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
[摘要]廣播電視編輯從事搜集、整理、發布、反饋信息的編輯工作,是新聞傳播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為使廣播電視新聞滿足觀眾需求,廣播電視新聞的節目編輯要在完成現有工作任務的同時,努力開拓、不斷創新。基于此,本文探討在新環境下提升和發展廣播新聞編輯工作及具體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編輯工作:效率與質量:提升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各行各業紛繁復雜的新聞信息,都將不斷匯集到編輯面前。廣播電視編輯要不斷地提升認知辨別能力,創新做出好的新聞節目。因此,編輯工作者要認識不足,才能促進廣播新聞編輯事業的發展。為此。本文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做以下幾點探討。
一、廣播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個新聞節目的編輯將會影響整個節目的質量,現在的新聞編輯普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信息僵化,缺乏靈活性。一些廣播新聞編輯經常出現程式傾向過重,缺少靈活變通,特別是遇到有關政治方面的新聞更是套話、公式腔過重,不接地氣。二是信息過時,缺乏及時性。新聞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及時性,錯過時效,即使編輯得再好,也是不符合要求的。一些編輯沒有對新事物的敏銳觸覺,致使聽眾無法聽到最新的新聞。三是新聞低俗,缺乏真實性。為吸引聽眾“眼球”,有一部分新聞編輯不惜犧牲職業道德,將一些明顯虛假、劣質的新聞編入節目之中。除此之外。還存在著新聞內容不切合社會實際情況等問題。由此,提升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編輯的業務能力,促使廣播新聞工作者得到快速提升,才能達到時代新的高度。
二、新聞編輯應注重新聞信息的及時性
新聞最大的特征就是及時性,錯過時效,新聞也就失去了價值。作為廣播新聞編輯,對新聞的敏銳觸覺和一定的政治認知是必備的素質,故此。廣播電臺一定要有一套完整的新聞工作的流程,從采集信息到發布新聞節目。同時要注意各個環節的工作效率,以免耽誤新聞節目的及時廣播。新聞節目要全天廣播,廣播新聞編輯要適時在崗,以保證以一旦有重大事件發生,便能馬上將其整合成新的新聞進行播報,保證新聞的時效性,這樣才能在媒體中有競爭力。
三、新聞編輯應具備新聞預見性和形式多樣性
預見性并非要求新聞編輯未卜先知,而是要求新聞編輯能夠通過已經發生的事件進行判斷事件的可報道性以及報道方式,提前做好預案,為重大事件的發生做出提前準備,這類預案能在很大程度上節省對廣播新聞的編輯時間,使最新的新聞呈現在聽眾面前。
因廣播新聞不通過文字等表現,那么標題也就沒有多大意義,廣播新聞真正能夠吸引聽眾的是它的內容,例如新聞提要就是對內容很好的表現形式。廣播新聞編輯要能夠捕獲聽眾的興趣所在,并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對其進行表述,將其做成新聞提要,不僅能一針見血地直指新聞節目的要點,同時也能抓獲聽眾的耳朵。
四、新聞編輯應加強編輯工作的創新性和加強語言的感染力
之前說到編輯要有創新意識,一成不變的節目總有一天會令人心生厭倦,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迎合聽眾不斷變化的口味。創新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形式、內容等方面。形式上的創新是指廣播新聞可以不僅用單一的播報方式,還可多與聽眾互動,增加來電、短信參與廣播等形式。內容上的創新則要求新聞內容要是民眾最關系的問題,民生大事、社會百態等,同時還可適當增加一些娛樂性的新聞以及奇聞逸事等。
廣播新聞的職能通過聲音向聽眾傳播新聞,那么語言在廣播新聞工作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故此廣播新聞編輯一定要具有極強的文字功底和語言表達能力,善于運用言論來增強新聞的可收聽性,達到吸引觀眾、提高收聽率、傳播新聞的目的。收集聽眾對廣播新聞的反饋信息也是編輯的一大重要職責,之后再通過對聽眾的反饋信息的綜合整合分析,真正認識到廣播新聞節目存在的不足以求不斷改進。新時代下,廣播新聞編輯只有不斷提升和發展自己,才能適應社會要求。
在對某些重大會議和活動進行報道時,頭條新聞能夠影響整個新聞節目的收聽率,因此在選擇時要慎之又慎,需要注意以下內容:中心與附屬結合,整體與細節結合,指導思想與具體業務結合。頭條新聞具有極大的指導性,新聞編輯不能重視一點而忽視另一點,切記要全面考慮,綜合整理,合理安排,多選擇具有新穎性的內容作為頭條新聞。
新聞編輯應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強化自身政治素養的提高。廣播新聞編輯主導、統籌著新聞節目的大局和方向,在廣播新聞工作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所以,編輯需要有高的眼界和視角,站在大局上看待問題,結合國家總政策和社會主要矛盾對各類新聞的價值進行判斷,對新聞廣播后的效果進行預測,同時也要全面看待問題不可有所偏離。絕不可根據個人喜好對新聞進行選擇。如想真正做到以上要求,新聞編輯必須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增加自己的知識量和各種閱歷,開闊視野,創新思維,多參加業務培訓,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同時不斷提高綜合協調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廣播新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