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 要:遠程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突破了時空界限,受教育者大多是業余進修者,可以在不同地點通過多種渠道來完成學習任務。大學物理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主干課程,對學生思維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遠程教育能夠讓優質的教學資源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在此背景下,文章對遠程教育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遠程教育;大學物理;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2-07
作者簡介:劉 凱(1962—),男,遼寧海城人,遼寧廣播電視大學海城學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物理及物理教學。
一、遠程教育的理論研究
遠程教育不同于面對面的授課,師生之間不需要見面就能授課和學習,打破優質教學資源不出校門的困境,實現教學資源的互通。遠程教育通過電視及互聯網等方式進行傳播,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使學生無需在校內的固定地點上課,從而做到全天候學習。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遠程教育手段有了長足進步,兼容面授、函授等傳統教學,大幅提升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遠程教育的授課模式分成兩種,即個體學習和班組學習,二者的區別在于班組需要師生之間進行在線交流,個體根據自身的時間安排來進行。學生要以獨立學習為主,在與其他同學分離、沒有課堂氣氛的情況下開展學習,難免會碰到物理學習的困難或問題、不適應等情況。
根據構建主義相關理論,知識是由學習者在創設的模擬情境中利用他人的幫助或相關資料來獲取的。學習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交叉作用,在整個過程都會有所涉及。創設情境是大學物理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意義構建的前提,而遠程教育環境下的計算機技術恰好是教師創設情境的利器。新課改也提出要在大學授課過程中推廣信息技術,有效促進學科的發展,大學物理遠程教育就是計算機與物理相融合的成果。
二、大學物理教學現狀
在大學物理課本中,內容主要以經典物理理論為主,其中各個章節之間相互獨立,彼此間沒有緊密的聯系,加之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在學習完成后會降低學習的樂趣。由于大學物理教材中當代物理知識較少,沒有站在當代物理發展的高度,也未反映當今物理的巨大發展,這就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三、遠程教育給大學物理教學帶來的變化
從大學物理教學的角度看,應用遠程教育進行授課能夠解決一些問題,提升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提高授課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遠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運用計算機技術的大數據和交流功能,一方面教學系統能夠跟蹤、記錄學生的學習細節行為,總結他們的學習過程和習慣;另一方面,根據系統大數據的記錄和相應反饋,系統針對學習的個體提出個性化建議,這一過程能夠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
1.抽象內容形象化,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大學物理而言,內容較為抽象,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不能清晰地展現研究對象的變化特點,加之教材以物理理論和公式計算為主,學生對于物理概念的理解不能深入進行探討,久而久之,就會對物理知識產生畏難情緒,而大學物理遠程教育課堂則不會出現上述問題。在遠程教育中,對于較為抽象的內容,教師會用形象演示來替代枯燥的語言,這就有助于學生學習,從而提升學習的興趣。
在講解熱力學平衡時,筆者講到了實際氣缸的壓縮過程。實際氣缸的壓縮過程可視為一個準靜態的過程,氣缸內處于平衡狀態的氣體受到壓縮后再達到平衡態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段時間為3~10秒或者更短,因此,在做初步研究時,也可以視為準靜態過程。在講解時,通過動態的圖像,學生能夠看到準靜態過程的變化,視過程為無限緩慢,其中的每個中間態都看作平衡態,在此情況下,學生能夠完全掌握準靜態過程的概念,了解到實際意義。此外,學生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能夠隨時停下來重點聽講,做到完全讀懂、吃透。
2.進行啟發式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不只是單純地講授知識,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發展他們運用知識的基礎上,拓展其物理思維,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在遠程教育教學中,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得到答案后繼續聽課。在網絡交流中,師生的距離變近,隨著交流機會的增加,教師也會掌握學生在遠程學習中所碰到的難題,啟發他們的學習思路,給出針對性的學習意見。
在教學中,教師會總結教學的要點,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通過問題來啟發他們思考的積極性,引導其找到教材與題目的結合點。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拓展學習的視野,對已有的物理知識進行梳理和總結,最終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此外,大學物理教學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為后續學習專業課奠定扎實的基礎,使其發展成為一名全面的優秀人才。
3.借助直觀展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在進行大學物理實驗時,校外學生不具備實驗的條件,教師如果不能夠很好地講解實驗,就不會提升實驗教學質量。實驗中有的內容會涉及微觀知識,不通過實驗無法進行演示,對于抽象思維能力不強的學生而言較難把握,最終造成被動學習的情況。遠程教育資源則可以彌補學生的學習不足,降低思維的難度,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借助遠程教育資源,教師能夠模擬真實的物理現象,使學生對知識有直觀的感受,展示操作實驗的中間過程,從而有助于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形成學習物理的有效思維,最終發展物理實驗能力。
在講解物理實驗時,教師都會對實驗的原理、步驟進行詳細的講解,模擬實驗過程,通過親身示范教學來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思考,最終獲得感性認識。遠程教育系統集聲音、動態演示于一體,通過模擬實驗,進行微觀放大、宏觀縮小,使學生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有效地提升教學的效果。對于一些較難進行演示的物理實驗,教師要進行模擬操作,學生通過了解實驗背后的原理和直觀感受,在思考中得到提升。
四、遠程教育環境下大學物理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1.提升師生的互動程度
由于是通過網絡來進行教學,師生不能同時進行“教”與“學”,在時間和空間上出現了不同步。當遇到難題時,學生不能像傳統課堂一樣請教老師,教師也不會實時予以解答,盡管在講課的過程中增加了MSN、QQ等互動通信工具,但是比起傳統課堂,師生互動要遜色很多。有鑒于此,教師要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監督他們及時完成,通過定時解答和留言為其解疑答惑,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2.注重掌控教學的節奏
在制作課程時,教師要考慮課堂的容量和學生的接受能力。由于參加網絡學習的學生個人理解能力不強,如果課堂容量過大,涉及的知識點過多,學生學習起來會很吃力,不能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教學節奏的把控要依靠教師的經驗,需要重點講解教材的主干部分,不能只是一帶而過。通過語言的快慢輕重變化,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物理的主要內容,激發他們的探究欲,引導其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3.適當加入板書
在遠程教學中,很多教師認為不需要板書,只需要多媒體即可,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板書能夠反映出教師的總體思路和課堂學習重點,學生在遠程教學中無法快速記筆記,因此,教師要將物理的概念、定理及主要內容等寫在黑板上,從而方便學生記憶重點。
五、結語
遠程教育資源對于迫切渴望提升能力的學生來講是一場及時雨,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廣大物理工作者要講好遠程教育的課程,幫助學生走上成功的坦途,提升他們的人生質量,讓每個人的能力通過遠程學習都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沈梅梅.遠程教育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施[J].中國成人教育,2007(12):150-151.
[2]梁 剛.開放教育《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模式[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1):72-74.
[3]袁 平.信息技術在大學物理實驗網絡教學的應用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3(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