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秀芬
【摘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教學目標也逐漸發生了變化。新課標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弘揚傳統文化。在課堂教學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并且通過學習傳統文化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讓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中健康成長。筆者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將應對新課標要求、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弘揚 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060-02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歷史歲月的洗禮中依然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這說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能夠接受時代考驗,具有一定的積極性的。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當代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逐步忽略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我國的文化政策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豐富我國國人的精神。應對國家文化政策,我國教育也發生變化。在我國教育的新課標改革中要求從小學階段就要重視弘揚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傳統文化觀念,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從而豐富自己、健康成長。
一、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就要搞清楚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關系。首先在語文教材中,很多教材知識都是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的,都彰顯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其次語文學習本身就是對漢語言的學習,也就是對中華文明的學習。所以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彼此有著重要的聯系,語文教學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在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傳統文化是穿越時空,具有超凡智慧、思想的文化,它能夠幫助學生們在學習中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穿越過去,與他們深邃的思想進行交流,幫助學生們提高自己的思想及理解能力。它還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讓學生們通曉古今,養成正確的歷史觀念。除此之外,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中國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精神根基,對它進行學習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神奇,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自豪感。傳統文化寓于語文知識中,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三、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密不可分,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夠在語文教學中更好的弘揚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價值呢?筆者將為此提出一些建議。
1.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涵
在語文教材中有豐富的詩、詞、文等,這些作品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學習中加強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有意識的幫助學生穿越時空與傳統文化對話。比如說在進行四年級下冊的《絲綢之路》講解時,教師可以挖掘到我國悠久且輝煌的敦煌文化。通過視頻、跟圖片等為學生展示出敦煌莫高窟迷人的畫壁景,讓學生在學習中為我國古代的藝術而驚嘆、為我國古人的飛天思想而驕傲。他們既能夠透過絲綢之路這篇課文來學習到古人的先進思想,又能夠體會到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慧,從而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要認真備課,在語文教材中尋找傳統文化的身影,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2.在語文教學中導入傳統文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并不單單只是為教學,更重要的是對教材進行深入,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且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延伸知識。也就是說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引入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走到語文課堂中,在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的過程中,豐富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
3.在閱讀中體會優秀傳統文化
閱讀是語文學習中的一項重要課程,也是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那么教師就要抓住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優秀的傳統文化。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經典名著讓學生進行閱讀,如四大名著等。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和魅力,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教師還可以通過舉辦閱讀活動,如閱讀心得交流會等。讓學生對所閱讀的傳統文化書目進行交流體會和分析,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并且更深入的體會優秀的傳統文化。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要深入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讓學生與傳統文化對話,激發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度。讓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提高智慧、養成正確觀念,從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慧卿.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的途徑[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03
[2]曹鋒.職校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的途徑[J].現代職業教育;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