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會萍
摘 要:單純的智力分層小組合作教學,由于存在智力歧視,導致學困生產生抵觸情緒,從而失去學習的動力。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引入了生態學觀點,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面對挑戰、實現跨越,形成多向互動的課堂教學局面,從而有效地提高各層次學生的學習成績,達到新課標課堂教學目的。
關鍵詞:課堂教學;生態系統;小組合作教學
當前,生態學理論被引入了教育領域,并形成了一門教育生態學的學科,對教育生態系統進行細化分層,形成了如學校生態系統、課堂教學生態系統等這樣的子系統。為了更好地解決課堂教學生態系統的結構優化問題,本文將對課堂教學生態系統的子系統——生態式合作教學小組進行全新的闡釋。
一、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觀點
(一)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界定
“課堂教學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時空內,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師、學生和教學環境,這三者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具有信息傳遞功能的一個體系。其核心在于課堂“信息傳輸鏈”構建和學生需求“營養層”的結構優化。為了使數學課堂教學結構更加優化,本文提出“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策略,并界定為:以不同需求的學生個體,組成認知和同化信息能力不同的互助小組。以教師、交互相連的互助小組、教學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網,作為課堂生態系統信息傳輸及知識同化結構網的課堂教學。
(二)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與新課標的關系
“讓課堂煥發生命力”是新課標的宗旨。新課標下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要從單一的傳授學生文化知識,向培養學生具有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創新學習能力方面轉變。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使師生間、學生間形成了一種多維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使評價體系更加多元化、科學化。將新課標中“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真正落實到位,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具開放性和人文性。
(三)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研究意義
目前,初中數學小組合作教學對教學低效原因分析得不夠全面,合作小組構建也不科學,很難像生態課堂教學這樣,發揮多向傳遞信息的功能。對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的研究,其現實意義在于引入生態課堂教學理念,進一步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結構,充分發揮課堂生態系統多渠道傳遞教學信息的優勢,形成新的教學教法。
二、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一)構建課堂生物鏈
通常來說,生態系統結構的復雜性,與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功能之間是成正比存在的。在教學形式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個性稟賦等分成多個學習層(營養層),再將這不同學習層次上的學生按一定的比例進行調配,形成功能多樣的生態小組,構建起課堂教學的生物鏈。在教學內容上,處于不同學習層的學生要區別對待,但各層都要嚴格要求。最終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一種組內互助、趕超,組間互動、競爭的良好課堂生態
關系。
(二)織就信息關系網
由于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及差異的多樣性,學生個體間產生的相互作用也是具有多樣性的,從而使學生間形成一個互補性
的、密不可分的交互關系網。在課堂互動教學中,教師是織就信息關系網和課堂互動的關鍵因素,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分組討論。老師根據教學目標提出問題,留給學生適當時間,分組討論。組內同層同學互助探究,不同層間質疑、解惑、幫扶,共同得出小組結論。二是逐層提問。小組討論結束后,老師根據學生舉手搶答情況,選擇若干個得出結論的小組,從低層向高層逐層提問。低層答錯,提問中層,中層答錯,提問高層。三是分層講解。在提問中,低層答對,全班理解透徹,老師進行下一問題;低層答錯,中層答對,可由組內中、高層學生向低層學生講解;低層、中層答錯,高層答對,老師選幾個高層學生向全班同學講解、板演;高層答錯或答對的概率很低,需老師進行詳細講解。四是即時評價。課堂提問中,分組、分個體記分,學生答題記分以鼓勵低層學生為主,從低層到高層由高分到低分分層次記分。組分、個體分按提問次數累計,月末或期末換算成百分制,記入每個學生的小組積分和個人積分中。
(三)設置知識營養層
生態系統中生物的互利共生是不同生命體間的一種互惠關系,可增加雙方的適合度。任何個體所達到的自我實現水平愈高,其進一步的增長就愈依賴于其他個體的自我實現。教師根據課堂作業檢測結果,將課后作業題分層設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得其所,都能切進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分層設置作業,在統一題目考試中,由于進行了針對性訓練,低層學生在基礎題上不失分,中層學生在提高題上有所作為,高層學生在探究題上發揮正常。
三、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評價
任何一種生態系統都只能在適當的環境狀態下存在。舊的中期、期末考試成績評價體系,忽視了小組合作教學的合作過程和學生的個體發展,不再適應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新的評價體系既要反映學生學習成績,又要反映學生進步程度和團隊合作精神。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學生的評價推行“應試+平時+團體”的考評模式,可由考試成績、個人積分、小組積分三部分的綜合成績評價組成。其中:考試成績占50%,個人積分占30%,小組積分占20%。所得綜合成績作為下次小組調整分層、分組的依據。
總之,生態式小組合作教學,既承認個體差異,分層指導,因材施教,使不同起點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又能層次搭配,發揮團體互助、協作功能,發動學生全員參與,各得進步。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