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輝 王芳
摘要:由于邢臺農村發(fā)展落后,電商快遞從鄉(xiāng)鎮(zhèn)到農村收貨人之間的“最后一公里”面臨成本高、速度慢等諸多問題。調查發(fā)現農村電商物流存在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網點建設滯后、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缺少專業(yè)快遞從業(yè)人員等問題。結合邢臺農村快遞現狀,提出發(fā)展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加強農村網點建設、加強農村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加強農村物流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Abstract: Due to the backwardness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Xingtai, the "last mile" between e-commerce express delivery from township to rural consignee faces many problems such as high cost and slow speed. The survey found that rural e-commerce logistics has problems such as incomplet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ags in outlet construction, low level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ization, and lack of professional express delivery personnel.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express delivery in Xingtai, it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develop rural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outlet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logistics personnel.
關鍵詞:農村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發(fā)展現狀;對策研究
Key words: rural e-commerce logistics;last mile;development status;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6-0087-03
1 邢臺地區(qū)農村電商物流現狀分析
農村物流主要體現在運輸、收寄與投遞上,物流設施落后導致快遞成本高,網點落后導致最后一公里配送慢,網絡信息化低導致快遞發(fā)展遲緩,人員素質低則阻礙村民對快遞的需求。本研究通過到邢臺澤算村、石嶺村等鄉(xiāng)村進行實地走訪與觀察,對農村快遞現狀進行調查分析。
1.1 農村物流基礎設施情況
交通上,雖然邢臺農村交通在不斷建設,然而偏遠農村交通設施仍落后,如邢臺西部山區(qū)澤算村距離宋家莊鎮(zhèn)五千米,村落不整,崎嶇盤山路居多,車輛通不到村中,山村的蘋果、板栗質量很高卻苦無銷路;沙河石嶺村道路以水泥路、石板路為主,美觀但道路硬化質量不佳,有的道路存在破損而養(yǎng)護困難。邢臺農村道路普遍較窄,常堆積大量雜物,此外農村貨車設施少、技術落后。
網絡覆蓋上,由于邢臺農村分布較散,尤其西部山村地形復雜,網絡無法實現連續(xù)覆蓋,網絡信號也不穩(wěn)定。山村電力網脆弱,氣候惡劣時眾多樹木植被常常壓斷光纜線路,事后維修會花費一周甚至更長時間。
倉庫設備上,農村地域廣闊卻少有倉庫一類的儲存場所或技術,導致村民購入的商品、要出售的季節(jié)性農作物儲存與養(yǎng)護難,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邢臺農村快遞的發(fā)展。
1.2 農村配送情況
目前邢臺地區(qū)農村電商物流從鄉(xiāng)鎮(zhèn)到農村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鎮(zhèn)上快遞點自取。這是邢臺農村最廣泛的一種模式,快遞包裹會在網點存放三天由村民自主來取,若三天不取則上報不愿自取后直接退回。第二,快遞派送至村口。一般到村口的線路固定,對快遞企業(yè)來說省時省力,然而收件效果并不太好,時常存在聯系不當或距離遠等情境,這時快遞員耗時等候、效率低下。第三,農村淘寶服務站。現在邢臺清河、南宮等較為發(fā)達的農村設立了村級服務站,偏遠崎嶇的農村則缺乏類似建設。
1.3 農村物流信息化平臺建設情況
物流信息平臺簡單的說就是交換物流信息的網站,通過平臺可以收集第三方物流、倉儲、運輸車輛、配送路線等相關物流信息。邢臺目前只有“物流邢臺”網站,在該網站上可以找?guī)煸础⒇浽础>€、企業(yè)等,然而該網站主要以城市物流為主,有關邢臺農村的物流信息寥寥,涉及農產品的信息共享與數據交換量也不高。偏僻山村如邢臺西部山區(qū)漸凹村等地區(qū)更是相對封閉落后,大多居民甚至不能網購、不能網上聯系配送、與超市、工商、稅務對接困難。
1.4 農村快遞人員分析
通過走訪申通等快遞企業(yè)農村網點了解到農村快遞工作人員入門門檻低,大多為35到50歲不等的當地居民,學歷往往在初、高中。配送員素質偏低,對包裹隨意拋、丟,甚至有時會有私自偷件的行為。任職人員沒有相關資格證書,企業(yè)也缺少專業(yè)培訓,很少有人了解整體快遞物流流程。
2 邢臺地區(qū)農村電商物流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2.1 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邢臺城市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而農村建設薄弱,這直接導致農村快遞成本居高不下。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有:邢臺城市工業(yè)聚集且不斷發(fā)展,而農村只有農業(yè),其經濟價值遠不及城市,物流很難在經濟落后的農村發(fā)展。另外,城市政府與農村政府的權力存在差異,基礎設施的供給偏向城市,農村的基礎建設投資往往用在生產性建設上,物流等其他基礎設施的投入仍少。
2.2 農村快遞網點建設滯后
根據邢臺快遞網點的情況可以看出邢臺農村快遞網點建設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村快遞量少難送。農村老幼居民多,網上購買能力有限,其需要的農用工具網上電商供應又少導致物流量少;邢臺農村地廣人散,交通不便,導致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困難。
2.3 農村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
邢臺物流企業(yè)目前的特點是“小、弱、散”,物流各個環(huán)節(jié)聯系不緊密,運作方式單一,缺乏整體的規(guī)劃。物流企業(yè)沒有意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企業(yè)提供的服務還是以傳統的運輸、倉儲服務為主,物流技術手段不高,條碼技術等還在依賴人工操作,自動識別、GPS等技術還處在初步應用階段。此外相關企業(yè)沒有建立有規(guī)劃、有目的的配送需求計劃、客戶反饋、退貨處理等管理系統應用。
2.4 缺少專業(yè)快遞從業(yè)人員
物流產業(yè)逐漸從勞動密集型轉為知識、技術和勞動相結合的混合密集型,人才越來越占重要地位。邢臺農村物流從業(yè)人員的總體素質比較低、觀念落后,存在這樣問題的原因,首先是人們對物流從業(yè)人員的認識存在偏見,認為它只是“跑腿”工作,沒有意識到在大數據背景下物流不僅是派送,還包括信息處理、信息反饋等其他任務類型。其次,物流企業(yè)往往采用計件工資,而農村業(yè)務量少配送難度大,這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配送員的積極性。最后,城市與農村“二元結構”問題的存在使物流服務的“二元”狀態(tài)一直存在,農村電商物流發(fā)展面臨巨大挑戰(zhàn)。
3 對邢臺地區(qū)農村電商物流問題的建議
3.1 發(fā)展農村物流基礎設施
農村物流基礎建設落后,主要體現在道路交通、網絡信息水平以及倉儲設備上。可以通過這三個角度發(fā)展農村物流基礎設施。
加強交通建設。政府需要打破地方行政壁壘,出臺相應的建設策略,為發(fā)展良好的邢臺農村設施條件提供扶持,內部實現城鄉(xiāng)空間一體化,實現“村村通”。農村缺少物流貨車等交通工具且利用率不高、成本大,從這一角度,農村快遞的運輸可以與客運公司合作,根據客車情況將快遞包裹適宜地放在客車車廂中配送到所需地點,從而實現快捷廉價的運輸模式。
加大網絡覆蓋。政府相關部門應提高農村地區(qū)網絡覆蓋率,推進電信、寬帶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加大網絡知識的宣傳力度,讓村民了解網絡化的便捷性與重要性,通過普及網絡建設從而推動邢臺農村物流發(fā)展。
提高農村倉儲建設。相關部門通過政策引導,促進好望角物流等邢臺物流園區(qū)向農村擴展,從而形成全方位、網絡化的農村電商物流體系。
3.2 加強農村地區(qū)鄉(xiāng)村網點建設
加強農村網點建設是促進農村電商物流發(fā)展的重點,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3.2.1 在鄉(xiāng)鎮(zhèn)等農村上一級建立綜合物流服務網點,實現共同配送
現如今邢臺很多的快遞公司,缺少資源共享、大數據共享的意識,若是每一個快遞公司有不同農村三兩個快遞,還要利用自己的渠道配送上門,那是難上加難。若是邢臺快遞企業(yè)可以實現城鄉(xiāng)信息共享,在鄉(xiāng)鎮(zhèn)等農村上一級地區(qū)建立專門送往農村的快遞分揀點從而進行混合快遞分區(qū)域分揀、共同配送,不僅能提高農村電商物流的配送效率,也能為農產品“難買難賣”提供有效渠道。
3.2.2 在農村小賣鋪或村委會設置自提點
依賴當地的小賣鋪或村委會建立快遞網點。當地的經營者對當地農村的情況了解詳細,可以針對百姓的需求自提或送貨上門,物流業(yè)務的往來還能調動農村的線下消費能力。物流公司可以對農村網點進行信息管理,還能減少倉儲費、保管費等費用,減少成本。此外還可以通過這些農村網點對農副產品進行整合,幫助村民銷售農作物、土特產,進而推進邢臺農村經濟的發(fā)展。
3.2.3 加強與中國郵政合作,提高農村快遞服務
中國郵政是中央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雖然農村業(yè)務量少,但其“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的三級配送體制使每個農村都有它的影子。因此,快遞企業(yè)可以與郵政集團合作,適當降低EMS資費標準,通過郵政的渠道與影響力實現農村電商物流的高效、準確配送。
3.2.4 借力阿里巴巴“千鄉(xiāng)萬村”工程,全面打通“最后一公里”
邢臺市借力阿里巴巴“千鄉(xiāng)萬村”工程在邢臺清河、南宮等地設立了村級服務站,該工程主要引進農村淘寶電商,對農村農產品進行一條龍加工、運輸,推動鄉(xiāng)村“最初一公里”發(fā)展。邢臺農村可以根據需求把以農產品出口為主的淘寶村向雙向物流方向發(fā)展。此外,將淘寶村延伸到偏遠農村,全面打通配送的“最初與最后一公里”。
3.2.5 其他
科技的發(fā)展為農村電商物流帶來福音。在農村設立自提柜、設計無人機進行無人配送等高科技可以解決農村物流末端配送的難題。但是這些工具前期成本很高,是否能夠普遍使用還需要時間慢慢推動。
3.3 加強農村物流信息平臺建設
加強邢臺地區(qū)農村物流信息平臺建設需要快遞企業(yè)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利用GIS、EDI、互聯網技術等加強網絡平臺的建設與信息處理,努力實現物流供應鏈的有效銜接。
3.4 加強農村物流人才隊伍建設
快遞行業(yè)的發(fā)展需要人才,快遞企業(yè)要想加強物流人才隊伍的建設,首先應改善自身的形象,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來吸引更多人才;其次應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并根據時代的要求與企業(yè)自身發(fā)展的需求不斷更新物流專業(yè)知識,以國外優(yōu)秀、先進的物流管理體系為學習對象,培養(yǎng)專業(yè)的、熟悉農村特征的農村快遞業(yè)務人員;最后,快遞企業(yè)應適當改變農村快遞人員計件工資模式,采用如“基本工資+計件+吸引農村客戶或收集農村信息”相結合的工資方式,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另外政府可以出臺優(yōu)惠政策推動去城市打工的村民返鄉(xiāng)對物流進行創(chuàng)業(yè)。
參考文獻:
[1]魏本貌,熊婷婷.鄉(xiāng)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怎么走[J].農村·農業(yè)·農民(B版),2014(07):6-7.
[2]朱文華.沖刺農村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5(07):232.
[3]楊聚平,楊長春,姚宣霞.電商物流中“最后一公里”問題研究[J].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14(04):16-32.
[4]汪洋甜.淺析農村快遞“最后一公里”困境及應對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5(14):48.
[5]曾慶菊.關于農村快遞“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7(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