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征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紅歌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價值,從紅歌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切入,進而講述紅歌具有的特點,剖析紅歌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利用紅歌來開展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關鍵詞:“紅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研究
1 紅歌概述
紅歌即紅色歌曲,可以指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中凝結有無產階級思想的歌曲,也指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等各個時期內創作和流傳的主旋律經典歌曲。本文討論的是我國自大革命以來各個歷史時期所創作的歌頌革命和贊揚祖國的歌曲。
2 紅歌的特點
第一,廣泛性。紅歌規模小、篇幅短,旋律大多朗朗上口,歌詞簡單,通俗易學,紅歌的傳播所受局限性小。第二,時代性。紅歌的創作有一定的歷史背景為依據,紅歌的歌詞、旋律、曲風都具有它所描述的那個時代的特征。1949年到1956年期間,紅歌成為抒發自身情感和反映時代意識的載體。《歌唱祖國》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對新中國成立的贊頌和對美好現實的熱愛。第三,民族性。紅歌吸收了民族民間音樂元素,紅歌《南泥灣》的旋律響起,聽眾的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幅“陜北好江南”的美好景象。第四,藝術性。紅歌把革命思想和對祖國的贊美用音樂來表達,它具有音樂的本質審美屬性。《我愛你,中國》是一首激情澎湃的祖國頌歌,感情真摯、旋律起伏跌宕、氣勢宏大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對祖國崇敬之情。
3 紅歌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
3.1 舉旗領航
紅歌是為政治服務的藝術形式,它能引領學生們的主流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歌》是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來創作的,用流暢、優美的旋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進行傳唱。
3.2 培養良好品質
紅歌的內容健康向上、積極樂觀,展現人性的真、善、美,體現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各項良好品質,有助于學生陶冶情操、調整心態,確保心理健康。《不忘初心》用深情優美的旋律訴說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要有不忘記初心、砥礪前行的決心。
3.3 了解歷史
歷史事件書寫著歷史事實,紅歌的串聯也可以匯合成中國近現代史的清晰脈絡。紅歌記錄著中國自建黨以來一路的腥風血雨頑強斗爭不屈的努力,記錄著新中國的發展與成就,更記錄著新時代的希望與挑戰。
3.4 凝心聚力
紅歌流暢的旋律、強勁有力的節奏、激人奮進的歌詞內容,尤其能夠激起共鳴、凝聚人心、團結力量。《團結就是力量》誕生于抗戰時期,反映了中華民族各族兒女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堅強意志,鼓勵著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同心同德為建設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共同努力奮斗。
3.5 弘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
紅歌帶有濃厚的民族特性,它是在中華大地上孕育和生長出來的文化產物,是從中國各族人民長時間的生產和生活中凝練出來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這是偉大的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紅歌的發揚和傳播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難忘今宵》是一首流傳了34年的祖國頌歌,它優美舒緩的旋律如和風細雨般沐浴著我們的心靈。
4 紅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途徑
4.1 傳唱優秀紅歌
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通過舉辦紅歌演唱比賽、開設紅歌鑒賞課、利用黨課團課開設紅歌欣賞專題、利用二課時間舉辦紅歌知識大比拼等形式來傳播紅歌。
4.2 營造紅歌育人環境
營造育人環境,利用校園廣播播放紅歌,讓學生們潛移默化地在紅歌的藝術中得到熏陶;學校官方微信推送紅歌主題文章,打造網絡微教育育人環境;將紅歌歌詞及宣傳畫張貼于宿舍樓梯、走廊,營造宿舍紅歌育人環境。
4.3 開展紅歌教育實踐活動
組織高職學生開展紅歌教育實踐活動,挖掘和了解每一首紅歌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內容。《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講述了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同志帶領革命戰士在井岡山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時,不畏艱苦,和普通戰士同吃同喝的感人故事。組織高職學院學生重上井岡山,感受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感受革命戰士當年光榮的斗爭歷史,在英雄們曾經戰斗過的熱土上感受革命的溫度和熱情。
4.4 鼓勵學生進行紅歌作品創作
鼓勵高職學生們將自己的滿腔愛國熱情訴諸筆端,創作紅歌作品;鼓勵高職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經典紅歌進行二度創作,翻唱和改編優秀紅歌,將經典紅歌改編成高職學生較為容易接受的形式,更具時尚感和親和力;鼓勵高職學生創新紅歌展現形式,通過給紅歌配上有趣的卡通動漫視頻來增加其吸引力,為紅歌的傳播和發揚貢獻力量。
5 結語
紅歌用它與生俱來的藝術性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職院校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與方式中,對高職學生來說,紅歌相較于思想政治課、思想政治類講座等傳統教育方式,顯得更輕松、更活潑、更親切,更容易被高職學生接受并潛移默化地發揮育人成效。紅歌寓教于樂、寓教于歌,一首經典紅歌的教育力量相當于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充分體現了藝術育人的重要功能,在高職院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運用紅歌這一載體,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小云.利用紅歌在思想政治課程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探索——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8).
[2] 謝皓珀.紅歌在中國夢宣傳教育中作用的功能與價值[J].理論觀察,2015(3).
[3] 孫晶瑩.新形勢背景下紅歌對黨性修養提升的作用與路徑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2016(12).
[4] 李穎.中國紅歌的歷史軌跡及其深遠影響[D].中北大學,2010.
[5] 申曉梅.紅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與價值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3.
[6] 李哲.紅歌在中國革命中的歷史作用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南昌大學,2011.
[7] 盧麗麗.紅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2.
[8] 胡從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中國紅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6.
[9] 侯書生,張婭麗.紅歌的力量[M].北京:紅旗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