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王亞平 馬昕
摘 要 高校公共選修課網絡教學模式無論是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還是教學空間等等,都是為當前教學及管理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文章根據對目前高校使用網絡教學模式的問題進行分析,現對高校公共選修課使用網絡教學模式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高校 公共選修課 網絡教學模式
隨著計算技術、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移動互聯網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自由、寬闊的交流平臺。以此為基礎,我們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教育,逐步實現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輔助教學的普及。基于網絡教學模式開展輔助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可以邊學邊操作,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加以綜合運用,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
1 高校公共選修課網絡教學模式的優勢
1.1 網絡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作為控制課堂的主體,把握整個課堂的節奏、內容等。而學生在網絡教學模式中,教師并不是控制課堂的主體,教師的工作只是負責必要的技術指導,還有引導學生如何更好地鍛煉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高職院校引進網絡教學模式則為教師與學生的活動提供了創新發展的平臺。網絡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創造更加開放、自由的學習環境。它能夠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網絡教學模式為新型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老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有了新的平臺進行相互交流,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在平臺上學習,人人是平等的。每個同學都可以主動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也可以通過平臺來監督學生學習,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1.2 使用網絡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
網絡教學模式運用于教學中,有助于把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真正體現“教、學、做”一體化。源源不斷的新知識通過網絡傳送給學生,大量的教學內容以影像、聲音、短劇等為載體傳遞給學生,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油然而生。通過光、電、聲等形式把知識展現給學生,不但能讓學生容易接受新知識,而且還能讓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知識。此外,網絡教學模式還提供學生自主操作、互相交流的平臺,在這過程中,學生能培養溝通交流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可以通過網絡教學模式輔助教學得以培養。學生使用平臺進行學習能從中獲得一種真實化但又有虛擬感的體驗,從而改變傳統教學中老師占主體地位的局面,例如在傳統課室面授教學模式,學生只是做筆記,這樣的模式中,學生是被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通過網絡輔助教學的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1.3 網絡教學模式可以減少教學資金投入
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它利用多種多媒體教學資源,把知識通過聲音、圖象、動畫等多種方式展現出來。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隨時隨地可以使用自己的電腦和手機上網學習與課程相關的知識。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要把學生集中起來,安排課室或機房。可以解決空間資源緊缺的問題,大大增加了學生和教師的自由度,大大減少了教學資金的投入。
1.4 網絡教學模式的應用促進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創新
網絡教學模式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創新使得教學更加具有靈活性。網絡教學模式使教學知識的展現越來越靈活,以更為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是目前符合老師和學生要求的新型教學工具。網絡教學模式使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使得計算機將課本知識以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展現在師生面前。網絡教學模式也豐富了教學方法,例如情景模擬、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模擬實操等教學法,均可由網絡教學模式衍生出來。
1.5 便于擴充教學內容
教學中可以從課本中引申大量的相關知識,內容非常豐富,學生自主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可根據章節內容、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心理特征,對重點、難點反復顯示,把需要掌握的內容著重標示出來,提醒學生注意。
網絡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具有非常多的優點,但是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模式,畢竟傳統教學模式也有其優點。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整合出一種更合適的教學模式,那就是使用網絡教學輔助面授教學的模式。這樣既保持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優點,又克服了時間、空間上的限制等缺點。構成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因此對網絡教學模式的研究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
2 現有公共選修課網絡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盡管網絡教學模式目前已經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容忽視:
(1)由于缺乏面對面交流,缺少互動性和真實性。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也不能與老師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缺少了面對面的交流,老師對學生的學習也缺少了必要的監督。人機對話畢竟還是缺乏真實性與親切感。
(2)專業設置過于集中,學科比例不均衡。很多公司都集中開發和研究熱門專業的學習平臺,由于專業設置過于集中,很容易造成在遠程教育中培養出來的人才學科視野狹窄。
(3)缺乏網絡教育的質量保障體系。我國網絡教育剛剛起步,目前網絡教學的真實可靠性尚未被廣泛認可。人們對網絡教育畢業的學生的認可度是有待提高的。短時間內,網絡教育不能完全代替傳統教育,它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補充和延伸。最好的方式是網絡教學輔助面授教學。
(4)適應網上教學的師資力量不足。目前網絡教學模式的建設和開發主要是由專業人員負責,在制作過程中常常與老師和學生真實需求有一定的偏差。老師使用網絡教學輔助面授教學,無形中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老師上傳課件到平臺上,這可不是一位老師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必須經過集體備課,集體商量課件內容才可以上傳。師資力量不足,網絡教學經驗的不足,網絡技術的欠缺等因素都會制約網絡教學的發展。
3 公共選修課網絡教學模式的構建
3.1 問題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以解決問題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被稱為問題式教學模式。開展公共課時,教師可以選擇這一方式,圍繞一個具體的問題展開課程教學,并且根據這個問題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進行教學,學生可以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學生提出的觀點比較分散,教師可以做進一步的引導,幫助學生篩選更合適的話題,并且進行相應的猜想和假設,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3.2 合作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不同情境使學生深入情境當中,體驗對不同事物的認知,感受事情發展的來龍去脈,這被稱為情境教學。學生在情境教學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教學過程的樂趣。同時,將合作式教學方式加入其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所在小組或者團隊積極探索有效的溝通方式,形成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學生在感悟、體驗的過程中學會相互合作。這種模式需要教師依據學生的特點與優勢制定不同的計劃與內容,保證合作體驗可以充分發揮成員的優勢與感悟力,實現體驗過程與結果的有效性。
3.3 協同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通過網絡平臺組成的,可以解決相應問題的教學組織形式被稱為協同學習方式。學生可以將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劃分,每個人領取不同的板塊和內容進行討論,得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學生在互助學習過程中分享和講解自己掌握的內容,將自己查閱資料的方式或思維模式分享給其他同學,促進網絡學習平臺的建立和發展。網絡教學模式下的協同學習主要通過在線學習的形式展開,學生在這一平臺上建立自己的群體,在群內發布具體的學習任務和談論內容,相互交流,互相學習和補充,從更寬廣的角度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 梁巖鴻,孫敏娜,吉安平.公共選修課網絡教學模式模式初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2):75.
[2] 劉冬云.高校公共選修課網絡教學模式的探討[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2(10):203-204.
[3] 張志霞,段燕華,邵必林.網絡環境下構建選修課教學新模式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