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傳元
摘 要: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主要強調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以教師的“導”去助推學生的“學”,進而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基于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如何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去提升教學知識,正是需要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模式在當前時代發展中逐漸顯露弊端,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急需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替代。其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以“互動探究”和“導學結合”為核心,去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合作能力,有效促進學生思維力與創新力的發展,是當前新時期教育事業的根本目標[1]。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能夠幫助教師對知識點進行整合,同時也能助推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強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與新課改的發展需求極為契合。
一、引導學生自學導綱,提前預習所學新知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導綱進行自學,使其能夠提前預習新知,對接下來的課程知識有大致了解,從而能夠在授課過程中得到更深層次的理解。而導綱的設計則要求教師以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作為考慮,設計與知識內容相符且激發學生興趣的高質量問題予以導入,進而有效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有層次地進行導綱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將不理解之處進行標記,在聽課過程中便能夠帶著問題去聽講,進而提高聽課效率,久而久之則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比如,在講解“一次函數”相關內容時,教師要做好以下兩點:(1)問題導入。通過復習函數的概念向學生提出問題,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以競賽答題的方式去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與自學導綱的積極性。(2)學生自學。通過將導綱進行展示,使得學生能夠對需要自學的內容有明確認識,比如函數的概念、表達方法、圖象特征等,之后再進行一次函數內容的自學,如此一來便有了學習方向與標準。
二、組織學生參與學習互動,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互動是合作學習的關鍵環節,同樣是“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重要步驟之一,大量實踐表明,良好的課堂教學互動能夠全面提升教學效率與學生的學習質量。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能夠將初中數學知識中眾多復雜、抽象的問題予以解決,同時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此外,在組織學生參與學習互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對學生之間的互動進行正確指引,對學生探討的內容進行全面補充,使其能夠理解各知識點間的關系,對初中數學知識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比如,在講解“一次函數”相關內容時,學生通過前期的導綱自學后,便進入課堂聽講環節,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以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予以應答。如教師可提出這樣的問題:在表示方法方面,函數與一次函數的區別在哪里?如此一來,學生便能夠形成激烈的互動討論,在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去發表自己的見解,以觀點的匯總去找出最終的正確答案。在學生互動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便可適時點撥,與學生也可產生良性互動,或者以肢體語言從側面給予學生提示,去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
三、合理設計反饋訓練題目,科學評估課堂學習情況
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除了要對學生的學習開展引導之外,還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科學評估。待課程知識內容講授完畢之后,教師可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將知識內容進行脈絡樹立,使得學生在正確方向指引下去高效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2]。而通過教師的科學評估,便能夠對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全面了解,比如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應用熟練度等,進而對自身的教學計劃予以優化,確保學生能夠維持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知識中的重難點展開全面分析,凸顯出初中數學教學的實效性,使得學生能夠合理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比如,在講解完“軸對稱”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為學生布置針對性的檢測訓練題,與學生一起在具體實踐中強化對訓練題的練習,以合理設計的反饋訓練題目去開展科學的課堂檢測,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軸對稱知識點的相關內容,全面提升數學學習實效性。
綜上所述,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能夠在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效果,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所開展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當然,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但實際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不可局限于單一教學模式,而應綜合多種教學方法展開教學設計,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全面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黃慧群.“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科教文匯,2015(13):119-120.
[2]余正艷.試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8):19.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