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亞榮
【關鍵詞】 語文教學;國學經典;誦讀;結合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6—0103—01
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以及傳統(tǒng)美德的精髓。學生學習國學經典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同時還能夠塑造良好的人格,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但是,初中語文教學結合國學經典誦讀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學方法,巧妙地把國學經典誦讀和初中語文教學結合在一起,提升語文課堂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
一、加強對國學經典誦讀的了解
要想讓學生對國學經典誦讀感興趣,首先需要讓學生對國學經典誦讀有足夠的了解,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用心體會國學經典誦讀之美,從而在學習中得到心靈的洗禮,提升自身的語文水平。以《論語》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對這篇文章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認識到國學經典在我國的重要地位以及對人類的影響,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就容易對國學經典產生崇拜之情。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孔子的相關資料以及生平事跡,讓學生對孔子有充分的了解,并且根據孔子對國學經典所做的貢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生對國學經典誦讀有了足夠的了解,并且認識到該內容的重要性之后,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這樣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促使結合
初中語文相對于小學語文而言,學習難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并且教材融入了古詩、散文等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巧妙地把國學經典誦讀與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結合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比如加強學生對國學經典誦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語感,促進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除此之外,學生在閱讀課文時,還能夠增加知識面,提升閱讀水平。以《岳陽樓記》這篇文章為例子,教師在教學這篇文章時,首先需要讓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即《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于北宋慶歷六年為了重修岳陽樓寫的經典。另外文章通過對遷客騷人登樓時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的分析議論,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和“先天下之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政治抱負。對本節(jié)課的拓展延伸,就是通過學習這篇文章,給我們什么啟發(fā)。最后教師還可以結合《史記》等文章,讓學生分析該國學經典值得我們學習之處。由于這些文章是我們的國學經典,學生在學習之后對寫作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夠將語文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三、引導學生把國學經典誦讀應用到實踐中
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幫助學生把國學經典誦讀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讓學生繼承和發(fā)揚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那么在教學中,教師不要急于求成,要注重以提高學生的人生感悟為主,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國學經典誦讀獲得有用的知識,指引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不斷進步。在國學經典中,有一些對于學生學習比較有用的,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三觀的著作,比如《四書五經》《道德經》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這些文章,并且運用到實踐中去。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且學會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平時要學會尊老愛幼,幫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家人減輕負擔;在社會上要做個有道德的人,不損人利己,不做違反道德的事情。另外,學生們還處于學生時代,要努力學習,爭取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用才能報答父母、報答祖國。只有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才能為學生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國學經典承載著我國五千年的歷史,見證著祖國的發(fā)展。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教師要督促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誦讀,讓國學經典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開花結果。此外,初中生對于國家來說是國家的希望,教師更應該讓學生學習國學經典著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國家榮譽感。相信在教師的努力下,一定能夠把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有效結合在一起,提高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