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速發展的網絡技術改變著各行各業,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要時刻緊跟社會發展浪潮,要能夠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輔助各項工作的開展。本文從通過加強溝通解決學生問題;通過網絡調查了解學生及需求;利用網絡平臺做好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三方面,探析了在多媒體時代高校如何加強教育管理工作,為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網絡技術;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一、 主動加強溝通,促進問題解決
“以人為本,以生為本”,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從本質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因此要求我們要緊緊圍繞學生,從而做好服務工作。2017年9月最后一批“90后”步入了象牙塔,這預示著今后集中入學的至少都是2000年出生的“千禧寶寶”,他們有著良好的物質和教育條件,個性也更加多元化。因此他們更容易并樂于接受新鮮的事物,類似于微博、微信、微視頻以及客戶端(簡稱“三微一端”)等此類傳播速度快、形式生動多樣的新媒體平臺,逐漸成為了很多大學生課余生活的寄托。
(一) 群體宣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信息時代背景下,新生代學生大多喜歡通過網絡溝通,行為方式也有了極大的變化,要幫助其樹立正確三觀,就要從其特點出發。輔導員要善于運用“三微一端”來和學生進行溝通,譬如:采取群體宣傳+單獨交流的方式,構建微信讀書群、年級微信公眾號等,充分了解學生情況,及時掌握更多的信息,進而有效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管理工作。
(二) 單獨交流,解決學生各項問題
與學生交流之前首先細化工作對象群體,按照學生的問題或者所屬群體來進行劃分,采取私聊與群聊兩種方式,對單獨個體則專門進行針對性一對一輔導,相較于群體輔導,單獨輔導因為人數的減少使輔導員有充分的時間分析問題,研究學生的心理,從而對解決學生實際問題,拉近學生與教師距離起到良性推動作用。
(三) 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
大學生能否健康成長與發展取決于多方因素,家庭與學校教育是重中之重。但近年來,家庭教育日漸缺位,大學生的叛逆與家長的盲目相信導致兩者缺乏聯系,家長無法及時獲得真實有效的信息,對大學生們在校情況不甚了解。因此需要重視并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可以利用“三微一端”建立家長微信群、QQ群等網絡溝通平臺,建立輔導員與家長常聯系機制。其中,溝通的內容不僅包括學生的實時動態、學生管理方面最新的政策與文件,還可以向家長通報學生在校取得的優異成績和學生活動時的風采,從而起到告知與宣傳的作用。
二、 通過網絡調查,了解學生及需求
學生自入校起,會存在心理、學習、食宿、交友、外出、成長、獎貸困補及就業等等一系列問題。而剛剛步入校園的新生們多數只有十八九歲,他們心智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社會閱歷較淺、生活經驗不足,色彩繽紛的大學生活可能會讓他們焦頭爛額、難以應對。因此輔導員要學會利用網絡,將新技術運用到日常工作當中,讓學生安心學習,盡量不被日常瑣碎的事情牽絆,也可使原本繁冗、雜亂無章的學生工作變得有的放矢。
(一) 不定期向學生發放網絡心理調查問卷,及時掌握學生心理變化
現階段,大部分高校僅在新生入學時進行有關心理健康狀態的調研,但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大學生在學習、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壓力與日俱增,因此不定期的心理健康調查就尤為重要了。網絡心理調查問卷不僅大大減少了輔導員與學生座談的時間,也保證了學生的個人隱私,有效避免了學生因擔心同學知道而消極配合或隱瞞實際情況等此類情況的發生。
(二) 了解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及校園內衣食住行的需求
大學的學習以及生活環境相較中學有所不同,大學更多的是自我管理與自我服務,但如若過多的時間與精力耗費在此方面,勢必會使學生難以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填寫網絡調查問卷,全方位的了解學生實際的需求,從而做好學生的后勤工作,保障好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校園內的衣食住行。
三、 利用網絡平臺,做好學生日常管理工作
(一) 通過網絡統計更新必要學生信息
2017年,教育部以部長令的形式修訂出臺了《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規定高等學校應按總體上師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設置專職輔導員崗位。而實際上,很多高校師生比遠遠高于1∶200,有的高校甚至高達1∶1000。那么如何高效地采集學生信息是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個人情況的前提,而且需要采集的學生信息多種多樣,例如入校時基本信息、每一學年獎助學金信息、學生就業信息等等,因人數眾多造成信息量盈千累萬,單單依靠紙質版信息登記表已無法滿足當下需求。通過網絡登記必要學生信息,一來方便更新與查詢,確保了信息的實時性與準確性;二來減少了學生不必要的跑動,學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過手機、電腦自主更新自己的個人信息;三來保護了學生隱私,紙質版的信息登記表一旦失效,就必須立即進行粉碎處理,以保護學生信息泄漏,而通過網絡統計的電子版信息表就有效避免了這個問題。
(二) 不定期進行網絡點名,確保安全的同時保證到課率
學生的在校安全一直是高校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除了進行日常教學安排外,大學生們有大把的課余時間,這就加大了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定期點名是現在高校學生管理最常用的手段,但占用學生時間、學生相互答到等問題削弱了點名的實際作用,采用網絡點名就可有效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可以隨時隨地實現考勤。當教師發布點名通知后,學生可在個人手機上完成簽到,教師依據學生簽到時的位置等信息來檢查學生是否在校或按時上課,而且教師隨時可以在后臺數據庫下載excel文件,不定期統計每一位學生到課情況,實現了點名工作的信息化與便捷化。
信息時代背景下,網絡科學技術帶來了多樣的管理辦法,但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依舊充滿挑戰,需要相關部門與輔導員自身能夠充分意識到,將教育管理工作落實到具體,不斷創新信息技術利用模式,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
[2]西安石油大學:利用微信公眾號開發高校點名系統.
作者簡介:
李江,陜西省西安市,西安理工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