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玲玲
摘要:鄉鎮文化站隨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已經成為群眾文化發展的主要陣地,它是文化工作者與廣大群眾之間進行交流和學習的重要紐帶,本文就鄉鎮文化站的作用進行闡釋,以期提高鄉鎮文化站的相關工作,讓文化站為群眾服務,為人民謀福利。
關鍵詞: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脫貧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5-0265-01
目前,鄉鎮文化站已經成為我國農村群眾文化工作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它不僅促進了農村的群眾文化建設,而且對農村的全面發展,農民的脫貧致富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鄉鎮文化站為新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農村的人民群眾在精神需求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要求下,農村文化建設必須進行拓展。從單一走向多元的文化發展態勢逐步形成。鄉鎮文化站密切聯系群眾,開展了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基礎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充分結合當地人民群眾的喜好、當地的傳統,傳承和發揚傳統當地的文化活動,表演形式逐漸豐富,涵蓋歌唱、跳舞、繪畫、表演等文化娛樂活動,提升了人民群眾參與文化的積極性。
鄉鎮文化站對農村傳統陋習的摒棄起到了積極作用,在農村建立起文明的社會風尚。鄉鎮文化站提供了優秀的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文化活動,在思想上讓人民群眾進行洗禮,為建設和諧的新農村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由于人民群眾在文化的學習過程中,人民群眾在提升自身素質的同時,使自身更加適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
二、鄉鎮文化站能提升人民群眾的素質,為農村的脫貧致富帶來新的希望
鄉鎮文化站將圖書館、科技館、知識講堂開在了農民的家門口。它具有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可以進行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比如開展文化藝術培訓班、開展科普知識講座、舉辦農技知識講座等。時下十分紅火的鄉村游、農家樂為當地的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他們的工作的開展就離不開鄉鎮文化站的積極支持。比如開展農技知識講座,就對當地農民的農業技能進行提升,促進他們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文化也是生產力,在新農村建設中顯得日益重要。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業增產、新農村建設的不斷前行。尤其是在農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方面,鄉鎮文化站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些具有特色的農業文化和農業產品都是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建設目標,是農村發展的有利的助推器,在文化站的工作的帶動和支持下將得到更多更廣闊的發展。如,對經營鄉村特色產業的農民進行當地傳統文化的知識普及,讓他們將自己經營的項目與當地的特色有機結合,打造自身的品牌,從而使自身的產品和服務在品質上得到提升,達到增加收入的目的。又如,現在的電子商務已經深入農村,我鄉文化站利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為當地的農民講解如何營銷當地的特色農產品,促進營業額提升。這樣的講座得到了農民的一致好評,為他們解決了實際困難,為農民的增收和農村的脫貧帶來了新的希望。因此,在邊遠山區或者貧困的農村,文化站的工作重點要放在扶持農民脫貧致富的方面來,讓農民通過學習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實用技能,促進農民的脫貧致富。
三、鄉鎮文化站是培育基層文化工作者的重要陣地
我國農村的發展面臨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人才的問題。由于農村的基礎條件比較差,難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鄉鎮文化站的發展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以及國家對群眾文化工作建設的重視,國家和各級政府對鄉鎮文化站的投入將逐步提升,因此對鄉鎮文化站人才的培育工作將迎來越來越好的前景。因此,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培育基地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鄉鎮文化站的肩上。對這類工作人員的培訓重點就是藝術、經濟、以及一些現代科學知識、農業的基本知識,同時,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培育,讓他們不僅具備專業的素質,而且樂于為人民群眾服務,時刻聯系人民群眾,在群眾中贏得更多的口碑。因此,未來農村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培育就必須依靠鄉鎮文化站來實現。
四、結語
鄉鎮文化站不僅是傳播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也是對國家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行宣傳的陣地;它還是提升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主要陣地;它也是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綜合素質的重要平臺;它更是文化促進農村的脫貧致富的真實體現。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大力發展鄉鎮文化站勢在必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指引下,農村的基層文化的發展對國家的全面復興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鄉鎮文化站必須在不斷的鞏固和發展中成長壯大,只有這樣才能為更多的人民群眾服務,為他們的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