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建芳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因此,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和文化生活的追求。這便給群眾文化工作是者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滿足群眾的需求。那么,怎樣才能在新的形勢下,更好地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本文概括了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意義,分析當前群眾的文化現狀與需求,并且提出了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新形勢;群眾文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275-01
群眾文化屬于我國文化建設方面的重點內容,涉及到的范圍也十分的廣泛,基層群眾是主要的受訪對象。在提高群眾溝通交流、提高民族凝聚力以及加快文化產業和精英產業的發展,宣傳優秀文化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加快發展,在這種形勢下,群眾也提高了在文化方面的要求。所以,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證群眾文化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為社會的發展打下基礎
開展群眾文化工作能夠為我國的農業、工業、科學技術以及國防現代化奠定扎實的基礎,在全面建設群眾文化的過程中,廣大人民群眾會全面提升道德文化水平。這樣可以提高社會的文明素質,以重要的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經濟快速發展,從而加快國家的文化和經濟的發展腳步,使兩者能夠同時進步,相互促進,給整個社會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滿足人們的文化要求
隨著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和社會經濟的持續增長,社會群眾對于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高,精致的物質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與此同時,精神層面的文化生活也得到人們的強烈重視。群眾文化指的要是,人們除了日常的生活與工作之余,開展并參加自行組織的具有娛樂性的文化活動,并且能夠代表中國的特色文化。社會群眾在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的期間,身心在得到放松的同時也會得到極大的熏陶,最后達到凈化心靈與提高審美情趣的目的。
二、群眾文化的現狀
(一)文化多元化對傳統文化帶來的影響
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人們帶來新鮮的事物,因此,人們的對于某一事物的選擇也變得多元化,比如,節日、音樂、電影、旅館、餐廳等。人們群眾對于這種新型的事物產生非常大的好奇心。最后的結果便是,傳統優秀的文化逐漸被年輕的一代所淡忘。并且,在如今的網絡時代,事物更新換代更加快速,為了追隨時代的潮流,網絡變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文化多元化對群眾文化的挑戰
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人們擁有越來越強的自主和獨立意識。人們對于文化生活上的選擇和審判也逐漸多元化。由于人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擁有的生活閱歷以及知識層面的不同,那么在文化消費方面的欣賞也具有較大的差別。這些差異也給群眾文化帶來了極大地挑戰。
三、發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
(一)創新文化活動的形式
想要有效地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則要求群眾文化工作者要到群眾中去,了解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創新文化活動的形式,比如開展節日晚會,舉行趣味運動,舉辦文化活動。人民群眾在參與活動時,不僅滿足了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并且也同時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養。群眾文化工作者要不斷地有更好的創意,不斷地提升文化活動的額效果,從而保障人民群眾都能積極地參與進去。
(二)構建群眾文化隊伍
若要加快群眾文化更好地深入群眾,那么則要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因為在現代的社會活動中,人才資源是匱乏資源,因此,必須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另外,人們群眾也不能僅僅作為活動的參與者,也要號召他們加入到群眾文化的建設中來。
(三)拓展群眾文化的發展空間
群眾文化若要拓展其發展空間,那么就應該擺脫地理和環境的影響因素。綜合使用不同類型的空間位置,比如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家庭文化。三者屬于不同的類型,如果將三者都能以不同的文化形式開展活動,那么社會中各個群體的人們都有機會參與到其中,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
四、結語
簡而言之,群眾文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項長期的需要耐心和用心觀察的工作。想要在新的形勢下,有效地開展群眾文化工作,那么我們必須要了解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意義,實施積極有效的措施。全面建設群眾文化工作,群眾文化工作者要將優秀文化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展現在人民群眾面前。這樣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豐富多彩、形式不同的文化生活,從實際出發,建設真正有益于人民群眾的文化建設,從而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