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子艷
摘 要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教學的教學價值日顯凸現出來。為此,文章結合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教學實際情況,從情境創設、自主探究空間打造、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反思評價等方面具體分析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驗操作,旨在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學習。
關鍵詞 初中數學;探究教學;實驗
中圖分類號:C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186-01
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下,越來越多的課程教學模式被人們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探究性教學模式也不例外。探究式教學主要是指以探究為主的教學,具體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師的啟發引導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積極性,之后根據教材內容讓學生在自主表達、自主質疑、自主探究、自主討論的過程中來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從實際操作情況來看,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開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進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成效。為此,文章結合實際情況就如何在初中北師大版數學中開展探究實驗教學進行策略分析。
一、創設適宜的探究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探究式教學的發展核心是問題,一切學習活動也是圍繞問題的設置開展的,問題是思維的起點,通過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好奇、探究和主動學習的欲望。為此,在初中數學探究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學生創設輕松自主的學習情境。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初中數學“勾股定理”的時候,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了這樣的學習情境:“2002年在北京召開了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它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數學科學學術會議,被譽為數學界的“奧運會”,這就是本屆大會的會徽的圖案。(課件展示會徽圖案)”在學生觀察思考的時候,教師提問“你見過這個圖案嗎?你聽說過‘勾股定理嗎?”教師出示照片,補充說明:這個圖案是我國漢代數學家趙爽在證明勾股定理時用到的,被稱為“趙爽弦圖”。通過這樣情境的創設,從實際生活中提出了“趙爽弦圖”,為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數學探究活動中創設了良好的情境支持,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也提供了充分的背景資料支持。
二、留給學生更多自主探究學習的空間,激發思考
探究式教學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過程,即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對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教師要充分發揮出主導作用,從單一的知識傳授人員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進而在數學課堂上充分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為此,在初中數學探究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身份角色,將課堂學習主體交由給學生,并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開展有效的引導和輔助,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創設獨立的思考和探究空間。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初中數學“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時候,為了能夠發散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不直接給學生提出二次函數圖像基本畫法,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之前學習的知識來探究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通過這樣的設置能夠讓學生自主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之后結合教師的點撥講解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三、注重學生小組合作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基本任務啟發誘導學生的學習,學生是課堂學習的探究者,工作任務是能夠自主探究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發現新事物。為此,在探究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協調好“引”和“探”的關系,為學生自主學習留足充足的空間,強化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參與意識。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初中數學“全等三角形”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學習工具來對全等三角形開展探究,并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思考怎樣判斷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在教師的提問下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和分析,強化了對全等三角形的深刻理解,達到了理想的教學目標。
四、組織學生反思評價,形成新的學習認知
反思和評價也是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有效的反思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明確活動的成敗得失,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更多的反思思考機會。由此可見,反思和評價是激活學生數學學習思維的重要關鍵,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予以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所提倡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開展這種教學的時候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倡導學生自主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并能夠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將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轉變為對問題的一種探索,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為此,結合不同版本數學教學內容,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探究學習,不斷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戴回娟.關于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實驗的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7(26).
[2]李偉蓉.初中數學探究性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7(31):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