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云川
摘要:小學階段,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字詞方面是重中之重,只有將字詞基礎打牢固,才能一步步延伸到閱讀、寫作等更為高深的部分。因此,本文中我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談談如何做好小學語文的字詞教學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字詞教學;探究
眾所周知,對于小學生來說,不論是從身體成長方面還是心智開發、能力提高方面都還有非常大的空間,換言之就是小學生基本上處于白紙一張,不僅缺乏應有的社會經驗,而且在學習方面大部分學生也不具備相應的學科知識基礎。所以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各科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基本上也處于入門階段,旨在通過最簡單的知識內容的傳輸首先幫助學生構建好相應的學科基礎,并且為學科思維的建立做好開端。所以對于小學教師來說,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幫助學生打基礎,知識教學的重點也就要放到最為基礎的內容教學方面,圍繞教學大綱的要求,首先將大綱規定的知識內容全面的傳輸給學生。
語文是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學科之一,也是未來學生受教育過程中將一以貫之的學科。畢竟作為以漢語為母語的炎黃子孫來說,學好漢語繼承傳統文學是每個學生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和使命。并且,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素質教育教學制度的改革和教學理念的創新,國家對于語文教學,尤其是傳統文學的傳承方面更加重視,這也就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從最為基礎的小學階段入手,從最基礎的知識教學入手,例如字詞教學,從而幫助學生在受教育一開始就能夠對語文產生興趣,并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進而為未來聽說讀寫四方面學習的不斷深入做好準備,甚至未來直接將漢語、傳統文學作為專業來研究打好基礎。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字詞使用規范
字詞是語文教學中最小的語言單位,也是語文其他一切知識學習的基石。所以字詞教學方面,尤其是低年級的字詞教學方面更加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不厭其煩的進行示范、糾正和引導,從而讓學生從書寫到使用都能夠做到規范。
首先,教師要做好字詞和拼音的對應教學工作。雖然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最為基礎的四個方面,但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從小就處于漢語的語言環境之下,所以在聽說方面是不存在問題的。但從教學實際來看會說不代表認識讀音,尤其是在學生剛開始接觸漢語拼音時很容易將字詞的拼音拼錯,進而導致相近字詞的拼音出現混淆的問題。雖然隨著學習時間的推移學生能夠實現自我糾正,但對于以后的拼讀容易形成錯誤的思維慣性,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開始,教師就要最大限度的保證學生字詞拼音拼讀的準確性。尤其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領讀、示范給學生正確的發音,并一遍遍帶領監督學生在讀寫上重復,保證學生拼讀的準確性,為以后漢字的書寫打好基礎。
其次,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做好字詞筆畫的引導教學工作。作為教師我們在日常教學中經常能夠發現,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在其還未接受系統性教育時就會自發的教給學生讀書識字,當然也包含書寫。但很多家長畢竟不具備專業素養,在字詞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讓學生會寫而不是能夠規范書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經常能發現很多學生會寫很多字,但筆順卻有很多不正確。雖然書寫比劃在很多學生和家長看來只是微不足道的部分,但長久放任不管不僅容易造成學生書寫方面的不規范,還會無形中加大學生字詞記憶的困難。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好示范和引導工作,一方面,給學生書寫方面正確的教導,讓學生每學習一個字就能規范書寫一個字;另一方面,也通過課堂示范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書寫方式,保證字詞的書寫規范性。
二、擴大學生的字詞儲備
漢字是未來學生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和載體,并且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學習漢字相對于學習其他知識要相對容易,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的拓展學生的字詞儲備。
首先,對于日常教學來說最重要的當然是以課本為主,畢竟課本內容是經過科學篩選得出的,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力水平。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尤其是在課堂上要盡可能細致的將課本中規定掌握的字詞的讀音、意思、書寫展現出來,從而加深學生的知識印象,盡可能保證全班學生都能達到最基礎的字詞學習量。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做到因材施教。我在教學過程中就發現,大部分學生在學好課本規定的字詞之外還有余力進行課外字詞的學習。甚至部分學生由于記憶力方面的優勢,在字詞掌握方面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結合以往的考試重點,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適當的給學生增加學習的詞匯。當然課外字詞的教學不能有強制性,意在提高那部分有天賦的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另外也給其他學生知識儲備的機會,一舉兩得,端看學生個人的意愿和努力。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不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與其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相適應的知識內容時都具備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作為教師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合適的引導,讓學生主動發揮這種自學的能力。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的字詞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課下時間相對較多,所以除了日常語文學習,很多學生都會有閱讀的習慣,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字詞,尤其是課外閱讀時,文章的故事性或者是趣味性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主動地進行字詞的探索和學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課本內容為依托,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中關注生字詞;另一方面,則是根據學生的需求給學生推薦適合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因為故事探索等需要主動去學習新的字詞。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字詞,尤其是早早地引導學生使用字典進行學習。因為在我看來生活才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最好的例子,例如日常街道上的廣告牌,商場的滾動大屏幕等,這些廣告和信息將文字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呈現在學生們眼前,并且其內容往往有趣、活潑,這也就無形中引導學生去讀、去學。甚至在遇到不認識的字詞時也會主動詢問身邊的人,或借助字典等工具查。總之,通過這樣生活中一步步的累積,來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作為教師來說,我認為字詞就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基,只有先將字詞掌握好,才能一步步學習其他部分,將語文這座大樓蓋好、蓋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