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的導入是一堂課的最關鍵環節之一。“萬事開頭難”,要做到一個好的導入并不易。為了更有效地達到教育目的,收獲教育果實,需要不斷深入探討,不斷總結新的導入方法,讓導入成為一種藝術。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導入;教學藝術
前言
課堂教學是老師與學生交流和教與學的最主要的渠道和方式,是影響教學效果的最重要環節。所以課堂的導入是一堂課的關鍵所在。“萬事開頭難”,要做到一個好的導入并不易,要讓導入成為一種藝術就更需要深入探討,不斷總結。
下面根據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
1.學生經歷導入
“學生經歷”包括直接親身經歷和間接經歷,以這些內容導入可以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而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導入“蛋白質”這一節內容時,可以讓同學們講講平時吃的食物有哪些,為什么要多吃一些雞蛋,牛奶,豆類食品。還可以讓他們思考,這些食物對我們有什么好處,是不是直接吸收蛋白質加以利用;讓同學們回憶生病的時候,去醫院里面常常會打什么?所打的點滴的成分中有什么?有什么作用?通過學生的回憶講述,可以導入“細胞中的糖類”這一內容的新課。
2.時事新聞導入
充分利用最新的時事新聞導入課堂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因為它是最近發生的,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一些事情。還能培養學生關心時事、關注熱點事件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也成功了一大半。例如生物必修二中《基因突變》這一內容可以這樣導入:最近大家都聽說過“H7N9禽流感病毒”吧,有哪位同學來說說。等學生講述和討論之后,老師總結,最后提出以前是H7N9嗎?有些同學可能就能回憶起來以前引起人們恐慌的是H1N1。由H1N1到H7N9發生的變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基因突變”;再比如,在《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一課導入:美國特種部隊根據可靠情報,擊斃了恐怖組織頭目:本拉登。但是死者是否是真的本拉登,他的身份最終的確定,就運用了生物DNA技術。而且該技術在案件偵破中有重要的用途。刑偵人員將從案發現場得到的血液、頭發等樣品提取DNA,與犯罪嫌疑人的DNA進行比較,就有可能為案件的偵破提供證據。由此可見,通過DNA測序可以對生物種類或個體進行區分。DNA有什么作用?我們可以通過學習這節的內容來認識它。
3.諺語典故導入
利用一些學生熟知的諺語典故導入,可以讓課堂增色不少,讓學生將生物學知識與平時生活聯系起來,鍛煉運用知識的能力。諺語比如以“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導出食物鏈;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引出生物界的種間斗爭;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導出生物的遺傳;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導出生物的變異等等。典故比如“望梅止渴”:曹操的軍隊在一次行軍中,由于路上缺水,士兵都感到口渴難忍。這時曹操用手指著前面說前方有梅林。士兵一聽,嘴里頓生津液,都感覺不渴了,繼續前進。這樣就留下了“望梅止渴”的典故。這里蘊含著生物的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高等動物和人都具有的一種生理活動,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形成的,這種反射提高了動物和人適應環境的能力。根據這一典故就很順利地導入了《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這一節內容;還有在進行《細胞的能量“通貨”——ATP》的教學時,可以利用“車胤囊螢”的典故導入。
4.視頻圖片導入
現在互聯網非常發達,生物課程有豐富的網絡資源。我們可以找一些精美的圖片,視頻等等資料,一下就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熱情。在講生物的適應時,可以先出示枯葉蝶或竹節蟲掛圖,然后讓學生回答這是什么?有的學生會說“這是一片枯葉”或“這是竹子”。這時教師再把正確答案告訴學生,學生會驚嘆不已,從而引起學生注意,使其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再如,《生物進化》這一內容的導入可以播放一段關于生物進化的視頻,讓學生體會到自然界的神奇與巨大魅力。
5.直觀教具導入
在講授新課時,如果能靈活地采用直觀教學手段,那么不僅使學生所學知識印象深刻,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講原生動物時,首先把盛有草履蟲培養液的試管展示在同學們面前,然后問:“同學們請看,這只試管里有什么”學生們會說“有水”或“沒有什么東西”。然后再神秘地告訴學生“這里面有動物”,這樣學生們就會產生驚異、好奇的心理,進而會產生弄明白這里面的動物是什么樣子的求知欲望。
6.實驗操作導入
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學生做實驗是最開心的時刻,而且興致特別高漲。通過生動有趣的實驗促使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探索原因。比如,學習“種子的結構”時,可讓學生做“觀察玉米種子和菜豆種子”的實驗,通過觀察總結出種子的結構;再例如,在《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一課導入,“同學們,我們先做個實驗,用鐵架臺固定一個倒置的長頸漏斗,在漏斗口用玻璃紙封好,漏斗內倒入質量分數為30%的蔗糖溶液,一個盛清水的燒環,使漏斗口伸入水中,使漏斗內外的液面一致,然后靜置等待觀察。過一段時間后,漏斗管內的液面為什么會升高”?
結語
課堂導入的方法很多,不論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都要堅持科學、時效、新穎、趣味、啟發、簡煉、生動性原則。歸根結底就是要達到一個目的: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為完成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及思想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參考文獻:
[1]儲銳.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導入藝術探析[J].廣西教育,2014(05).
[2]高冰.高中生物課堂導入的藝術[J].新課程(下).2015(12).
[3]張柳丹.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探微[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7).
[4]徐美玉.多樣化導入-構建高效生物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8).
作者簡介:謝耀鋒,男,漢族,江西省豐城中學,高中生物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