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
摘要:中學聲樂教學作為一項將教育學和音樂學融為一體,將音樂、情感和語言集于一身的一項藝術教學活動,能否做到“以人為本”,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將會直接影響到教育的質量和成效。因此,本文就從“以人為本”理念在中學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和“以人為本”在中學聲樂教學中滲透的具體策略兩個方面入手,針對“以人為本”理念在中學聲樂教學中的滲透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夠為中學聲樂教學活動的科學、高效開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以人為本;聲樂教學;中學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235-01
中學聲樂教學作為一項將教育學和音樂學融為一體,將音樂、情感和語言集于一身的一項藝術教學活動,能否做到“以人為本”,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將會直接影響到教育的質量和成效。鑒于此,本文就針對“以人為本”理念在中學聲樂教學中的滲透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夠為中學聲樂教學活動的科學、高效開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以人為本”理念在中學聲樂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性
“以人為本”理念在中學聲樂教學中的滲透,有助于構建順暢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如果只是按照傳統的、常規的聲樂教學中的做法,任課教師簡單的發號指令,要求學生練什么、怎么練、唱什么、怎么唱,不去設身處地考慮學生是否聽懂了、是否理解了、所安排的練習內容是否與學生實際相符合、所安排的練習內容是否是學生現階段的情況下能夠完成的等等,盲目要求所有學生按照指令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很難真正從內心產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難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而一旦師生關系不順暢、教學氛圍不和諧,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就根本無從談起了。
但是,在將“以人為本”理念引入中學聲樂教學之后則會出現明顯的不同,由于“以人為本”理念強調的就是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策劃。所以,任課教師必須要真正站到學生的立場,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需求以及學習活動中的狀態和心情。而在這樣的操作方式下,學生會感覺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關愛,也會更愿意、更主動的與教師去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而與此相對應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會更順暢,教學氛圍也會更加的輕松、和諧和愉悅。
除了上述這一點之外,中學聲樂教學的特點也決定了必須要在教學活動中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中學聲樂教學中,喉部是唯一的發聲“樂器”,一方面從生理角度進行分析時,不同學生聲帶的長短、厚薄和位置等生理結構特點會直接影響其嗓音特點,例如:是高音還是低音;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學生的發聲技巧、氣質性格以及個人積累等都帶有明顯的個人屬性,上述這些因素同樣也會影響學生的發聲特點,影響學生的藝術表現和情感表達,讓學生的學習活動也帶上明顯的個人屬性和個人特點。而面對學生在聲樂學習中所表現出的個人屬性和個人特點,如果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就必須要深入了解不同學生在聲樂學習中的個體差異性,并真正從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進行聲樂教學的策劃和實施。而上述內容,歸結為一個詞語,實際上就是“以人為本”,即: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全面了解每個學生在聲樂學習中的個體特點、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學生的聲樂學習需求、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聲樂教學的策劃和實施。
綜上所述,在中學聲樂教學中滲透“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學音樂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給予其應有的重視與關注。
二、“以人為本”理念在中學聲樂教學中滲透的具體策略
結合中學聲樂教學的實際和“以人為本”理念的本質要求,為了確?!耙匀藶楸尽崩砟钤谥袑W聲樂教學中的切實貫徹落實,以下結合筆者的教育教學經驗,提出了兩點具體的對策與建議:
首先,科學處理“教”與“學”的關系。要在中學聲樂教學中滲透“以人為本”理念,任課教師首先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科學處理聲樂教學中任課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關系,即:從聲樂教學的指揮者和發號施令者轉變為聲樂教學的參與者和輔助者,從直接決定學習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轉變為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從而充分發揮任課教師在中學聲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為學生營造一個便于自主學習,同時也愿意自主學習的良好教學氛圍。
其次,科學處理“優生”與“差生”的關系。從嚴格意義上將,優生與差生并不是兩個客觀存在的絕對概念,多數學生只是在不同的維度上表現出了不同的特點,例如:有的學生在發聲技巧上掌握的更好,而某些發聲技巧掌握不好的學生卻可能擁有良好的音色。所以,在開展中學聲樂教學的過程中,任課教師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現貼標簽的行為,尤其是不要給學生貼上“差生”的標簽,而是要從以人為本的視角出發,正確看待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長處與不足,不以優劣進行劃分而作為學生的個人差異來看待,并在此基礎之上,根據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才能夠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