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湘
摘 要:想要在高二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將理論與實驗相結合,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斷總結教學實踐經驗,在為學生總結理論基礎的同時將實驗過程展現出來,從而還原物理實驗經過,讓學生加深記憶。主要研究高二物理課堂教學現狀,并根據教學實踐總結出幾點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二;物理課堂;有效教學;實踐
物理學習需要學生掌握理論及公式,同時能在腦海中還原實驗過程,兩者結合才能有效鍛煉物理思維,在考試中提升成績。但是在實際教學環節中,教師并沒有重視理論實驗相結合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給學生講例題和理論知識,忽視對公式來源的推導,導致課程乏味,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效果更是難以
體現。
一、高二物理課堂的教學現狀
(一)學生問題
首先,由于物理本身具有強烈的邏輯性,如果沒在初中和高一階段打好基礎,學生很可能對學習物理的興致不高,在課堂上容易分散注意力,有小動作,導致很多知識難以連貫起來,無法構建系統化的學習策略;第二,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物理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在課上消化、課后理解,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學生課后沒有對當天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講解,最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淡化;第三,學生無法參與到課堂中來,高二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自制能力不足,容易受細小事情吸引,在課上溜號更是家常便飯,無法跟隨教師的思路主動思考,物理成績也難以提升;第四,學生無法用正確的心理面對物理學習,由于物理課程的難度較大,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理解和消化,總是會面臨各種問題和挫折。這就使一些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產生了消極和自卑心理,遇到問題無從下手,無法迎難而上,最后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教師問題
首先,教學目標難以實現。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結果和學生成績,沒有制訂階段性教學目標,導致教學順序混亂,為學生總結學習方法也造成了障礙;其次,沒有樹立全局觀念,在上課提問時尤其明顯,總是照顧一部分優秀學生,對中等生和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很少提升,這就直接拉開了班級物理層次,容易造成師生之間的隔閡;再次,在高二階段,教案中有大量的實驗教學,但很多教師為了趕進度,忽視了物理實驗的重要性,理論與實驗脫節,無法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和實驗探究能力;最后,教師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忽視了學生基礎環節薄弱的情況,不斷簡化講解內容,造成很多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
二、高二物理課堂有效教學方法分析
(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應該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和目標,尤其是在進行實驗操作之前,應該讓學生了解需要觀察的現象,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意念。同時,教師所做的實驗應該有明顯的現象,更加容易被學生捕捉到。當學生在觀察和分析之后,能夠及時與其他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完全融入課堂之中,提升物理學習的欲望。例如,在講到“導體的電阻”這一章節時,教師應該先闡述理論知識,在學生充分了解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之后,教師進行實驗演示。首先準備幾個小燈泡與兩節干電池,將其中一個燈泡與電池相連,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觀察實驗:燈泡的亮度是否會發生變化。然后再用打火機靠近燈泡,看亮度是否和剛才一樣,并引導學生說出造成燈泡亮度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幫助其理解和記憶。
(二)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
首先,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學習任務,選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進行提問,讓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提問主動思考,從而不斷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地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其次,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提問,教師積極講解,細心傾聽彼此的觀點;最后,教師需要尊重個體差異,為學生設計符合其基礎水平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為其建立自信心。例如,在講到“多用電表”一節時,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學習,并給出問題,電表黑箱子中的元件都有哪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小組內每個成員都可以交流,提出自己的見解,如果遇到不同觀點,應該及時溝通,直到意見保持一致,再由教師進行分析,并觀察每個學生的參與情況,從而對電表問題進行解決,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考。
(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物理教學,需要學生對生活中的現象活學活用,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拋出一個公式的同時,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情境,增加物理課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在講到“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力”一節時,在無法進行大規模實驗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手中的教具,作為兩條平行的直導線,在接通電路之后,用動作演示出導線的運動情況,從而引發學生的想象和思考:在何種情況下,兩條導向相互吸引;在河中情況下,相互排斥。在學生討論之后,教師再進行集中分析和講解,使其加深對導線學習的印象。
總之,促進高二物理課堂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還能開闊其視野,提升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全面認識當前物理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愛上物理學科,從而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朱忠秀.構建高二物理高效課堂的教學反思[J].新課程(下),2016(6):139.
[2]王梅.借物生情 明理共鳴:淺談高中物理教學的三個支點[J].中學物理,2015,33(21):19-2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