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瑛
摘 要: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教育的發展需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生命力極強。該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主體,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翻轉課堂的應用意義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課堂的應用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初中歷史;翻轉課堂;教學應用
一、翻轉課堂的應用意義
首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技術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老師一味地講解讓學生吸收。這種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教育的發展需要。翻轉課堂教學是新時代的產物,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缺陷,提高教學的效率。
其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放映歷史視頻,放映時間一般在15分鐘左右,這種教學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歷史。歷史視頻可以由老師自制,也可以選用網絡上的名師講解,對于學生疑惑的地方,老師可以重播視頻,再加上自己的講解,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課后,老師會把視頻發布在網絡上,為學生提供參考。這種教學模式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老師與學生能夠進行有效互動。
最后,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不同,而翻轉課堂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視頻的播放進度。學生在遇到疑惑時,可以隨時在線提問,減輕學生在課堂上提問的心理壓力。不只老師可以解答學生問題,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幫助,在網上進行交流互動。另外,老師可以通過遠程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的疑惑記錄下來,在課堂上針對性地進行講解,提高教學質量。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課堂的應用
1.課前學習
有的歷史事件,只通過講解不能讓學生有直觀的感知。如果將一些歷史問題制作成小視頻,學生能夠深切體會當時的時代背景。歷史老師在制作視頻的時候,要深度挖掘歷史教材,深入調研學情,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這樣才能制作出適合學生學習的視頻,與學生的認知水平接軌,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制作《燦爛的青銅文明》視頻時,為了讓學生能夠對青銅文明的概況有了解,可以放映一些關于“三星堆文化”的圖片。另外,可以將司母戊鼎的制作工藝在視頻中顯示。在視頻最后,可以給學生提幾個問題,比如對“三星堆文化”的理解,對司母戊鼎的制作工藝有何感想。在課前老師將視頻上傳到網絡上,學生在看過視頻后,可以提前預習思考老師的問題。
2.課中引導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老師首先讓學生觀看視頻,學生可能之前已經預習過了,再看的時候可能會發現課前沒有發現的疑難問題。視頻播放結束后,老師會針對學生普遍的問題進行講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老師在課前要針對學生可能會涉及的問題提前準備好教案,這樣給學生解答時思路會更加清晰。另外,老師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3.課堂訓練
在制作訓練視頻時,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設計課堂訓練,深入地剖析要講的內容,以歷史人物及事件為切入點,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強化訓練,拓寬學生的思路。學生觀看到的視頻有多種形式,比如看圖說話、講觀后感、話題討論等。通過小視頻,讓大多數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真正體現出翻轉教學模式,達到該模式教學的預期目標。例如:老師制作介紹《史記》的視頻給學生觀看,讓學生思考討論《史記》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原因,學生的想法語言豐富,個性鮮明,具有多重價值。這種翻轉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開闊了教學
視野。
4.課后鞏固
課后復習在歷史教學中非常重要。一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時間等極容易混淆,所以學生在課下要時常鞏固。翻轉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平臺,學生可以復習小視頻來鞏固自己的知識,加深印象,并且與容易混淆的歷史內容做對比,進行整理記錄,提高復習水平。另外,老師可以融入課后訓練或訓練視頻,讓學生在不同的形式中進行復習。
例如,《絲綢之路》課堂教學結束后,老師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任務:敘述張騫、班超出使西域的經歷,搜集相關絲綢之路的傳說。布置的課外任務在下節課上課前,老師進行檢查提問。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將信息進行整合,從而加深了對相關知識的鞏固,體現了翻轉教學模式,有助于完善學生的學習體系。
總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老師要與時俱進,按照教學實際及學生的需求,對翻轉課堂進行合理設計,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進行課前預習、課上引導、課堂訓練、課后鞏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歷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子斌.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初中歷史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亞太教育,2016(32):277-278.
[2]張彤.翻轉課堂視角下課堂教學管理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2):94-96.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