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國
摘要:高效課堂的建構要求教師能夠在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情況下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教學能力,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既具有專業教學能力也具有更新教育理念的意識。本文將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分析和探討構建高效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途徑和方法,希望本研究能夠為同行提供有價值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教學設計
引言:
課改背景下,數學作為初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學科,對其實施教學改革也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新課改對構建有效課堂的要求,結合新課改教育理念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者的核心工作任務。
一、順應課改形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為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樹立學生主體的意識是首要環節,這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欲望才更容易被激發,在課堂上對教師的配合度也會提升,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良好基礎。這就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在觀察和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和狀況的前提下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逐步具備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以“平行線性質”這一部分內容的講解為例,在課堂開始的時候,我首先詢問學生,兩條無限延長的線在空間中有哪些特征?學生不假思索就能夠給出結論,平行或者相交。在此基礎上,我又詢問學生,你能夠通過觀察了解到平行線的哪些獨有特征呢?并給學生提示:可以借助第三條線、可以思考距離、角等方面的內容。通過我的提示以及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生很快就能夠把握平行線的全部性質。由此,我的課堂高效教學目的就能夠達成,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能夠得以體現。
二、開展生活化教學,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初中數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因此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鍛煉學生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1]。本研究中,筆者認為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是提升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筆者將在下文分析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去創設與生活切實相關的教學情境,這種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感受到了新鮮感和熟悉的生活氣息,舉例來說,小紅的媽媽帶她去買水果,小紅想要買價錢為10.7元/千克的蘋果,于是媽媽和小紅挑了9.3千克。在付賬的時候,售貨員還沒有用計算機算出來,小紅就說道:“是99.51元。”售貨員進過計算,大吃一驚,居然和計算機算出的數字一樣,對小紅贊不絕口。這時候教師提問:“難道小紅真的是過人聰慧嗎?其實不是的,大家仔細思考剛剛學習的平方差公式,看看會不會有所發現。”學生帶著思考想問題,很快就會得出答案:10.7×9.3=(10+0.7)×(10-0.7)=102-(0.7)2=100-0.49=99.51。
三、重視問題導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問題導學是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方向的重要途徑和契機,基于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和初中生的思維特點,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起問題導學方法的應用,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和探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2]。例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形中“余弦、正弦”等概念的時候,可以設置這樣的實際數學問題,“小輝上學的路上有一段大斜坡,他在斜坡上走了四米之后,相比自己之前的位置提升了六米,如果小明繼續向前走六米,那么他的位置會相對提升多少米?小明在水平方向上移動了多少米?”在讓學生解答這幾個問題之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首先確定三角形兩個直角邊和斜邊的比值,而后再引出余弦和正弦的數學概念。
四、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本文主要以以形解數為例。對于以數解形類型的問題通常包括利用代數法、參數法、三角法、解析法解決幾何問題等[3]。以下,筆者將以幾何問題為例,進上述觀點的闡明。利用參數法來解決幾何問題,即通過引入適當的參數變量,將其與已知的條件聯結在一起,進而簡化解題的過程,降低解題的難度。如已知三角形的三個外角之比是 3:4:5,根據條件判斷三角形的形狀。對于這個幾何問題,就可以用參數法來解決,首先,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告訴我們外角的比值,對此,可以引入變量 a,設三角形的三個外角度數分別為 3a、4a、5a,因為三角形外角和為 360 度,依據上述兩個已知條件,能夠順利得到外角度數,進而得知相應的內角度數,通過以上信息能夠進行三角形形狀的判斷。
五、認真做好課堂總結與評價工作
課堂總結和評價是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主要途徑和方式,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容易忽視這一環節,導致課堂教學喪失進步空間,教師也缺乏對教學情況的整體把控,不利于優化教學工作[4]。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認真對待課堂總結和評價工作。例如,我在帶領班級學生學習完“一元二次方程”相關內容以后,首先我針對一元二次方程的幾類典型解題思路進行了總結講解,讓學生能夠了解此類知識點的具體學習路徑。其次我就班級學生的課堂表現采用了如下的方式進行了認真的點評:針對表現積極優異的這部分學生,我采用的思路是,對學生進行真誠的感謝,并勉勵學生能夠繼續保持,而對于班級內表現較為消極的這部分學生,我則會認真地進行鼓勵,并明確表示相信這部分學生能夠在接下來的課堂中有更好的表現。
總結:
綜上,數學教學在初中階段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提升初中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本研究認為初中教學工作者應該順應新課改要求,堅持人本教育理念,以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為突破點,逐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積極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習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進一步構建數學高效課堂。這對數學教學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有著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霍琴琴.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新西部(理論版),2015,11(14):151+170.
[2]蘇德梅.探討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J].現代交際,2013,12(09):150-151.
[3]陸曉穎.數形結合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6,12(29):123-124.
[4]劉煒.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才智,2016,11(27):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