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東
摘要:進入互聯網時代,大眾傳媒和多媒體日益廣泛深入地融合聯手,在深度合作中為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相互競爭也愈來愈激烈,新形勢下,面對不同層面喜好以及年齡、文化、興趣、愛好等千差萬別的受眾需求,以及面對多方面接受能力參差不齊的受眾現狀,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業務發展也面臨著新的困境和挑戰。
關鍵詞:新時期;提高;電視節目主持人;素養和水平
電視節目主持人不是演員,但要有具備表演者的基本素質和技巧;不是編輯,但要具有文字語言的整體掌控能力,更不是導演,但同樣不能缺少組織和駕馭功力。這些基本素養和業務能力構成了電視節目主持人特有的魅力。那么主持人如何才能擁有長久魅力呢?筆者結合多年實際工作在這里簡單談談個人體會。
一、思想政治素質是主持人彰顯人格魅力的關鍵所在
所謂魅力是指美的客體對認識主體的一種吸引力。說一個主持人很有魅力,是說這個人身上有一種能吸引人的力量,在我看來,作為主持人能擁有一種令人折服的魅力,也是敬業精神的具體體現,所有的主持人都希望自己一亮相就能光彩照人,使人們如癡如醉追隨著你,心甘情愿收看你所主持的節目。構成主持人個人魅力除了美好形象和良好儀態儀容外,我認為,更主要的是主持人的思想品質和職業情操以及業務素質,能力素質,人格素質和思想政治素質等綜合素質,才使得主持人的形象日臻豐滿而完美!
作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這樣一點,電視主持人和新聞編采工作者一樣,首先是一名黨的宣傳員,是以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操守為制約前提,負責傳遞著國家的方針政策。因此說,思想政治水平是主持人素質中的根本,電視主持人不但具有良好的精神氣質、心理素質,還要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較高的政治思想水準,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完美的人格、較強的應變能力。尤其在當前新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主流媒體主持人也紛紛跨行將職業觸角向前延伸到編采前線,不少媒體、記者主持人為了追求轟動效應,不顧政治大局忽略新聞本質,造成了新聞事實的扭曲和傳播的低俗化。那么,這時作為新聞產品最后出口處的形象代言人,電視播音主持人就要具有過硬的思想 政治素質。我認為首先就是要加強黨性修養。網絡傳播內容的豐富多元及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接入設備的普及加劇了各種思想的自由傳播,而電視節目主持人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更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任何時候都要掌握大局。媒體融合時代的電視主持人要在政治思想上與黨中央始終保持一致,牢固樹立起在變化多端的輿論場中保持權威,去偽存真,弘揚主旋律的大局意識;其次要深刻領會黨中央在每個時期的文件精神實質,把握大政方針,關心國內外形勢,了解社會最新動態,以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和水平,主持人在引用相關信息時要有獨立思考,辨明真偽,篩選核實的能力, 對所播出內容要冷靜判斷,認真核實。
二、平民個性和親和力是塑造主持人形象的關鍵
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職業要求,主持人不僅要有一張耐看的“明星臉”,更要有一顆平平常常的“平民心”。主持人在屏幕上面對眾目睽睽的考驗,如果不具備一定的知識素養,業務技能和個人人格魅力,是很難被觀眾喜愛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魅力,我認為就是主持人品格上具備一種積極的正面的引人向上向善的力量,尤其是作為主流媒體的主持人,這種品性至關重要。媒體發布的信息是通過主持人來發布的,信息是否權威可信,也和主持人個人人格魅力關系巨大。電視節目主持人要根據節目定位和受眾劃分準確地“自我呈現”,但這種呈現不是扁平的,而是突出個性,達到與節目風格和獨特個性的自然融合,讓受眾欣然接納和由衷喜歡。不同主持人個性的展示體現在不同個性的主持風格上,愈有鮮明個性,愈能展現獨特風格,千篇一律的統一模式,會淹沒獨特風格的存在,但就主持人風格而言,更重要的是節目定位與獨特個性的自然融合。我們看到無論是白巖松的《東方時空》和《焦點訪談》、鳳凰臺的《魯豫有約》、抑或是周立波的脫口秀等一批節目之所以受到觀眾喜愛,都是因為節目本身為他們提供了充分發揮特長,又與他們本人性格相符的能發揮他們獨特個性的廣闊空間。
三、豐厚的知識底蘊是鑄造高品位主持人的營養劑
主持人的成長與提高,不僅需要基本功和技巧的錘煉,更重要的是思想水平、政策水平、知識水平的全面提高,為此,主持人的道德知識水平和文化底蘊顯得更為重要。電視主持人是一個主流媒體的代言人,他們往往代表著一個欄目、一個頻道,甚至可以說代表著媒體權威發聲。因此對一個主持人來說,學識淵博,智勇雙全,社會經驗豐富、以情感人等素質至關重要。節目主持人要接觸社會各行各業不同層次的人,長期處于眾目睽睽之中,接受各方各界考驗評說,所以,主持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像是一本書一樣考量著主持人的能力。為此,節目主持人時時刻刻都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業務素質,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挖掘自身潛力,把優秀節目呈現給廣大受眾。
眼下的社會是知識型人才占主流媒體的社會,未來的經濟發展必將是知識經濟型社會。因此說,淵博的知識是主持人最起碼的業務基本功。主持人只有博學多才,才能面對觀眾產生正向的交流感,才能輕松駕馭各種欄目侃侃而談。主持人的工作常常面對觀眾訪問新聞事件的當事人和有關人士,要對時事做評述。他們的采訪活動能力,提出問題的深度,對問題的分析見解力,都一覽無余的呈現出來。只有淵博的知識儲備和深厚的文化修養,才能使主持人在鏡頭前神態自若,對即發新聞會有深刻的分析見解,從而令人佩服。主持人雖各有不同的形象、性格和氣質,但在博學多才的素質上應該是相同的。知識淺薄的人是不能勝任主持人工作的。有時候主持人所充當的角色就像一名引導人們在生活百花園中觀光的“導游”,這就要求主持人一定要充分認識自身所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知識水平。主持人作為電視連接觀眾最直接、最能溝通情感的中介,作為電視節目最積極、最能傳情達意的主導人物,只有自身具備了高深的知識技能才能在不同的欄目中表現自我的才華、氣質和語言特色,使之產生的藝術魅力更能吸引觀眾、贏得觀眾。
綜上所述,要想做好電視節目主持人,除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還必須要具有扎實的業務技巧,日積月累的知識精華,還要厚積薄發,德才兼備,內外兼修。誠然,一個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所表達的語言技巧應是稿件的二度升華,只有這樣,主持人才不會隨著欄目的消失而失去他個人強大而持久的人格魅力。
參考文獻:
[1]劉學.電視節目主持人的人格魅力[J]新聞傳播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