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榮
摘要:在小學的學習規劃里,我們的學生和教師之間應該形成一種比較密切的聯系,為了讓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學習,我們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些專業性的指導,讓學生把課堂當成一種情景再現,與學生一起學習,讓課堂變得更為有意思。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模式;生活運用
我們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講究的是學生的基礎知識,而在語文的運用上,卻不是很著重。我們的學生因為把語文獨立于他們的生活之外,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他們過于把學習這門知識想得太嚴肅了,因此很多時候學習語文就會感到距離感很遠。其實我們不用把語文的知識要點過于看得太重要,而是應該由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去探究語文的要點,這樣學生學習知識的時候就會感到比較親切。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更多地是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語文的要點,把我們的課堂不僅當成一種學習知識的場所,更應該當成一種與同齡人交流的場所,學生在課堂上形成一種積極探討的氣氛,并且與老師之間也可以成為朋友的關系。
讓我們的語文變得生活化,就是為了讓學生成為美的探索者,去主動發現生活中的美,去探討生活中的美。我們的學生應該有一種不一樣的特色,每一個學生我們要針對他們的特點去培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因材施教。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到一些基本的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有著一些能力的提升。對于語文的教學,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到的是我們的書本的知識,還有一些基本的品質也是要讓學生學習并熟知。
一、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
首先,我們為什么要在小學初期學習語文,因為語文作為一門基本的學科,不僅它的知識要點是一個現代人的必備知識,還是一種教學初期能力很好的培養。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一定要在教學中有所體現。對于小學語文的能力,首先要學習到的是基本的思維鍛煉,這些方面可以從我們基本的語文知識開始進行培養。像我們鍛煉學生學習造句以及更高要求的寫作,不正是對學生的一種思維的鍛煉嗎?在我們創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不再是斷斷續續地說出一句話,而是從多方面進行思維,他們把分散的思維串聯起來,形成一整句完整的思想,再把他們的思想記錄下來。
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發展,是由于我們知道創造,而作文的創造過程,正是這樣的一種進步的過程。不僅是我們的作文,還有其他的語文知識要點也是很有思維鍛煉的作用的。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們參加到課堂之中來,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我們教師一起同步進行起來,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接受到我們的思路。在課堂中,我們應該多多轉化我們的教學思維,換位思考是在小學中比較重要的,很多教師反應,他們在教學了小學語文之后,變得越來越有童心了,這樣的現象也是不少的。我們的學生和教師之間,應該成為朋友的關系,學生樂意和我們一起分享他們的喜悅,我們也愿意去理解學生的思維動向。對于學生的一些新穎的東西,我們應該充分地進行理解,并且對于好的東西應該給予他們充分地鼓勵。
現在很多人否定我們的小學教育,有很大的一個程度是由于現在的有些教育讓學生的那顆童心并不能得以保持,而是變得越來越成人,因為現在有很多家長和教師的教育,我們的孩子雖然變得很懂事了,但是卻失去了很多孩子的稚氣,這其實是不正常的一種現象。我們應該盡量不讓我們的思想去影響孩子本身這個年紀應該有的品質,這樣才是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其實緩解這種孩子過于早熟的教學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我們的道理不要講的太過于深奧復雜,并且我們給學生簡單地講一些基本的道理的時候,不應該延伸的太多。在這個單純可愛的年齡,應該讓學生盡量學習的是對錯分明,而不是一種含糊不清的概念。
二、從生活中發現語文知識
在生活中的語文知識也很多,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一個有趣的情況,在小學的教學初期,我們的學生學到一些知識后,他們很愿意去展示自己,比如說他們認識簡單的字了以后,可以看懂街道上的一些廣告牌,很多孩子愿意說出這些廣告牌給大人聽。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在這個小學階段,學生非常重視大人的表揚,在他們的心中,不管是他們的家長還是他們的教師,他們都持有一種崇拜的心態。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把握學生的這種心態,多多給學生一些小鼓勵。我們的語文是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現象去感受的,像我們學習《靜夜思》這首古詩的時候,學生很多時候不能明白詩人情懷,我們就要多多來舉例生活中的一些小現象。這樣學生通過聯想,頭腦里形成了畫面感,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詩歌里的內涵了。還有,在學習這首詩歌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給學生去展示一些月光的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自己去感悟一下這種場景帶給我們的情感碰撞。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提問學生,問一問他們對于月亮的看法,談一談在月光下漫步的體會,如果很多學生沒有這樣的行為,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在有月光的時候,自己去感受一下。學生通過自己去感受,把我們的語文知識場景更能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因此也就更容易學習語文了。
三、學習語文是一種思維的探究與心靈的凈化
我們的小學語文知識中,有大量的一些思想道德上的塑造,而這些東西都是我們應該更用心地教導學生的。我們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我們在教學之中也應該充分地朝這個方面去訓練學生,讓學生知道我們的語文不僅是要學習怎么寫字,還更多的是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我們的學生,從進入學習開始,就是一次關于心理素質的培養與提高,學生開始都是一張白紙,經過我們的六年教學,究竟在這張白紙上能夠畫出怎樣的圖畫,這全部要看學生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借用我們的課本內容的展開,多多去提問學生這樣的問題:“從這篇文章中我們能夠感悟到什么”、“我們通過這篇文章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我們的語文教學要教會學生如何去感恩,不僅是感恩自己的家人,還要感恩這個世界,感恩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物。不管六年的時間,學生究竟在學到了好多語文的知識,只要學生的品質方面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我們的教學就不是失敗的。
四、結束語
在我們的生活中,語文的學習是一種能夠豐富生活的學科,每一個學生只要學好語文,就能夠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為多彩。而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學習到貼近生活的語文知識,并且讓學生多多發現生活中的語文知識,這樣學生就會覺得語文的知識學起來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