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慶
摘 要 隨著人類社會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環保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因此,綠色化學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具體理念,目前已經受到人們的肯定和推廣。本文將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旨在探尋一種能夠在化學教學中有效地開展和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策略,達到既能促進化學教學,又能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綠色化學教育,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了解環境與發展的關系,認識環境保護的意義和價值;并樹立起強烈的保護環境責任意識,實現綠色化學教育和環境保護教育雙豐收。
關鍵詞 中職 滲透 綠色化學教育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3.050
Abstract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environmental issue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green chemistry as the specific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present, people have been affirmed and promoted. This article will be through a lot of teaching practic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a teaching strategy which can permeate green chemistry education in chemistry teach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of chemistry and to obtain the necessary green chemistry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so that every student can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stablish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o achieve green chemistry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double harvest.
Keywords secondary; infiltration; green chemistry education; strategies
中職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復合型人才,是有技術的一線勞動者,對其進行綠色化學教育,無論是對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還是對綠色化學理念的形成都十分重要。鑒于此,筆者主要從化學教學角度,結合我國的中職教育現狀,就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提出一些做法和策略。
1 綠色化學概述
綠色化學是指能夠保護環境的化學技術。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綠色化學倡導零排放或零污染的環保思想。綠色化學的根本目的就是不再使用或排放對生態環境有危害的化學物質。“綠色化學”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隨著國家“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制定,標志著國家開始重視綠色化學并提出了走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道路的決心。并將綠色化學技術研究和綠色化學理念普及教育工作列入了我國基礎研究規劃,目的是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的一代全面了解綠色化學、接受綠色化學、為綠色化學和人類生態家園建設做出貢獻。
2 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責任感。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是有聯系的,它們共同的目標就是環境保護,它是一門防止環境污染的化學,社會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環保經濟的道路,所以綠色化學教育應該全民普及。而作為未來建設者的中職生,對其進行綠色化學教育,將有效地增強其環保責任、環保意識和環保能力的培養。
(2)有利于學生綠色化學學科素養的培養。中職教育培養的正是“在第一線工作的有技術的勞動者”;中職生正處于其人生最重要的學習階段,在他們當中實施綠色化學教育,無論是對中職學生個人綠色化學學科素質的培養,還是對綠色化學理念的形成都十分重要。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科的靈魂,體現了學科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觀。綠色化學知識是在社會生活中發展起來的學科,只要讓學生能夠懂得綠色化學的重要性和應用綠色化學的知識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服務于生活,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要讓知識融于社會,服務于生活,就必須培養其核心素養。
(3)有利于提高中職生化學學習的興趣。滲透了綠色化學教育的課堂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更高,課堂氣氛會更活躍,師生交流會更多,知識的滲透會更深,也更能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因此,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教學效果會更好;結合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綠色、環保教育,通過多開展一些化學實踐課,會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 中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有效途徑
3.1 在理論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
綠色化學作為比較新的理念,在中職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在適當的時機把綠色化學教育作為重要的補充加入其中,在整個教育教學中,要不斷地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然后通過多種手段、采取多種方法滲透到化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比如:在學習碳族元素和氧族元素時,就必須要大氣污染物中的頭兩號污染物的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作為重點進行系統的學習和討論,甚至設置低碳探究活動等;教師在講授氧族元素的這些內容時,就應給學生講清楚臭氧層的意義和價值,二氧化硫(SO2)的產生過程、特性及對人類的危害,特別是酸雨的形成及危害,酸雨可以摧毀漁業,影響森林的成長,破壞土壤,危害農作物,同時使建筑物、橋梁、水壩、工業設備等受到腐蝕,它還會嚴重破壞文物古跡。更要向學生詳細的講清楚一氧化碳(CO)中毒后處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識。總而言之,就是要想方設法的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理解實行低碳環保的必要性;使他們通過學習能夠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和進一步學好化學知識的欲望。
3.2 在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
一是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綠色環保意識。我們知道,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化學教學必須離不開實驗,所以在指導學生進行學科實驗時,無論實驗的危險性和所做實驗毒性大小如何,都要嚴格按照實驗操作的程序,正確地聞氣體、取藥品,以通過這些實驗中的小細節培養學生學科意識和環保意識,比如:在不需要廢水回收和污水處理實驗中,我們都會為第一個學生實驗提供一個回收裝置,要求學生將實驗用過的廢水、廢料等倒入其中,最后還要對收集的廢液和廢料進行處理。在實驗結束后,也要嚴格要求學生把儀器洗滌干凈,這樣不但從實驗的內容上滲透綠色化學教育,還從小的實驗細節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學生受到真實的教育。
二是在學生實驗中設計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內容。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將原來的化學實驗進行整合,讓每個實驗小組都自行設計化學實驗方案,他們的設計都要從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出發。例如:在碳與碳的氧化物部分涉及到綠色化學教育的問題有:(1)如何減少劇毒氣體CO的產生?若不可避免,如何進行CO的回收凈化與處理;(2)了解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比較常見的幾種燃料,如H2、CO、CH4、煤、石油、天然氣、酒精等,看誰對環境污染最小?按照可持續發展原則,要讓學生自己進行調查研究都是源于綠色化學如下結論:(1)人們不能無限制地開采自然資源,而要努力開采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核能、地熱等;(2)在農村建立沼氣池,可將農村各種雜草、秸稈、糞便利用起來,解決家庭能源問題,提高肥料質量,節約能源,還可改善農村的衛生條件,從而使農村走上科技化、生態化發展道路;(3)研制和開發新材料——有機高分子合成材料。改變人類只能依賴和應用天然材料狀況,為人類生產、生活、科學技術的發展開拓廣闊空間,極大節約了自然資源;(4)在農業上大面積耕地已實施滴灌,盡量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盡可能使用綠色肥料等。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將環保知識真正落實到具體的實驗和實踐中。
三是在課堂演示實驗教學中通過不斷的創新,在不影響實驗結果和質量的前提下,本著環保的原則盡量將課堂演示實驗進行改進或微型化。例如:在在濃硝酸和銅片反應的實驗中,產生的二氧化氮氣體是有毒的氣體,直接污染環境和危害人的健康;我們只要將實驗用的銅片用銅絲來代替就要以將實驗變得可控,讓該反應根據需要隨時變得停止,又可以隨時開始,這樣既可以達到我們需的實驗結果,也可以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環境保護教育。還比如:一些在溶液中發生有特殊現象(產生沉淀、顏色變化等)的化學反應,我們可不在試管中進行,改用一張濾紙,將進行反應溶液滴在濾紙上,用濾紙代替了常規的試管,變間歇實驗為連續實驗,節約了時間,實驗現象明顯而又有趣,不象常規實驗那么呆板沉悶。
3.3 在課外實踐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
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是踐行綠色化學教育的主陣地,課外實踐活動是有效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延伸和補充。一是它可以帶來學生走出校門,走進大自然、走進工廠、走進社區、走進千家萬戶,走進生產生活第一線開展調查研究,讓學生應用所學的化學理念、知識對實際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進行認知,并積極探索相應的解決辦法。二是充分利用利用課外化學實驗興趣小組的優勢,加強實驗與課堂教學,積極倡導環保教育,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研究過程中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實踐能力,而且使綠色化學的思想理念深入到學生的心中,培養了他們的綠色化學意識,增強他們的環境保護能力。
3.4 利用現代網絡媒體優勢,發掘綠色化學資源,開拓學生知識視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科技手段在教學中越來越廣泛的被運用,仿佛“地球一下子變小了,知識的大門一下子敞開了”;投影、錄像、多媒體課件……它們的運用優化了教學設計,也提高了教學效率,這時教師如果現場引領學生去點擊各網站:搜孤新聞網、CCTV網等,這種可感性,不僅增強學生的理解力,還有實效性,信息豐富性;網絡的快捷,豐富了教學內容,可以有效地進行知識拓展,便于更深刻地把握相關知識的內涵;因此我信要充分借助多媒體的直觀性與形象性進行綠色化學教育,將相關的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用鮮明的畫面、逼真的聲音形象地展示出現相關的化學現象,讓學生能夠清晰地觀察到化學問題的發生過程,從而懂得如何應用相關的知識進行環境保護。
總之,將綠色化學教育滲透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既能促進中職化學課堂教學,又能使中職生獲得必要的綠色化學和環保知識,使他們了解環境與發展的關系,明確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認識到只有提高科技水平,利用好綠色化學,才能使我們祖國的水更清,天更藍,山川更秀美。
參考文獻
[1] 李紅.在化學教學中進行綠色化學教育的途徑[J].考試周刊,2011(21).
[2]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3] 張韻紅.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環保理念[J].科學教育,2010(4).
[4] 王盟.在化學教學中有效實施綠色化學教育[J].教育導刊,2009(6).
[5] 李紅.在化學教學中進行綠色化學教育的途徑[J].考試周刊,2011(21).
[6] 張韻紅.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環保理念[J].科學教育,2010(4).
[7] 王盟.在化學教學中有效實施綠色化學教育[J].教育導刊,2009(6).
[8] 沈玉龍,魏利濱,曹文華,等.綠色化學[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
[9] 李超柱,陳艷輝.化學教學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策略[J].欽州學院學報,2007(6).
[10]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編輯部組織.中學新課標資源庫:化學卷[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