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
摘要:紀錄片是真實記錄社會生產生活現狀的影視題材,呈現出紀實性、敘事性、多樣性等特地,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意識和審美風格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就要求紀錄片要打破傳統創作風格,以現代人審美追求為取向,創作受觀眾歡迎的紀錄片,本文結合我國記錄片的創作風格及衍變過程,探究紀錄片創作審美價值發展趨勢。
關鍵詞:紀錄片;創作風格;審美價值
中圖分類號:J9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5-0107-01
紀錄片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其主要興起于二十世紀末,傳統紀錄片主要是指運用影視拍攝手法,真實的記錄和還原社會風貌,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真實性是紀錄片的本質特征,也是紀錄片與其他應試題材的重要區別,優秀的紀錄片源于普通人的生活,符合社會大眾的審美意識,能夠引起大眾內心情感共鳴,紀錄片的創作風格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研究紀錄片創作審美價值取向,是推動紀錄片長久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紀錄片創作風格的基本內涵
美國《電影術語辭典》中將紀錄片定義為非虛構的、真實的、具有感染力的影視題材,其內容來源于現實生活,詳細的記錄社會變遷,可以視為檔案管理的重要形式,不同的紀錄片其創作風格存在很大的差異,融入大量制作人的個人風格,豐富紀錄片創作形式。
1.紀錄片風格定義風格是指創作者的思想、情感、特征在作品中的表現,創作者風格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代表創作者進入創作成熟階段,紀錄片在制作過程中融入了大量創作者的個人風格,如紀錄普通人生活的紀錄片風格淳樸,能夠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紀錄國家自然風光和重大變革的紀錄片,辭藻華麗,激發人們愛國之情。創作人的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會受到時代背景的影響,自紀錄片在我國發展以來,涌現出大量風格迥異的紀錄片,豐富我國紀錄片主題。
2.我國紀錄片創作風格變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紀錄片創作風格發生了重大變化,充分體現時代精神風貌,符合人們當時的審美價值取向。在紀錄片發展初期,以專題為主,記錄我國社會重大變革,這一階段的紀錄片有著豐富的畫外講解,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了解紀錄片主題;隨著影視劇拍攝技術的發展,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和拍攝機器得到創新和改革,紀錄片畫面更加精致,給人們帶來視覺享受,并出現大量以寫實、記錄民間傳統藝術的優秀作品,發揮記錄片在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中的積極作用;紀錄片發展至今,已經成為我國影視作品的重要題材,逐漸向多元化趨勢發展。
二、紀錄片創作審美價值取向研究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思想文化呈現出愈加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外來思想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碰撞,使得國民的審美價值取向發生了重大變化,紀錄片作為廣受人們歡迎的影視題材,需要不斷創新,以時代精神為其創作理念,當前紀錄片創作審美價值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紀錄片選材愈加平民化。紀錄片在我國得到普及和推廣,就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紀錄片的主題從記錄國家重大社會變革逐漸向人文習俗、自然風景轉變,貼近普通人的生活面貌,我國紀錄片更加重視記錄普通人的現實生活,真實的展示當前中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讓他們講述自己生活中的偉大與平凡,如記錄偏遠地區教師教學和生活的場景,讓人們意識到我國還存在落后的地區,向人們傳遞社會正能量,從而起到提高國民綜合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的沒害意愿。以普通人生活為主的題材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激發人們的觀看欲望,實現紀錄片的輿論宣傳和引導的價值。
第二,紀錄片畫面愈加精細。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電視節目拍攝機器和技術得到很大的進步和改良,由傳統的黑白電視向彩色電視發展,甚至出現網絡電視等科技產品,為此人們對紀錄片的畫面和細節要求也越來越高,現階段我國紀錄片拍攝技巧得到迅速提升,創作風格多樣化、創作題材多元化,給人們呈現出大量變現方法豐富、畫面精良的優秀作品,給人們大量視覺感官享受,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觀看需求。
第三,記錄片風格愈加多樣化。當前影視劇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不同的影視作品和題材層出不窮,觀眾很容易受到新鮮作品題材的影響,而降低記錄片觀看興趣,紀錄片想要在影視行業中取得一席之地,需要不斷創新,結合當前觀眾的觀看需求和審美趨向,創作充滿個性和獨特視角的紀錄片,為人們展現多姿多彩的社會,讓人們通過觀看紀錄片得到思想和精神上的升華。
三、結語
紀錄片是我國影視作品的重要體裁,以寫實風格為主,真實的記錄我國社會原始風貌,具有很高的人文價值和研究價值,當前紀錄片創作風格呈現出百家齊放的趨勢,更加貼近普通人的生活,如反響較為熱烈的《舌尖上的中國》,讓越來越多的國民通過美食見證人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為此研究紀錄片創作審美價值取向,能夠進一步提高國產記錄片水平和質量,幫助觀眾了解我國真實的社會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