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華
摘 要 教育孩子是家長一生的責任,無論孩子處于哪種環境中,都是離不開家長的教育的,所以家長應該明確教育孩子的責任,明確家庭教育是終生的。所以父母要擺正心態,當孩子上幼兒園時要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很好的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以及發生的事,并及時解決和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關鍵詞 家長;教育;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049-01
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只停留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還要求家長積極地配合,與教師一起研究幼兒的個性特點,找出原因,與教師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達成共識,取得教育孩子協調一致性,配合幼兒園共同對孩子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幼兒園幼兒在老師的要求下,能獨立自主的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在家往往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的一味包辦造就出來的往往是一些高智商低能兒。要知道愛不能代替教育,嚴格要求是愛的體現。
那么,家長需要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我們幫家長想了一些建議:
一、愛要有方,嚴要有度
家庭教育往往存在“兩極分化”。要么愛得死去活來,要么嚴得不近人情。一根獨苗,捧在手中,貼在胸口,含在嘴里,樣樣事情包辦代替(背書包,拿水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等,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漸減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顧,逐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此中要做好老人的工作。有的父母則以“愛”為理由,對孩子過分嚴厲,經常罵孩子,甚至打孩子。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聽話,但漸漸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勇于向上、百折不撓的勁頭,失去敢于說真話的愿望。理想的家教應該“愛有方,嚴有度”,父母要對孩子多說一些鼓勵的話,多與孩子分享快樂時光,多給孩子發展的空間,相信孩子一定是最好的。
二、切忌過分寵愛
現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長往往明知無理,但經不住孩子哭鬧,只能樣樣事情依著他,從而導致了孩子以我為中心,在不正常的環境中成長的現象,可是進入幼兒園以后,是有約束和壓力的,或許孩子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批評,作為家長,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行為要讓孩子受一些批評。
三、學會夸獎孩子
大家現在都知道賞識教育,但夸孩子也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只有運用得當,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夸獎要公正合理,實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縮小。如果夸得不準,孩子就會產生疑問,起不到激勵作用。如果夸錯了,孩子就會把錯的當成對的,產生壞作用。其次,夸獎要真實,只有真心、真情地夸,孩子才能積極回應。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孩子往往會感到是在騙他。家長對孩子每一點進步給予發自內心的夸獎,會使孩子受到真心和親情的感染,樹立“今后我要做得更好”的決心和信心。三要夸獎及時,否則事過境遷,沒有了當時的氛圍,夸獎作用也會降低。
四、身體力行,和孩子一起成長
家庭教育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間,家長毫無掩飾的言談舉止時時刻刻被孩子模仿。事實上,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仁慈、愛心和責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也會成為健康、正直、樂觀向上、有所作為的人。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愚昧、野蠻、墮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為一個粗魯的毫無教養,甚至危害社會的人。這些都是“熏陶”的力量。
五、學會與學校、老師溝通,合作比抱怨好
許多家長把孩子交給幼兒園,關心得就少了,只是偶爾通過幼兒了解一下幼兒園的情況和幼兒的情況。由于是間接的了解,再加上幼兒語言表達的不是很清楚,難免有些片面或者不客觀。以至于和孩子,和幼兒園,和老師之間發生一些誤解,再采取不恰當的方式解決,最后適得其反。抱怨孩子,抱怨幼兒園、老師,都不可取。當家長真誠地和我們老師用心溝通,一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此,家長應該學會理解孩子、理解幼兒園,給孩子做好榜樣,尊重我們老師,和我們老師密切聯系。懂教育的家長一定會承擔孩子成長過程中自己應盡的教育責任。家長不可以把教育孩子這樣的頭等大事100%交給幼兒園和我們老師。
六、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是什么原因使得很多現在的孩子喪失了最根本的感恩之心呢?答案:都是父母惹的禍。感恩之心是建立在對父母所付出的艱辛勞苦的認同的基礎上的。只有了解父母的辛勞的孩子,才會理解父母對自己的付出,也才會用感激之心看待父母,并隨時準備回報父母。然而,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相當多的家庭支付孩子學習生活的費用,已無須通過艱苦奮斗甚至掙扎才能獲得,孩子常常感不到父母的艱辛。溝通的缺失是孩子感恩之心喪失的重要外因。相當多的孩子不了解父母工作中的辛苦、父母所承受的壓力。而父母為了讓子女集中精力學習,也不愿讓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壓力和艱難。相當多的父母會這樣教育孩子:你好好讀書,家里的事情不要你操心;你把書讀好了,就是對我們的最好報答。父母給孩子從小就確立了“讀好書”就是最好報答的價值觀,潛移默化中,孩子也自然就形成了這樣的價值觀。
總之,只要家長堅持家庭與幼兒園教育并重的原則,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才能在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說了這么多,其實無外乎就是要與老師多溝通了解孩子的表現與習慣,同時要配合園方進行教育孩子,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且要認清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