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爾西旦木·胡達尤木
摘要:大學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社會進行有效的人才培養,而人才培養目標則涵蓋了才與德兩個方面,對于德的培養則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的,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體現出創新性和時代性,本研究首先對大學人才培養的思想道德教育價值取向進行了論述,然后對當前大學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有效提高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人才培養目標;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應該具有明確的目標,同時還應該具有一定的層次,實際上大學教育應該是德才兼備的教育,其中才體現在機能上,而德則體現在道德培養上,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則體現的是道德培養的主要任務。
一、大學人才培養的思想道德教育價值取向
教育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人們在實施教育的時候是通過教育評價、教育方法等來進行選擇的,其體現出的是教育價值的曲線,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所蘊含的價值取向的意義則是非常深遠的。
1.具有社會價值取向。
當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逐漸的擺脫了政治色彩,除了在政治領域占據一定的地位之外,同時其還承擔著大學生價值認同、社會服務等重要價值,其體現出了人才培養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落腳點和出發點,有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2.個人價值取向。
個人的價值是以受教育者的個人道德狀況為基本出發點,其需要以實際的精神和情況去有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構建的,屬于一種人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觀,能夠對人格內在的潛能進行有效的開發及挖掘,從而使得個人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更好的發揮出來。
3.育人價值。
教育是使客體更好的實現個人發展的過程,其發展和社會發展之間屬于辯證統一的關系,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價值,其利益追求是多元化的,對社會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二、當前大學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思想政治教育者存在的問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有獨特的特點,比如人文學科相對理科的學生較為感性,再者學生的三觀尚未定型,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再加上學生的思維活躍、較為叛逆、自我意識較強等都會使得學生被受到束縛。同時很多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這就需要做好生源融合,生源融合就會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無法做好基礎知識的夯實,使得受教育者出現能力及素質上的不同。
2.外界環境的問題。當前多媒體大大的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這就會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被深入的影響,大學生和高中生相比有了更多的信息獲取量,獲取到的信息量呈現出了爆炸式的增長,這就改變了學生教案網模式,但是很多學生面對這些新媒體的時候開始感到了迷茫,于是出現了三觀的改變和行為方式的改變。
3.教育方法存在的問題。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很大的趨同性,沒有任何的針對性,基本上是以傳統倫理說教法為主,學生和教師之間不是采用對話的方式去達到教育目的的,而學生在整個教育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互動并不多,這種獨白性的思想政治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三、有效提高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構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實施的工作機制。一方面應該大大縮小管理成本,強化生本教育理念,從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出發,做到教育職責的明確。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知識傳授、素質提高及學生能力培養的全過程中,從而有效的實施多部門之間的協調,盡快的消除掉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和空位現象,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2.積極引導受教育者開展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作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則應該將自我教育和教育結合在一起,使得受教育者不斷的醫生個人思想品質,實現社會、個人思想的有機統一。首先需要教育者做有效的引導和啟發,使得高尚的道德教育內化成為學生獨立的思想。同時還需要學生積極的參與社會實踐,通過該知識的內化去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外化及內化,從而增強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受教育者還應該通過多看書、多感悟去體會其中的人本價值、人文精神,有效的提高自身健全人格和人文修養,在自我教育中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而將自己打造成適合工作崗位和有效促進國家發展的棟梁。
3.創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與地方的民俗文化銜接在一起,注重地域差異的同時還應該采用適宜的教育手段,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受教育地位的前提下做到對教育規律的遵循,在教育手段上首先應該做到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共性的達成,其次,我們還應該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在教育手段選取上將地域文化差異、學生培養目標等進行充分的思考,有區別性的開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加需要針對人才培養特點,多組織相應的趣味活動,使得學生的思維更為活躍,還需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高。
總結: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迅速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在實現大眾化目標的歷史性跨越中,地方大學扮演了高等教育規模擴張主力軍的角色。絕大多數地方大學在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獲得極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問題與困難。在地方大學的改革發展中,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特殊的重要地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直接影響著地方大學人才培養的質量和辦學水平,決定著地方大學改革發展的成效。大學教育是為了做到德才兼備人才的培養,在該過程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則起到了核心作用,但是從當前來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理想,而要改變這種現狀,則可通過構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實施的工作機制、積極引導受教育者開展自我教育、創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來解決。這既是高等教育理論發展的需要,也是當前地方大學改革發展的迫切要求,對地方大學可持續發展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和保障性意義。
參考文獻:
[1]蔣禮文.彭萬勇.構建高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德育工作特色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2-13.
[2]楊禮富.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體系構建原則[J].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2011(2).
[3]王海燕.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疏導教育法的發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