題圖古代的數學趣題,先讓學生通過估計想一想雞兔各有多少只,經過簡單猜測和數據調整,學生仍然不能得到正確結果,這時可以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例如“為什么猜不準呢?”“數大了不好猜,我們應該怎么辦?”這樣處理可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簡單問題入手的必要性,經歷先用簡單問題尋求解題策略后再將其應用到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的過程,從而使學生初步感受化繁為簡的思想。
參考文獻:
[1]王輔湘.我國小學數學教材改革的現狀與趨勢[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1999(1).
[2]劉意竹.關于小學數學教材改革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1999(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