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俊喜
【摘要】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有著知識點不集中、專業概念較為抽象等多種特點,傳統概念下的教學方式是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開,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基于實踐導向下改革高職機電一體化課程教學是為了培養高質量的人才,也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對基于實踐為導向的機電一體化教學改革展開探討。
【關鍵詞】實踐為導向 高職機電一體化 教學改革
一、引言
互聯網技術在近幾年有了較大的突破,尤其在神經網絡算法領域有了極大的突破,此外在摩爾第二定律的加持下互聯網的存儲能力和運算能力呈現了指數倍的提升。大數據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2012年我國統計局開始推動“大數據應用”在教育行業的應用,教育行業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在吸取國外教育行業應用大數據的經驗,開拓推動國內教育行業的信息化。在此背景下,以大規模、網絡在線、開放為主要特征的實踐為導向開始興起,實踐為導向其實是“MOOC”的讀音,“MOOC”是“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的縮寫,MOOC是基于大數據的應用實現教育行業的異常革命,改變了傳統教學在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的限制。
二、實踐為導向對傳統高職機電一體化教學的影響
隨著信息與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實踐為導向為教學領域帶來了全新革命,被認為是印刷術發明以來最大的技術革新,對于傳統高職機電一體化教學形成了挑戰,主要體現在教學資源、教學內容、教學互動以及教學形式等方面。
(一)實踐為導向實現高職機電一體化教學資源共享
實踐為導向背景下高職機電一體化教學與傳統高職機電一體化教學方式相比,優勢資源得到開不再局限于一個學校一個課堂。實踐為導向拆掉了優秀教學內容傳播的圍墻,優秀的教師不在僅僅成為某一所學校的教師,成為一種教學公共資源。就財會領域而言,教學隊伍的質量差異較大,優秀的教學資源往往集聚在國內知名的財會類院校和國內綜合類名校。優秀的教師既需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此外還需要豐富的課堂和教學能力,在以上三個領域都表現極為突出的教師可謂“鳳毛菱角”;在實踐為導向這種形式尚未得到推廣之前,廣大財會專業的學生往往沒有機會得到這些教師的授課;而如今學生可以通過各高校的公開課如哈佛大學公開課、清華大學公開課、北京大學公開課等,和一些網絡平臺如網易公開課、TED公開課等,學習掌握機電一體化理論,此外甚至還可以通過一些仿真財會模擬軟件學習機電一體化的賬務處理,讓學生更貼近“實戰”。
(二)實踐為導向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積極性往往是孿生關系,實踐為導向這種教學形式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前,教學方式極為單一基本上延續了我國傳統的私塾教學方式,教師包辦了教學的方方面面,學生是被動的參與者和受監督者。該種教學方式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缺乏自主性,由于學生作為被動參與的角色,教學的課堂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知識學習的先后順序都被教師所確定,學生對于這些內容的形成沒有發言權也沒有參與的機會,造成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自主性受到壓抑;二是不利于學生養成探索的思維,教師基于多年的經驗和知識上的優勢,往往能夠對學生在學習階段提出的問題給出較理想的答案,導致學生不能夠積極去探索知識的“新大陸”,而在現實的工作和研究中往往有很多理論和實踐問題是尚未攻克的,是超出教師的教學內容的范疇,需要學生去主動探索和研究以結果在未來工作和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實踐為導向教學扭轉了這種教學的局面,該種教學方式有學生自主選擇授課教師、授課內容甚至是網上的授課方式,大大實現了學習的個性化,此外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選擇學習,打破了課堂的限制,可以說學生的自主性大大提高
(三)實踐為導向加強師生互動
在傳統師生互動模式是課堂教師提問或是課堂師生討論兩種形式,該種形式嚴重受限于課堂時間,其次該種信息交流方式也難以實現交流信息的保存,不利于教師事后整理資料和學生后期復習;此外該種互動方式往往是點對點的互動,教師就單個學生問題的回答往往很難被其他學生所得之,而教學中學生的困惑或是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往往具有共同性,教師往往需要就同一個問題反復回答不同學生的提問,該種溝通方式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抑制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實踐為導向的師生互動方式多種多樣,學生可以在平臺上公開留言還可以選擇“私信”教師,教師可以通過平臺回答學生問題并形成文字記錄,更好的了解大家在學習上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疑惑,讓有類似困惑的學生能夠受到啟發和幫助,也便于教師整理學生的疑問改進教學。這樣的特殊互動真的很有幫助。
(四)實踐為導向突破“課堂空間”限制
由于傳統高職機電一體化教學局限于財會實驗室或傳統教室,教學內容的展示方式受到很大局限。基于實踐為導向這種形式,教師可以把課堂搬到企業中來,通過鏡頭記錄企業的操作,由教師講述企業真實的案列,能夠極大增進學生的興趣,豐富課堂內容。讓學生對實務的了解更加深刻,對理論的掌握更加透徹,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紙上談兵”的情況出現。
三、結論
目前實踐為導向在我國已經蔚然成風,幾乎我國高職都開創了自己的實踐為導向平臺,把本校的優質教學資源在實踐為導向平臺展示;但慕課在高職機電一體化教學領域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實踐為導向這種教學形式也遇到了困境,如對于自律學生比較差的同學,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學習效果難以達到理想目標。如何實現規避實踐為導向該種教學方式的不足,充分發揮實踐為導向的優勢成為ETE需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楊亮.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與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04).
[2]申向麗,黃海.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職業,2011(08).
[3]胡曉岳,馮寧.以實踐為導向的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6(32).
[4]姚海明.高職高專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2007(16),
[5]王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改革點滴談[J].中國新通信,2015(19).
[6]項春萍.淺析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改革[J].價值工程,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