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不斷深入,教育發展的環境更加的復雜,教學改革的和創新的難以不斷增加。高校體育是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學面臨著同樣的困境。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能夠促使新的教學理念的樹立,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的革新,促使學生思考探索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本文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進行分析,并且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建議進行探究,促進高校體育教學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高校體育 教學改革 現狀 建議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b)-0159-02
高校體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并且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體育工作者不斷的進行探索和創新,促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革新。在高校體育改革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需要促進教學觀念的轉變,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促進體育教學的改革,完善高校體育教學體系。
1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
1.1 體育教學重視度不夠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體育教學具有其個性化的特點。傳統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進行知識內容的傳授,學生進行接受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其思維也在不斷的變化,對學生的個體和社會認知產生影響。體育教學很容易受到教師的忽視,學生需要面對各種考試和排名,需要取得成績和高分,體育課程被放棄,學生缺少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并且對體育學習的意義和價值缺少認識,失去其本質的意義。因此,高校應當重視體育教學的開展,提高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的發展。
1.2 體育教學缺乏創新
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學內容單調不夠豐富,在對學生進行考核的過程中,方式比較落后傳統,體育課程教學方式枯燥,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體育課程教學過于表面,缺少深層次的探索。在高校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的方法單一,體育教學出現瓶頸。同時體育教學側重于競技,不少學生選擇體育的出發點是借助體育特長進入大學,體育教學成為追逐利益的手段。
1.3 缺乏體育教學資源
在高校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材內容的編寫往往是參考一些教材內容進行的,或者對相關的教材進行相應的刪減,教學內容存在雷同、缺少創新。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高校的體育設備比較匱乏,難以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同時體育設施缺乏有效的維護和保養,給學生的體育活動帶來不便,同時存在較大的運動風險。
2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建議
2.1 促進高校學生體育活動興趣的激發
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大學生對體育課程缺乏學習興趣,在畢業之后進行體育活動的更少。因此,高校體育應當進行有效的改革,促使學生文化、體育和自主學習有效的發揮,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促使學生喜歡體育活動,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多數采取的是西方式的體育教學方式,忽略了自身本土文化的精華。民族體育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體育方式,受到人們的喜歡。我國有著優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體育也有著長久的發展底蘊,我國的民族體育運動有太極拳、毽子、武術、拔河以及空竹等等,受到人們的喜歡,并且在世界上受到人們熱衷。因此,促使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教師可以促使民族體育內容和體育課程教學相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體育課堂教學帶來趣味性。學生在球類運動累的時候,可以進行踢毽子活動,緩解壓力和疲勞,同時能夠擺脫煩惱。對于不喜歡球類運動的學生,可以選擇太極拳或者武術,在學習中去不斷的聆聽和感悟,促進自身素質的提供給。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促使民族體育內容和現代化體育教學的融合,促使相互之間進行碰撞和融合,促使體育教學更加多元化,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給學生帶來體育學習的樂趣和動力,促使大學生能夠在體育活動中獲得身心愉悅和發展。
2.2 深入認識體育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打破傳統教學的模式,促使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意義和價值進行深入的認識。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應當懷有敬畏之心,尊重生命,每個人對體育有自身的喜好,對體育技能的掌握也因人而異。因此,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應當尊重每個學生的喜好和選擇,對自身和他人的優點和缺點進行正確的看待,不妄加評判他人,同時不用刻意在意自身的缺點,忽略了體育教育中蘊含的生命意義。在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應當尊重每個學生個體,樹立民主的意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身作則,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應當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不能夠一味地進行批判和懲罰。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促進自身體質的鍛煉,但同時也能對自身的安全產生損害,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珍貴的。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需要對理論知識進行傳授,同時促使理論和實踐有效的結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受到傷害,同時對體育活動的精神進行體現。在對體育的意義和價值進行認知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教師知識內容的講解,同時需要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促使教師和學生在心理和情感上產生共鳴,給學生以啟發,促使學生對體育的價值和意義進行深入的了解,促進高校體育改革的深入發展。
2.3 促使體育教學突出其特色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促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體育特色。如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考核的過程中,不再是單純考核學生對動作和技術的掌握,而是促使學生進行舞蹈動作的編排,并且進行自主包裝之后進行表演,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考核評價進行綜合,對學生進行整體性的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對學生的熟練程度進行掌握,并且激發學生在課后進行積極性訓練,同時促使學生能夠對體育進行深入的感知。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普遍的普及,在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網絡開展交互性教學,促使教師的教學和和學習的學習進行有效的交流,學生通過網絡進行體育課程的選擇和學習,有效的結語實踐,促進體育文化和內涵的傳播,增強學生的運動意識。
2.4 有效的增加高校體育教學的投入
在高校體育改革的應當,加強對體育教學的投入,能夠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體育教學的投入主要從資金和制度兩個方面考慮。資金方面來講,政府應當結合當地地區的經濟水平以及高校自身的情況進行資金的投入,增加相應的體育設施和場地,如羽毛球、排球等,能夠滿足學生在日常體育活動中的需求。同時加強對體育設施的維護和保養,針對損壞嚴重的設備及時進行更換,保證設施的安全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安全的體育活動環境。制度方面來說,制定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對不符合體育教學改革要求的學校給予一定的懲罰,做好體育教學的工作,調動學校的積極性,重視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3 結語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性、系統化的任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并且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等多方面的協調和配合,共同努力。在高校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促進教學觀念的轉變,端正體育教學的態度,促進教學思路的擴展促進體育教學不斷的創新,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樹立大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同時注重教學方式和模式的革新,促使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和實際有效的結合,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深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董舟維.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創新與實踐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3):115-116.
[2] 劉志武.關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114-115.
[3] 馬金鳳.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4,30(2):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