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武
[摘 要] 校長個人領導力就是校長在實施學校管理的實踐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能力的總和。校長領導力是一種策劃、設計學校發展的能力,是一種組織、支配的能力,更表現為敏銳地發現問題、診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校長個人領導力重點在于提高校長的學習力、執行力、決策力、感召力、思維力、創新力。校長必須善于總結,不斷提升自己的感召力,感召力強大了,才能贏得師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更好地實現學校的管理目標。
[關鍵詞] 新時代;校長;領導力
對于什么是學校校長的領導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校長身邊追隨者的情況以及校長對學校發展目標的制定和實踐情況,能體現校長的領導力。總的來說,校長的領導力,除了靠支配力,還要靠自身的影響力。只有支配力和影響力有機統一,領導力才能充分體現出來。校長領導力絕不單指校長這一職務帶來的權威,而是指校長在職務以外,依然能夠在教職工和學生中有比較高的威信和好的口碑,這是由校長真實能力和人格魅力形成的權威,是新時代校長最需要具備的本領。
一、校長領導力的內涵
1.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統一
校長必須具備履職盡責、為師生提供高質量服務的智力,這是校長領導力的體現之一。除了智力因素外,還有非智力因素,包含了校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而這往往決定了校長領導力的高低。因此,校長應該不斷豐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全面發展綜合能力。因為身份的特殊性,校長要對多個學科都有涉及,這樣一方面能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另一方面能使工作更具合理性和針對性。校長要加強情商的培養,這樣,在與教職工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中,才能更清晰地感受和理解他們的訴求,也能讓教職工和學生感受到校長以人為本的理念。也就是說,校長辦學要有正確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只有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統一并充分發揮作用,校長才能有更強的領導力。
2.是權力因素與非權力因素的統一
在新時代開放、多元的社會形態下,學校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學校管理也日趨開放、民主,校長要不斷更新觀念,改變傳統封閉的學校管理形態,不能僅僅靠權力發揮影響,而是要充分發揚民主,實現學校管理科學化、制度化、法治化。因此,校長領導力體現的不是單一的能力,而是各種能力的綜合,這是新時代對校長領導力提出的新要求,即做到權力因素和非權力因素有機統一。有時候,非權力因素對校長領導力影響更大,校長的領導力要充分體現在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治校、科學治校全過程中。
3.是能力因素和非能力因素的統一
校長領導力充分體現在校長自身素質、管理水平等能力因素上,具體表現在執行力上,可見能力因素對校長的領導力起決定性作用。但從另外一層意義上說,非能力因素對校長領導力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校長的個人魅力、經驗、人際關系的處理等因素可看成非能力因素。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校長的個人魅力,它是提升校長領導力的潛在動力。
二、提升校長領導力的著力點
對于提升校長領導力,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
1.客觀認識自我
一般來說,領導職位越高,便越難獲取負面的評價信息,因此校長作為學校的最高領導,更要清醒地認識自我。校長要通過多種渠道搜集各方對校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校長也要主動找教職工和學生交流談心、征求意見,深入基層,不斷認識自我。
2.提升自我修養
校長應該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從生活和工作中的點滴做起,日積月累地學習和沉淀,將提升自我修養變為一種自覺行動。作為校長,凡事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是很重要的一點,要求師生做到的,校長必須率先垂范;要求師生不能做的,校長自己堅決不能做。
3.加強實踐鍛煉
校長要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積累經驗,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意識地修正不足,在不斷反思和實踐中提升自己,這是提升校長領導力的必由之路。校長想要提升領導力,在開展工作時不能畏首畏尾,不能局限于僅僅完成工作任務,而是要站在更高的層面,主動面對新時代對學校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新問題,迎難而上,砥礪奮進。只有直面困難和挑戰,校長才能真正實現領導力的提升。
4.注重榜樣示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校長要十分注意了解身邊先進工作者和其他校長的成功經驗,深刻分析他們的工作特點,從中獲得啟發和幫助,從而揚長避短,奮力前行。校長充分學習身邊的榜樣,有利于改善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使自己的領導力不斷提高。
三、提升校長領導力必備的能力
1.增強協調能力
學校是一個小社會,各項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校長需要將一切積極因素運用于推動學校的發展當中,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潛能,解決各種矛盾,為學校營造和諧美好的氛圍,為教師成長搭建有效的平臺。同時,校長還要加強與外界聯系,協調學校與各界的關系,走進社會,贏得社會的支持與幫助;吸取管理經驗和辦學新思路,博采眾長,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打造學校特色,提升學校形象。
2.增強謀劃能力
校長是學校發展的決策者、謀劃者,必須有思發展、謀發展的超前意識,必須經常靜下心來思考學校長遠發展大計。因此,校長要有敏銳的目光、國際化的視野,善于把握新時代教育的特征與發展方向,高瞻遠矚,為學校未來發展謀篇布局,為形成獨特高效的育人路徑而思索,讓學校可持續發展。校長的謀劃能力取決于自身的綜合素質,需要不斷提升。
3.增強教科研能力
教科研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學校辦學層次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校長,必須走在教科研的前沿,主動研究現代教育的特質,分析現代教育的內涵和外延,同時,要緊貼學校實際,讓校本課程、課程方案、教育教學方式、課程評價、德育評價等更加特色化、科學化、靈活化,并有效地把自己的辦學思想和理念傳遞給教師,將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推動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增強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校長的必備素質,也是提升校長領導力的要素,對學校發展和治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校要想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學生,首先要用創新的理念指導工作,用全新的眼光和理念看待師生,徹底擺脫形式化、功利化的思想,將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真正貫徹落實。只有這樣,校長才能不斷增強創新能力,才能創出學校的特色和品牌,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推動教師和學生的長足發展。
5.增強團隊建設能力
學校是一個組織,因此團隊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關鍵。校長要引領教職工實現學校既定的發展目標,首先要思考的是打造一個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團隊。要引領學校有序健康發展,就必須打造一支團結高效的教師隊伍,必須從團隊發展目標和愿景明確化、團隊氛圍和諧化、規范和方法統一化、運行機制成熟化這四方面入手,做實教師隊伍建設的各項工作。校長應按照自下而上、廣泛參與的原則,找教師談心,溝通想法,了解情況,在征求教師意見的基礎上,確立教師隊伍建設目標,要求年輕教師能挑重擔,成為教學上的骨干;要求年長的教師為年輕教師樹榜樣,成為精神上的領袖;起用一些年輕教師擔任大隊輔導員、學科教研大組組長等,使每位教師在團隊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打磨好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找到成功的自我。
“一個好校長等于一所好學校”,學校要想良性發展,就要求校長要有很強的領導力和執行力,懂得教育教學規律,有獨立的教育思想,這也是“教育家辦學”的要義所在。唯有如此,學校的發展愿景才會成為現實。
責任編輯 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