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雪
【摘要】新課程理念強調和倡導要實現課堂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性達成,而課堂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需要通過有效的課堂監測設計來支撐和保障。良好的課堂目標制定和科學的課堂教學監測指揮棒設計是推動一個組織、一個集體不斷發展的動力和保障。本文主要對初中化學課堂監測設計方法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 課堂 監測 設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178-01
一、科學設計初中化學課堂監測內容
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點相對比較零散,也非常多,如何讓學生在規定的課堂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和內容是教師們孜孜以求不斷探索和嘗試的重點。在初中化學課堂監測內容設計中,既要考查學生們對章節知識內容的總體掌握情況,也要突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且這部分內容要在檢測中占據較高的比重。
二、綜合化設計初中化學課堂檢測指標
檢驗教師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效果以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成效的指標,應當堅持以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維度的目標為統領,而不應當僅僅停留在學生們是否能夠解決相關習題,也并不完全是看學生們在教師設計的章節測試題目中的成績和得分,而應當是一個綜合性、立體化的指標體系。在測驗內容的設計上,應當既對于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關注,也要對學生能力拔高情況和思維發散情況進行充分的重視,讓每個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都能夠保持充分的信心和滿滿的激情。
三、結合不同層次和內容科學設計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效果監測方法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化學知識基礎上、在思維能力上、在學習方法上、在學習成績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對于一個班級所有的學生采用同一個監測指標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也是極不合理的,應當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設計不同的監測指標,在實際課堂教學監測中,可以將學生分為A、B、C三個類別,對于每一層次的學生,結合課堂教育教學的實際內容,精心設計能夠全方位反映學生課堂實際學習效果的指標體系。同時,對于新授課、復習課、實驗課等不同類型的課程教學也應當設計不同的監測指標。
四、初中化學課堂監測指標設計
參考文獻:
[1]顧文定.初中化學課堂實現有效探究的策略分析[J].時代教育,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