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永斌
摘要:職業素養教育是高職院校影視專業教育的重要課題,當前社會要求學生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與過硬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只有學生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才能夠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從而使學生能夠全方位發展。因此,本文著重分析加強高職院校影視專業職業素養的必要性,指出高職院校影視專業學生在職業素養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高職院校影視專業職業素養的滲透路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影視專業;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勞動者對自身職業的了解和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是勞動者不斷地積累與學習并在企業中發揮的品質,包含職業意識、團隊精神、責任意識、職業技能等。而高職院校影視專業培養的學生是為社會發展提供從事影視相關工作的人才,因此,培養高職院校影視專業學生職業素養是很有必要的,將職業素養教育滲透到高職院校影視專業課程體系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使學生具備愛國敬業的精神,從而能夠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
一、加強高職院校影視專業職業素養的必要性
隨著學生就業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就業已經成為當前高職院校的重點工作,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與本科學生相比較,高職院校學生就業還處于劣勢,故而,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學生的就業工作。高職院校影視專業培養的人才,是從事影視服務與管理方面的技能型人才,經過高職院校影視專業近幾年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影視專業的師資力量、教學設施等方面不斷加強,使高職院校影視專業學生各項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學生在職業素養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究其原因是高職院校影視專業較為注重學生知識理論與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將職業素養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教育體系中,導致學生的職業素養不高,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培養高職院校影視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勢在必行,只有學生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才能夠更好地適應企業的需求,才能夠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
二、高職院校影視專業學生在職業素養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誠信
據多家企業反映,學生普遍具有跳槽的習慣,并且跳槽時還會帶著一個人或者多個人與其一起跳槽。較多的畢業生不能夠有效地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學生在企業缺乏一定的誠信,在一個單位中干幾天,就會離職,對自身的職業發展沒有合理的規劃,盲目地找尋下一個工作,這對社會、企業、自己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據相關數據分析,一部分學生因對自身沒有較好的職業規劃,甚至一年內換了8份工作。這都是學生對自身的職業素養沒有一個很好的認識,缺乏職業理想與職業誠信,過分注重企業工作環境與薪資待遇的原因,從而使學生在各大企業中盲目的流竄。實際上,如果在高職院校影視專業教育中,學校將職業素養教育有效地滲透到知識體系中,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有效地接受職業素養教育,對自身的職業素養具有一定的認識,就不會發生如此頻繁的跳槽行為了。
(二)勞動觀念淡薄
學生步入社會到任何一家企業工作,必須首先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勞動者。只有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不怕辛苦、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崗位中,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才能在企業有所作為。然而,目前許多畢業生不愿去企業基層工作,普遍都認為基層工作較累,不愿意付出自己的勞動。學生在學校都會憧憬著未來,對未來職業規劃太美好,而在現實中都要從基層做起,學生會有心理落差。據相關數據統計,一些到企業工作的學生,一旦在企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是企業老員工分配其較多的工作量,他們就會怨天尤人,覺得自己不能接受這樣的待遇,消極怠工或者直接逃避。這種種表現都表明學生缺乏勞動意識,對勞動力市場沒有充分的認識。如果在學校能夠接受良好的職業素養教育,受到良好的職業引導,就可以避免出現這些問題。
三、高職院校影視專業職業素養的滲透策略
(一)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基于職業素養對學生的重要性,在高職院校影視專業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學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企業的需求。其一,教師可以在課前事先整合影視知識內容,挖掘影視教材中職業教育的滲透路徑,在課堂教學中,以影視教育知識點為學生講述相關的職業素養課程,讓學生在學習影視知識過程中,更好地學習與認知職業素養教育,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就業市場;其二,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職業素養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對教材知識的整合,將學生分成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開展職業素養教育實踐活動,將影視教育內容與職業素養教育相結合,找尋兩者共同之處,為學生提出對應的問題,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找尋教學答案,學生通過與其他同學的合作,能夠提高團隊合作意識,更好地適應團隊活動,在與其他同學討論、探索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影視素養,從而使學生能夠全方位發展。此外,在學生三年的培養過程中,應建立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評價體系,構建多種維度的評價指標,包括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評價,將其滲透到學習、生活及實踐過程的各個方面,促進學生最終團隊合作意識的形成與鞏固。
(二)培養學生職業理想與職業生涯規劃
學生是勞動力市場的新生力量,學生應該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做好職業生涯的規劃。高職院校影視專業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地規劃自身的職業生涯,確立未來發展的目標,使學生能夠為了自身的目標而奮斗與努力,改變以往盲目地找尋工作與不知所措的情況。教師可指導學生讓其根據專業特點,結合自身的特長、性格、興趣、愛好、經歷等方面因素,以及當前社會發展形勢,權衡利弊,揚長避短,找到最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崗位,合理地規劃自身的職業發展。再次,高職院校影視專業還應該為學生構建一個就業咨詢處,為學生定期開展職業素養教育,讓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企業的管理模式與規章制度,使學生通過職業素養教育的學習,調整自身的狀態,將眼光放低,從企業基層一點一點的做起,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三)為學生開展職業實踐課堂
高職院校影視專業教師應該積極為學生創造學習和鍛煉的機會,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職業實踐基地,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鼓勵學生到企業中去磨練自己,讓學生提早了解企業的工作內容與管理模式,使學生通過實踐學習與鍛煉,能夠改變自己的認知,改變以往不誠信的思想意識,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品質,從而使學生能夠適應企業的需求。再次,高職院校影視專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公益活動,如到養老院當一天的義工;到幼兒園去當一天的保育員,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公益活動中,鍛煉自己,培養學生吃苦意識,磨練學生的意志,使學生對社會與生活都充滿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使學生能夠為社會發展做出自身的貢獻。最后,應把企業文化、企業規范等融合到實踐課堂中,在實踐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加強對企業文化的學習,進而更好地融入到企業集體中,取得更好的實踐效果。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職業素養不僅是當前教育的需要,同樣也是社會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因此,在高職院校影視專業教學中,教師應該將職業素養教育滲透到教學體系中,為學生開設職業指導課程,開展職業實踐課堂,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使學生樹立團隊合作意識,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從而能夠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陳偉.基于教師企業經歷對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的反思——以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物業管理專業為例[J].機械職業教育,2017(06):53-56.
[2]張建新,曾科.高職院校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以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7,35(02):52-55.
[3]楊倩.現代學徒制下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以江蘇城市職業學院無錫辦學點2014級影視動畫專業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0):131-132.
(作者單位:河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