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聲桂
摘要: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很簡單,一是讓學生學習到有用的語文知識,二是讓學生透過對語文的學習感悟到我國文化的真諦,只有做到了這兩點過后,學生的綜合素質才會得到有效的提高,而這期間則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不斷的培養。
關鍵詞:學習能力;閱讀能力;自學能力;實踐能力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主要是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以此來讓學生成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就具體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而言,它是一個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互動的活動展開,是一個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控制的教與學的系統,其具有信息量大、內容豐富的顯著特點,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訓練均作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我們需要對當前的語文教學模式進行顛覆式的轉變,讓學生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這樣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中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這樣學生的閱讀才能算得上是有效的閱讀。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教師不難發現,一般只要教師在教學中教給了學生最佳的閱讀方法,那么學生的閱讀必定會取得最佳的效果,從而學生才能在閱讀中獲取到大量的有用知識,此時學生就算是做到了“讀”與“思”的統一。這個時候我們再把目光聚焦到新課程標準之上,其對具體的文章閱讀做出了相關的要求,要學生能夠在閱讀文章時做到專心致志,將“讀”和“思”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讓閱讀變得更為有效。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必要的指導,特別是下面的兩大類閱讀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予以足夠的重視。
(一)普通閱讀
這里所指的普通閱讀就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閱讀,具體形式多為讀書或看報的閱讀,這是學生獲取信息的直接方式和重要方式,是學生逐漸實現終身學習的一個起始點,是學生獲得終身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這類閱讀予以足夠的重視,不光是要對學生的閱讀內容進行合理的引導,還要對學生的具體閱讀進行適當的干預,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閱讀能夠和課堂教學中的閱讀保持步調的一致,同時還不要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能力水平來對學生進行閱讀書目的推薦,讓學生在課外照教師提供的書目來進行普通閱讀的選擇,并且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就閱讀的書籍進行適當的交流,從而學生的普通閱讀才能夠在一定的約束下得到更好地發展,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
(二)探究閱讀
學生除了要進行普通閱讀來完成積累外,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探究閱讀,借助閱讀的載體來進行探究性的學習,以便學生能夠對具體的探究對象進行全面的感悟,從而讓學生帶著審美的目光去對閱讀的材料進行審視,這樣學生才會更為深入的對作品進行理解。所以,教師為了讓學生的探究閱讀得以順利進行,需要起到更多的積極指導作用,令學生在學習中開始嘗試著進行合作,此時教師的智能優勢才能夠在具體的教學中發揮作用,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培養。
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自學能力進行培養,若學生能夠在已有的語文技能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延伸,從而通過獨立運用一定學習方法來獲取到語文的知識和技能,那么學生的語文學習就會變得更為有效。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可以表明,若要想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那么就先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和培養,以便讓學生對客觀事物表現出一種想要主動去進行了解的心理傾向,這樣學生才會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表現得積極好學。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有效的激發和培養,讓學生能培養起相關的自學能力,令學生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變成一種積極主動的需要,以便讓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學習中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這樣才能為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創造出有利的條件。
三、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以此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從而讓學生能夠順利的將書本中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現實實際之中,再由現實實際來向書本的理論知識進行回歸,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更為有效的培養。因此,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要想到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學習中通過大量的實踐來進行有效的鍛煉,讓學生實踐能力得以明顯增強,從而讓學生的學習能力被逐漸培養起來。
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那么就要為實踐活動設計出一個相應的主題,相關的主題既可以是教師提供,也可以是學生討論獲得,這樣學生的學習目的才能夠得到有效的明確。比方說,如果學生要進行閱讀的學習,那么學生就需要先對文章進行深入的閱讀了解,再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進行相應的寫作訓練;如果學生要進行聽說訓練,那么學生就需要先進行相關的聽說,再根據相關的內容來進行對應的寫作訓練;如果學生要進行調查或采訪的實踐活動,那么學生可以先積極的參與到調查和采訪中去,再通過寫作來對整個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記錄……也就是說,無論是什么樣類型的主題活動,其都需要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做到手腦并用,并將學習的過程、結果、心得體會形成相關的書面總結,讓學生將自己在學習中的收獲轉變成文字的描述。
與此同時,初中語文教師還需要將多種教學方法合理的運用到具體的實踐教學之中,其中角色扮演法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文章中一個個鮮活的角色躍然紙上;才藝展示比賽法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理解得更為透徹,讓學生在你追我趕的競爭中進行更為有效學習;游戲教學法可以讓課文的教學變得有趣起來,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下不知不覺的完成學習。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習學習能力的培養并非易事,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通過不斷的積累來予以達成。而教師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要注意到能力培養的在具體教學中的滲透,盡可能的讓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貫穿教學的整個過程,并對課堂教學的科學性、持續性、多樣性進行重點關注,這樣才能為現代社會培養出具有良好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