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康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最開始接觸物理學習的階段,這一階段的物理教學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在當前的新課標的背景之下,以往的物理教學的方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教學的發展,初中物理教師要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順應新課標的背景,創新物理教學方式,讓初中物理課堂活起來。只有活躍的物理課堂,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靈魂,更是物理教學進步的靈魂。本文首先探討了初中物理課堂創新教學的意義,接著分析了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初中物理課堂創新教學對策,以希望能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創新;物理教學;課堂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5-0201-01
一、初中物理課堂創新教學的意義
(一)符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傳統的物理教學一直是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而忽略了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創新物理課堂,讓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教師則在教學中扮演督促者和指導者的角色,讓學生自主學習。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教學設計中,教師都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根據學生的具體的學習情況來進行課堂的教學,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課堂參與,鼓勵學生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
(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也就難以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而通過創新物理課堂,通過趣味性引導以及情景設置等方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主動的思考,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在學習中認識到物理的學習在生活中的意義,對與物理的學習有更深刻的見解和認識。學生有了求知欲,在之后的學習中就能夠更加自主的學習,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
二、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
(一)物理教學理念落后
從當前的物理教學的現狀來看,物理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首先是許多物理教師由于經驗不足等原因,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于教材的理解不夠深刻,不能靈活地運用教材。
此外,由于許多學校的教師質量參差不齊,存在有些教師的專業性不足等問題,這些教師對于新的知識的事物接受能力較低,因此在創新物理課堂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和障礙,這對物理教學的提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物理課堂教學設施不完善
實驗是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而由于許多學校的設備問題,很多學校無法保證學生的物理實驗的開展。而這些實驗設施不夠完善或者設備陳舊等問題,對于物理教學的質量提升有著很大的阻礙,學生不論是做實驗還是進行教學觀察等都收到了影響。除此之外,由于不少的初中物理教師認為物理實驗浪費教學時間,與成績無關等,不重視物理實驗的教學,經常忽略物理實驗的教學,使得物理課堂變得沉悶。
三、初中物理課堂創新教學對策
(一)趣味性導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學生來說,有趣的開始能夠讓他們快速地集中注意力,對課堂內容產生興趣。因此教師要進行設計課堂內容,用有趣的事物來導入課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趣味性導入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實驗來引入教學內容,還可以通過情境來引入教學,或者通過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或圖片等方式來引入。學生容易對新奇的事物產生好奇心,不論是實驗或者是物理小故事等等,都能夠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在課堂開始激發學生的興趣之后,之后的教學會更加順利,學生會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
(二)鼓勵學生積極提問,以問促思,提高思維能力
提問的方式能夠促進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只是教師在單一的講解,學生很快就會感到枯燥,難以集中注意力。同時單方面的教學只是讓學生在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利于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難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因此,初中物理的教學要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讓學生遇到不懂的就主動地請教老師,在學生請假老師的過程中,也是學生在思考和鞏固知識的過程。在學生提問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總結,從而能夠了解學生對于哪些知識點存在問題,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現問題,在之后的教學中能夠更有針對性。學生的提問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有很大的幫助,學生通過不斷提問,提升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也加強了對知識的掌握。
例如,教師在教學“二力平衡”這一節時,教師首先通過提問的方式帶領學生復習學過的牛頓第一定律,提問學生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么。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是否只用不受力的物體才能保持靜止或做勻速運動,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接著通過例子來證明自己的看法,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在之后的學習中進行解答。在之后的課堂實驗二力平衡的條件中,教師在向學生傳達實驗的具體步驟時,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在實驗過程中也要讓學生將自己的問題記錄下來,鼓勵學生不斷去思考和探索。
(三)通過實驗操作,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創新能力
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但是在實際的初中物理的教學中,很多教師由于物理實驗耗費時間太多或者實驗設備不夠等原因而不重視物理實驗,這使得學生缺乏動手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做實驗的機會,讓學生能夠親自動手去實驗,去主動思考一些物理定律,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讓學生在動手中學習知識。創新思維的產生離不開實驗,教師除了要為學生提供實驗的機會之外,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漁,讓學生學會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設計實驗步驟,運用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
例如,教師在教學“電流和電路”這一章節時,因為這是同學們首次接觸到電路元件,第一次開始接觸電路的連接,開始學習如何畫電路等等。同時,在這一課時,學生們還對電流有了初步的認識。因此,這一課時對之后課時的學習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點讓學生首先學會認識電路,了解電路的完整構成,能夠自己動手連接電路,同時還要能夠單獨畫出簡單的電路圖。教師在學生進行實驗之前,要對學生的關于電路的基礎知識進行詳細的把握,從而在實驗時能夠減少障礙。最后在實驗結束之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得出實驗結論,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總結。
(四)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主動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初中物理的學習有著較強的抽象性,因此學生在學習和理解上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知識化為具體,從而讓學生在理解上減少難度。通過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更專注于課堂,對于知識的學習更加投入,將原本難以理解的物理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物理,發掘物理的魅力。同時,情境式學習的方式還有利于學生主動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潛力。
比如,教師在講解“杠桿”這一課時時,可以通過提出“如果在院子里有一塊好幾個人都無法移動的重量很大的石頭,要移動它一下,應該如何去做”這樣的問題來引入新課,創設一個這樣的情境,讓學生去思考,接著引入杠桿的概念。接著教帥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用手搬不動的石頭,但是可以用杠桿移動,這說明杠桿具有什么作用。從而引出杠桿具有省力的作用。
四、結語
創新是事物進步的源泉,初中物理課堂的創新同樣對于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創新能夠讓物理課堂“活”起來。但是,要想讓物理課堂教學“活”起來,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改變,探索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教學中心,通過精心設計課堂以及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等方式,讓初中物理課堂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