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如何將其結合教育,提升教學效果成為當下教育界重點的研究內容。互聯網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對青少年學生的影響較深,在網絡文化下開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對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網絡文化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策略,旨在促進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效果,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關鍵詞:網絡文化;初中教學;思想品德
隨著網絡文化越來越深入人心,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如何與之有效融合應對挑戰成為當下廣大思想品德教師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課題。網絡文化的快速發展,對青少年學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相應的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理解網絡文化,分析網絡文化對青少年學生的好壞影響,通過網絡空間積極開展思想品德教育,不斷提高學生思想品德水平。
一、 網絡文化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現狀
隨著網絡與教育的結合越加緊密,利用網絡空間開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逐漸成為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必備的教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雖然大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能利用網絡文化、網絡空間取得一定的思想道德教學成果,但依然存在較多問題,如教學資源運用不到位,多元教學解讀不到位,教學載體創新不到位等。在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沒有充分發揮網絡環境下教育資源豐富的特點,資源利用率不高,教學方式還多以理論灌輸、口頭講解為主,沒有很好地利用網絡豐富的資源來提升教學趣味性,擴展學生學習視野。部分教師對于通過網絡空間開展多元解讀式的教學工作存在疑慮,不善于利用網絡平臺,充當教學載體的網絡平臺單一、老舊,沒有充分開發教學平臺的功能,用這些教學載體開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二、 網絡文化下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途徑
在網絡文化下,要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充分發揮網絡空間的優勢,基于此結合思想品德教學特點,創新網絡文化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模式。
(一) 創新教學資源體系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意識到網絡豐富資源對思想品德教學的促進作用,發揮網絡資源豐富的優勢,創新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資源體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充分掌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利用網絡空間打造相應的教學資源體系,利用網絡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源,如:教學案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重大事件等,然后在知識講解過程中將之合理應用,極大地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效率,真正意義上達到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效果,使教學更具說服力,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所學知識。
例如:在《做自立自強的人》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在準備課前材料時候,可以通過網絡空間收集與自立自強相關的案例,類似“家庭條件困難;身殘志堅;邊照顧父母邊完成學業等”情況的例子,再加上與之配套的視頻。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增加教學說服力,以直觀的實例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明白如何做到自立自強,理解自立自強理論知識并應用到學習生活中。
(二) 開展多元教學解讀
思想性、時代性及實踐性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必備的元素,而網絡文化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空間開展多元化的教學解讀,將小課堂與大社會有效結合,將更多的時政熱點問題引用到教學中來,對學生進行時政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基礎上擴展教學內容,對于引導學生多元化解讀特點,養成時事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利用網絡空間開展多元教學解讀,不僅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將教師提升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高度,有效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加入時政熱點解讀,不僅擴展了學生政治視野,還能引導學生養成多角度看待問題的思維模式,對于培養學生分析、思考、質疑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得教學更具趣味和深度。
例如:在《法律護我成長》一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空間將與法律相關的熱點信息引入,通過網絡平臺學生可以了解與教學相關的最前沿的熱點信息。在講到學生直接受到哪些法律保護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利用材料,聯系自身實際參與到討論中,加深學生對法律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生法律意識,并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通過這種課內外材料的結合,使得學生有更寬廣的學習視野,學習積極性更高。
(三) 創新教學載體
要在網絡文化下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教師就要充分理解“互聯網+教學”模式,意識到網絡對教學的推動作用,并充分發揮網絡空間這一教學載體的功效。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善于運用網絡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拓展教學空間。利用網絡這個公共平臺,教師要推動教學載體的創新,根據教學內容、重難點收集教學資源,并篩選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學習特點的案例、微課、教學視頻等投入到教學中,并且在教學載體中,教師還可以分門別類地建立專項知識資源庫,供學生瀏覽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高度重視網絡平臺的建立,通過如微信群、QQ群、公眾號等平臺實現互動教學。如在進行《融入社會肩負使命》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制作樹形思維導圖,將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識按照教學進度一一向學生展示,讓學生直觀了解所學知識,并形成整體的感知系統,構建知識網絡。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形式不斷充實學生的學習資源,在網絡平臺上與學生進行互動溝通,通過創新教學載體、充分利用教學載體,提高教學效率。
三、 結語
總之,在網絡文化沖擊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效融合網絡和教育,發揮網絡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促進作用,通過利用網絡創新教學資源體系,開展多元教學解讀,創新教學載體等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余仰珍.網絡文化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8,14(14):141+163.
[2]蔣曉真.網絡文化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7,16(05):93-94.
[3]張娜.新媒體對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影響及對策[D].蘇州:蘇州大學,2016.
[4]費曉婷.網絡環境下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有效性提升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5.
作者簡介:
陳美燕,江西省上饒市,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下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