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民族有著獨特的民族文化,在當下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的民族文化將對世界的發展做出重大的貢獻,但近年來部分錯誤觀念在網絡中對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十八大以后黨中央提出了社會主義價值觀這一重要理念,在社會中得到了極大地好評,但受到宣傳渠道的局限,普通學生難以得到細致的指導。本文將簡要分析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模式。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核心價值觀 學生教育
0
我國地理位置較為獨立,東部地區環海,西南部地區被高山峻嶺阻隔,西北部地區寒冷干旱,獨立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燦爛且獨特的中華文明。隨著交通工具的發展世界逐步進入到全球化時代,國家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觀念更加相似。但在相互影響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外來文化與當地文明難以融合的現象。當今世界中,文化逐漸融合是大勢所趨,但融合的過程需要溫和、漸進,激烈的、顛覆性的融合往往會給國家或地區帶來深重的災難。近年來,我國的社會更加開放,價值觀念更加多元,個別群眾受到偏激言論的影響,對我國社會中的一些問題產生了錯誤的認識。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于愛國主義教育極為重視,各地根據自身的革命經歷建立起來了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些基地的建立,對于我黨實踐群眾路線,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起到了積極正面的作用。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與特征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理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十八大后,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重大理論,是未來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方向。其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未來建設的核心目標?!白杂伞⑵降?、公正、法治”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理念。“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我國公民理應遵守的價值規范。十九大之后黨中央提出了更加具體的發展戰略,從宏觀層面分析,我黨要在未來的15—30年的工作中,將中華民族打造成具有民族自信以及重大影響的文明體系。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過程
鴉片戰爭拉開了我國屈辱的民族史,在其后的一百年,我國經歷了多次屈辱的失敗,使同胞的逐漸喪失了自信。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后,新中國迅速成立,自此中華民族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在建國初期,國家在及其困難的情況下,與前蘇聯等世界列強發生了局部戰爭。我國解放軍戰士在武器裝備極為落后的情況下頑強抗擊,打退了前蘇聯對我國北方地區的蠶食。一系列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我國軍民的士氣,并在社會中掀起了愛國主義浪潮。改革開放以后,社會中出現了對我國文化的否定情緒,《何殤》等作品粉墨登場。2008年后,我國經濟成為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民族自信逐漸恢復,十八大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運而生,給民族的發展指出了清晰地航標。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當下的中國社會以及今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凝結了當下社會的共識,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的思想較為混亂。我國擁有近14億人民,混亂的思想將使社會的運轉效率大幅減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群眾的愿望轉化為目標,從而形成了具有高度共識的發展理念。同時在未來發展道路的問題上,我國同樣存在較大的爭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眾多意見的優勢做出了參考,并以更加宏觀的視角,為祖國未來的發展制定了清晰的路線圖。
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
(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主題特色
近年來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但在建設中各基地的主題相對雷同,缺乏清晰地特色。我國多數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愛國主義教育的方法較為生硬,通常是建立在民族發展的自豪感以及對敵人的仇恨感兩個簡單的層面中。在校園內學生普遍接受到了一定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與形式大同小異,因此當遇到同樣的教育模式時,學生難以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生在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過程中,通常希望觀看到更具特色的教育內容,因此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當為學生準備更具特色的主題展示。例如黑龍江省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可舉辦石油科普主題的展出活動,通過模型操作,使學生可以體驗到建設石油工程的艱辛,從而對中華民族的勤勞產生自豪感。這樣的教育方式會更加具體。
(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設施陳列
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設施陳列,往往采用較為傳統的陳列模式,在環境、氛圍以及展品的選擇上通常以真實、慘烈、古樸等元素作為主要參考標準。但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學生對于靜態的展覽缺乏足夠的興趣,學生對于鮮活的、動態的展覽氛圍更加欣賞,因此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內部建設,因當積極運用聲、光、電等技術手段,將現場環境打造成更具動感的展覽空間。通過這樣的展覽模式,將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于其要表達的內容產生更好的理解。
(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運營管理
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由民政部批復的文化產業單位。其多數隸屬于地方文化部門,受到地方財政支持,并與宣傳部門的工作配合緊密。在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由于與學校的聯系較少,因此相互配合的過程中常常出現一些問題,以致影響了教育效果。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開展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管理結構中應當邀請教育部門共同參加。在今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地管理建設中,地方黨委應當積極發揮自身作用,組織當地教育部門與文化部、宣傳部共同建設、管理基地。通過教育部門的積極參與,教育基地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將得到大幅的提升。
(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社會功能
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社會功能較為單一,在社會實踐中自身的作用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教育基地當下的工作方式較為被動,工作的方向仍以配合宣傳部門的工作為主。但這樣的工作方式難以充分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各種資源,使得其教育效果難以得到全面發揮。針對這一問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當與當地的旅游等部門積極開展合作,通過進一步建設使該基地成為當地的旅游景點,從而將自身的影響力得以在更大的范圍內擴展。同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當邀請學生作為志愿者,參與到日常的旅游接待中。使學生可以在推廣愛國教育的過程發揮積極的作用。
三、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
(一)運用社會活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不應僅僅局限在理論說教的方式中,而是要通過自身行動是群眾與學生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中的實踐意義。在今后的工作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當積極進入到社會中,開展更多的社會關懷活動。例如,部分教育基地可建立助學扶困基金,并與學校開展聯合行動,給予當地貧困學生以實際的經濟幫助。同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可定期組織高校學生,共同進入到貧困地區,對當地的留守兒童進行幫助。通過這一系列的實踐行動,學生可直觀感受到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意義,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社會主義價值觀。
(二)主動走進校園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方式較為單一,對于學生的教育主動性較差。針對這一問題,教育基地應當與當地的教育部門或高校開展聯合行動,以便在校園內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在實踐中,基地領導應當主動轉變宣傳觀念,并與教育部門共同摸索固定的合作模式,使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工作得以進入到校園內進行。同時教育基地應當注意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在教育的過程建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教育的方法。同時愛國教育基地可在學校內建立社會主義價值觀宣傳小組,通過小組在校園內的配合,使學生得到更加細致的講解。
(三)利用互聯網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當下的社會中互聯網已經高度普及,在互聯網+政策的引導下,社會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轉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當在日常的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的開放性將自身的宣傳廣度進行拓展。首先教育基地應當利用微信等交流工具,建立信息交流平臺,使學生可在日常的生活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解。再有教育基地應當針對當下網絡中不良言論,進行有效的批駁,并利用信息平臺將自身的意見進行更大范圍的宣傳。同時教育基地可在校園年內開展相關的征文活動,并將優秀的文章發布在信息平臺中,使學生的觀點得到更多的關注。
四、結語
我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建設中應當加強自身的主題特色建設,以便教育重點更加突出。其次教育基地應當加強內部設施的現代化建設,以便對學生形成足夠的吸引力。同時教育基地應當充分運用網絡平臺,使自身的影響力得到擴展,并通過與學校的聯合提升對學生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華文.立德樹人維度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6.
[2]宋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鄭州大學,2016.
[3]趙天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安新麗,文博副研究員,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宣傳科,研究方向: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