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梅
【關鍵詞】 興趣; 游戲教學法; 寓教于樂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7—0111—01
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活潑好動,愛表演,模仿能力強,樂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的游戲有利于增強課堂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化難為簡,減輕學生負擔,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筆者嘗試著將游戲教學法融入到英語教學實踐中,在每個環節中設計和開展一些恰當的游戲。一方面增添課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在這一環節的學習中更有效,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戲的設計和使用筆者通常會遵循以下原則:游戲設計不宜太長或太難,一定要目標明確,最好是多點花樣,逐步深入,層層遞進,由易至難。筆者在不斷的實踐摸索中,逐漸形成了自己游戲的教學基本模式:熱身游戲—導入游戲—新知學習—玩練結合—競賽鞏固—拓展延伸。
一、 熱身游戲
熱身是教學的第一個環節,通常可以把熱身和復習融合在一起。目的是營造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復習舊知,為新知的學習做鋪墊,同時也可以節約時間。
二、導入游戲
導入是教學的第二個環節。好的導入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及求知欲,也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通常教師可以用“Free talk”的形式來引出新內容,但是有時候用游戲的方式導入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Guessing game
利用實物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好奇心強,“Guessing game”對于他們來說具有神奇的吸引力。因此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來設計游戲。在教授PEP 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5. Where Is My Ruler?時,筆者向學生出示了一個文具盒,讓他們猜猜里面有哪些文具,并用“Do you have a…?”來提問,當問到 “ruler”時,筆者回答“Yes, I do.”并打開文具盒去找,但是里面并沒有,可以繼續找,邊找邊問學生“Where is my ruler ? Is it on your desk ?...”這樣不僅自然引出了新內容,而且也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參與其中,一起來幫老師找尺子,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2.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教學有諸多好處,直觀,形象,具體。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特點將其融會貫通于游戲導入中來創設情境,設計一些有趣的內容和對話。不僅可以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對接下來的學習也就充滿了期待。
三、玩練結合中的游戲
練習是教學的第四個環節,是開展游戲的好時機。因此要想辦法多點花樣邊做游戲邊練習,這樣就可以使枯燥的練習變得趣味十足。但要注意的是,這些游戲一定要目標明確,由易至難,層次分明。筆者常用的游戲有:
1. 觸摸游戲
在黑板上貼出幾張圖片,然后讓學生拿起充氣小錘,教師說單詞,學生聽到后,馬上跟讀,并迅速將小錘敲在相應的圖片上。或者教師用小錘敲單詞,學生依次讀出,教師可適當加快敲擊速度。通過此方法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的發音錯誤,并及時糾正。
2. 炸彈游戲
教師事先跟學生規定好作為“炸彈”的單詞,然后迅速出示單詞卡片,學生要依次讀出所示單詞,遇到被規定為炸彈的單詞,不能讀,要雙手打開,大叫“bomb”,或是趕緊雙手抱頭,不出聲,迅速趴在桌子上。此游戲能夠幫助學生有效認讀單詞。
3. 聽命令做動作
教師說出單詞、詞組或者句子,學生做相應的動作。也可以選出學生代表來發號施令。此游戲用于檢驗學生對所學單詞及句型的掌握程度。
四、競賽鞏固
鞏固是教學的第五個環節。可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利用競爭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操練和鞏固所學知識。
1. 龜兔賽跑
將學生分為兔子隊和烏龜隊,在黑板上分別貼上兩隊的代表:小兔和烏龜。在規定的題目或時間內誰答對的問題多,誰就最先到達終點,取得勝利。
2. 摘蘋果
將學生分組,在黑板上給每組貼一棵蘋果樹,每棵樹有五個蘋果。在競賽時, 每組失誤一次就要摘掉一個蘋果,答對題目的組蘋果數目不變。也可以分為學生組和教師組,學生答錯一題就摘掉一個自己樹上的蘋果;學生每答對一題,則摘掉一個教師樹上的蘋果。這個游戲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孩子們喜歡相互競爭,更喜歡把教師當成競爭對手,因此,為了贏得比賽他們會全身心投入、思考、交流、合作,將他們的主動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當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全線通過贏了教師的時候,那種興奮是溢于言表的。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