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春香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改中各學段、各學科教學當中廣泛運用的全新教學模式,給傳統的注入式課堂教學增添了活力,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基礎上達到了充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他們自學能力的目的。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課前預習任務;善于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問題情境,擬定討論提綱,避免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完成課堂探究任務過程中各盡所長、共同提高。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生物教學;應用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讓他們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究,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當中引入當前流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學實踐當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當中,既在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也產生了不少問題。不少教師為了轉變傳統課堂沉悶、壓抑的不良現狀,在指導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過于注重形式的創新,課堂雖然較之以前更為活躍、熱鬧,卻由于缺乏教師有效的引導而流于形式,課堂教學缺乏實效性。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要在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科學指導、提出明確合作要求,并確定難易適度的合作探究內容,從而讓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為生物課堂增添活力,還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生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課前預習任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對新知進行預習,提高預習的質量,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課堂學習的針對性,還可以大大節約新知學習的時間。傳統的預習就是教師籠統布置下預習任務,學生讀課本、勾畫重點的過程,由于缺乏明確預習目標,學生的預習往往流于形式。新課改下,為了充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過程中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課前預習,通過小組成員群策群力,完成對新知進行預先分解以及整合的過程。例如,在學習“生命的起源”部分內容前,我針對新知學習布置了一項相關的社會調查任務,讓學生分組通過多種途徑查找、搜集有關生命起源的各類文字、圖像、視頻、網站等資料。由于生命的起源有多種假說,這時就可以將不同的假說分配給不同的小組,小組成員根據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承擔的部分任務,最后由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對搜集來的各類資料進行整合。在小組合作預習當中,他們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提升,對新知也有了初步了解,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生物教師要善于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問題情境,擬定討論提綱,避免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和傳統教學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不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課堂成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互動的過程,在分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充分激發出來。小組合作學習讓新課程倡導的探究性學習成為現實。為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避免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教師在課堂上要采取收放結合的方式,一方面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探究欲望,另一方面,為了避免學生的合作學習“無的放矢”,教師要為他們擬定討論提綱,讓他們的思維有明確的指向性。例如,在講授“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知識點時,我會先給學生播放一段相關的視頻——《赤潮》新聞,觀看完成之后,通過投影為學生展示單細胞生物圖片:草履蟲、酵菌、變形蟲等等,之后再提問學生這些生物的共同點是什么?當學生回答它們的身體只有一個細胞后,自然地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這樣,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再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并提出一系列由淺入深的問題供他們探討。而學生在圍繞問題展開討論的過程中一方面活躍了氣氛,另一方面他們的討論具有明確指向性,合作學習的效率當然也大幅提高。
三、生物教師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完成課堂探究任務過程中各盡所長、共同提高
和其他教學模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更能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課堂不再僅僅是少數優等生表演的“舞臺”,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和課堂參與度都大幅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然也大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夠動起來,不做課堂學習的旁觀者,教師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優化組合,力求搭配的合理化。教師要培養具有組織協調能力、能起到示范、帶頭作用的小組長,根據不同成員的特長安排恰當的工作,讓每個人都能夠各盡所能、各展所長,讓小組學習成為組內成員共同提高的過程。例如,在進行“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實驗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由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長,所以小組長就可以根據人員分配任務。如讓動手實踐能力強的組員擔任實驗操作員;書寫工整、速度快的組員擔任記錄員,記錄實驗過程;有較強口頭表達能力的組員做匯報員,進行實驗結果的總結。這樣,在明確的分工合作下,探究實驗能夠有序展開、高效完成,而每名成員在合作探究當中各盡所能,獲得了共同的進步。
總而言之,新課改大背景下,教師要善于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全新課堂組織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和參與度,讓課堂成為學生通過主動探究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的過程,為了避免小組合作教學流于形式,教師要在教學實踐當中繼續探索創新,提高學生合作的默契度,提高學生合作探究效果,讓這種全新教學模式在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科學素養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梁許江.試析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如何提升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J].小作家選刊,2017(25):186.
[2]楊東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如何提升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學),2016(7):170.
?誗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