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它所蘊含的豐富深厚的道德理念,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我們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這可以看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傳統道德理念密切關聯、一脈相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可以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的源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三個層面都能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找到價值之源。
(一)在國家層面,傳統文化中重民本、尚和合的思想是生成“民主、和諧”理念的文化根基。
在中國幾千年的政治發展史中,民本思想是其中最璀璨的思想明珠。“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指出百姓是國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國家才能安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民主”要求關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才能富強昌盛。這一理念不但借鑒了古代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還根據時代發展要求實現了超越和升華。
在國家治理上,古代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強調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在為人處事方面,主張“以和為貴”、 “和而不同”;在應對國家關系上,提出了“四海之內皆兄弟”、“協和萬邦”的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目標正是對傳統文化中“和”的思想在新時期的發揚光大和與時俱進,對于今天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二)在社會層面,傳統文化中“求大同、崇正義”的社會理想是孕育“平等、公正”理念的文化基因。
大同社會既是我國古代最高的社會政治理想,也是我國古人的“中國夢”。《禮記·禮運》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表達了一種為天下人謀福利的崇高的社會理想和價值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對平等的訴求,繼承了我國大同社會的價值資源。
崇尚正義,倡導公正的思想在中國古已有之。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政者,正也”等觀點,要求領導者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作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古代思想家大多追求財富平均或分配公平。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教育方面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墨子主張“兼相愛”、“愛無差”,倡導利益分享,惠及眾人。這些堅持公平正義的傳統思想為解決現代社會矛盾、協調人際關系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為我們今天改善和保障民生,實現新時代社會的公平正義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在個人層面,傳統文化中“守誠信、講仁愛”的道德準則是涵養“誠信、友善”理念的價值之源。
誠信在中國古代社會成為社會道德倫理的綱常規范,歷代傳承。一方面,誠實守信是為人之本。《論語》中提到“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豈可也”,可以看出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一個失信的人在社會上難以生存。與人交往,要“言而有信”,否則縱使你有過人的天賦,也會寸步難行。
另一方面,誠信是立國之本。《左傳》中提到“信,國之本也”。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誠信思想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今天,誠信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也是個人基本的道德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提出“誠信”的要求,實現了傳統思想資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弘揚創新。
“仁愛”思想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價值觀的核心內容。孔子把“愛親”視為“仁”的開始,繼而推廣到“愛人”“泛愛眾”。孟子在繼承孔子思想的基礎上,由愛親人推己及人愛百姓,由愛百姓進而推廣到愛惜萬物。幾千年來,“仁愛”思想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倡導友善,是在繼承傳統的仁愛思想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的發展補充了新的時代內容。
二、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這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傳統文化和價值理念的簡單繼承和現代復歸。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雖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共通之處,但卻有時代限制。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是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起來的文化,無論在理論深度、思想內涵還是在時代價值、實踐基礎等方面都遠遠超越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因此,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我們一方面要認真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弘揚具有民族性特征,反應社會發展要求,順應時代進步潮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共通之處的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成果,打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民族根基。
另一方面,又要根據時代進步的要求和實踐發展的需要,對中華文化進行汲取精華、剔除糟粕,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使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協調適應。
現在,社會各界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以積極熱情的態度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多彩的經典誦讀、詩詞大賽、文化講堂等活動層出不窮,“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謎語大會”“詩詞大會”等一系列的文化盛會都在主流媒體推出,引起了百姓廣泛的關注。
結語:我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弘揚者,我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踴躍實踐者。我們對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決不故步自封,我們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我們要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慧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基本立足點 【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6.5。
[2]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18。
作者簡介:邢曉丹,女,漢族,1987年4月出生,遼寧沈陽市人, 研究方向: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