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科技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也是當代文化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隨著人們對物質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邁向新的臺階,科技館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社會公益性基礎設施,科技館對群眾文化發展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本文針對科技館當下的發展和地位進一步闡述了其對群眾文化發展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科技館;群眾文化;推動作用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5-0263-01
科技館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社會公益性基礎設施,是現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標志,也是文明展示的重要窗口。大力發展以科技館為主體的科普基礎設施,是當前實施科學文化普及,促進群眾文化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重要內容。
一、科技館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地位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中指出,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著最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提高全民政治素質的場所,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質的窗口,更是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陣地。科技館通過各類文化活動來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激發群眾對科學文化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技館的科普傳播作用,為進一步提高全民文化素養,建設文明國家奠定了基礎,也必對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二、科技館對群眾文化發展的推動作用
科技館作為一項公益設施,無論是在科學文化的傳播和普及,還是在對群眾文化的推動上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館正是科技創新展示的前沿陣地。縱觀人類文明的發展史,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社會生產力的深刻變革和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科技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的進程,是科技的發展才使人類有著嶄新又美好的生活。充分發揮科技館作用,滿足了公眾日益迫切提高科學素質的需求,實現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等公共服務的公平普惠,對實現“中國夢”,創建城市科普品牌,促進群眾文化繁榮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推動作用。
三、如何提高科技館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成效
(一)強化科技館基礎設施建設,不斷適應群眾文化需要
作為傳播科學文化的重要場所,以互動方式展示科技產品是科技館主要的功能,現代化的科技館注重優質的感官體驗,在講解人員的協助下,給予參觀者視覺、聽覺、觸覺等多位一體的感官體驗,在高度仿真化的展示技術下重新定義科技的內涵。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群眾對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科技館的建設應該勇于突破,豐富和拓展功能,定期進行更新化設計,以吸引群眾的參觀興趣,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時刻抓住群眾的眼球,將最前沿的科技文化傳播給廣大群眾。科技館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對群眾需求的滿足,因此只有不斷強化科技館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適應廣大群眾的根本需求才能實現其長足的發展,并在真正意義上對豐富群眾文化起到推動作用。
(二)利用科技館的展覽實效性,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科技館應該緊追社會熱點,發揮臨展的時效性,舉辦精彩多樣的臨時性展覽,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臨展是科技館常設展覽的重要補充,具有針對性強和吸引社會關注科技館的特點。臨展的開發以其緊密聯系當前形勢、詳解緊急突發事件、貼近百姓生活,聚焦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和熱點、闡述科技發展、解讀科技前沿而普遍受到群眾喜愛。這樣不僅豐富了科技館的展教形式,也為群眾文化發展提供了有利途徑,同時對充分展現科技館社會教育功能,發揮科技教育職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發揮流動科技館作用,推動基層群眾文化發展
流動科技館是中國科協為了平衡區域科技展覽差異而提出的創新型科普形式。流動科技館利用車載展品、展板及其他資源將科普知識送到群眾的家門口。流動科技館的發展有效彌補了縣級城市科普陣地的不足,對加強基層科普工作,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尤其是青少年科學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其機動性好、靈活性強、受眾面廣的特點更能有效突破場地、時間、受眾規模等方面的限制,使農村偏遠落后地區,也能領略到先進科技的魅力,享受到均等的科普公共服務。
(四)加快數字科技館建設,促進群眾文化繁榮發展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互聯網滲透到民眾的衣食住行。在這個由互聯網編制的社會網絡中,科技館應該充分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增強人們的文化交流。數字科技館豐富展現了最新的科技成果,通過計算機圖形學、多媒體數字處理、優化的人機交互平臺將參觀者帶入一個虛擬的科技視界,同時能夠實現網絡平臺在線展覽,隨時隨地向參觀者開放。
隨著國家、社會對科技工作和科普工作的日益重視,全國上下掀起了科技館建設和發展的熱潮,許多城市都將建設科技館作為城市建設重點工程、提升城市科學文化品位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由此可見,加強科技館建設,是當前實施科學文化普及,推動群眾文化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