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紅
摘要: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是新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內容,甚至是影響著我國整體的教育水平。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近些年來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如教師仍然占據課堂主體地位、教學形式單一、學生思維固化等等,這就要求我們結合當前教學的實際情況,采用有效的方式去進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拓展學生思維,以此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達到新課程改革中的育人要求。
關鍵詞:語文教學 課堂質量 思維能力 教學改革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保證學生能夠順利通過中考,進入到理想的高中,許多教師都不得不圍繞著中考內容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失去了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不利于新課程改革實施,也不利于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因此,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了當前教學中的首要任務。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一)課堂教學改革是語文教學發展的需求
隨著語文教學的發展,其教育作用已經發生了變化。在最初教學中,語文學科雖然相對來說比較基礎,但是卻是一門相對來說比較獨立的學科。但是隨著語文教學的發展,語文學科除了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之外,更是成為了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和工具。因此,為了適應當前語文教學發展的需求,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課堂教學改革是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想要滿足新課標中對語文教學的要求,就必須要根據當前教學的實際情況積極實施自身改革,改變傳統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創新。因此,語文教學改革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由之路。
(三)課堂教學改革是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然措施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中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教學質量,滿足當前教學中的育人需求,就必須要進行語文教學的改革。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的改革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十分單一,即教師一味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被動接受和記憶。這種教學模式與當前新課程改革中的要求截然相反,根本無法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不利于他們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培養。因此,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徹底轉變傳統教學模式。
首先,可以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即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通過互動的模式達成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這篇文章時,在學生初步了解了文章的意思之后,我便特意配上了音樂,為同學去朗讀這篇課文,然后請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腦海中勾勒出桃花源的景色,并用繪畫的形式展現給其他的同學看。之后,我又要求同學將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表達出來,并進行了總結。這樣一系列的活動徹底轉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態,提升了他們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改變教學模式。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科技手段的不斷提升,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了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出一種真實、生動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果,以此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概念,并迅速融入到學習的狀態中去,達到快速掌握知識的目的。
(二)在教學中拓展學生的思維
在教學中擴展學生思維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目標,具體來說就是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將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對于教師來說,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形式:
第一,精心設計課堂的導語。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引入部分,能夠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也可以滿足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第二,要注重提問的方法和難易程度。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盡量去通過提問的形式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一方面,提問的內容應該具有開放性,不能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而是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和創新進行大膽的猜測和討論。另一方面,教師應注重所提問題的難易程度。過難的問題將會讓學生失去探究動力,而過簡單的問題又會讓學生失去探究的意義,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
第三,要通過有效的評價方式拓展學生思維。在當前教學中,除了通過分數的形式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之外,更要采用過程評價的方法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產生正確的認識。同時,評價的內容也要以鼓勵為主,以此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讓他們能夠擁有進一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動力,達到拓展學生思維的目的。
(三)提升學生質疑的有效性
除了通過教師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之外,在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中,教師還應該去積極培養學生質疑能力,也就是要讓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主動提出疑問的方式來提高學習質量。
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學生既要擁有固定的思維方式,又要擁有質疑的精神。固定思維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構建起一個簡單的知識框架,例如文章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為什么要采用這樣的寫作思路。其次,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要抓住文章所包含的題目、主旨和結尾,找出關鍵的問題和內容。最后,要能夠對文章主題思想進行歸納和總結。在這一思考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會產生各種疑問,而這些疑問也就成為了他們對文章進行深入了解,提高學習質量的主要動力。
面對學生的有效質疑,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正確的處理。問題過少說明學生并沒有積極進行思考,而問題過多則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對于小問題,教師需要及時記性處理,而對于那些具有較強爭議性和較高討論價值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一起進行討論,讓他們通過思維的碰撞來解決問題。
(四)通過作業鞏固課堂教學質量
無論是課堂教學改革前還是課堂教學改革之后,作業都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鞏固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質量方面來說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常來說,常見的作業形式包括了練習題、測試卷等多種形式,這就需要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具體來說,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把握好以下幾點:首先,要保證作業的質量。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能為了布置而布置,而是要經過精挑細選,有針對性的選擇作業內容。試題的難度也要具有一定的梯度,以此讓學生逐漸提升自己的水平。其次,要保證作業的數量。對于學生來說,過多的作業將會成為沉重的學習負擔,很容易打擊他們的學習興趣,甚至是產生抵觸的心理。而過少的作業則不能起到課堂鞏固的作用,不利于學生課下的復習。另外,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作業的批改。通過了解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來掌握他們知識學習的情況,如果出現了共性問題,則要具體對其產生原因進行分析,以此糾正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五)加強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
教師是教學之本,教師隊伍的素質將會直接影響著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在目前的教學中,大多數的教師都受到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的影響,仍然采用灌輸的教學方式將知識點滔滔不絕的講給學生,很難實現當前教學改革的要求也嚴重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提升語文教師對于的綜合素養已經成為了當前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加強教師對于的素質建設首先要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起到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做到及時且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
其次,則是要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教師的思想很容易在教學過程中傳遞給學生,影響到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因此,在教學改革中,還應該注重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們的師德,形成理性的教學觀點,真正在語文教學中做到傳道、授業、解惑。
總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對與我國教育行業來說有著深遠的影響意義,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需要通過我們全體語文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用智慧去開啟語文課堂教學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史宏,張潤芳.淺議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新課程(下),2014,(04).
[2]唐建剛.新課標下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S4).
[3]彭恒慶.對初中語文活動課教學改革的三點思考[A]. 2015年1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
[4]姚冬媚.八股文對現代作文教學的借鑒作用[D].福建師范大學,2013.
[5]黃小紅.基于作文真實性的高中寫作教學實效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6]徐蘊琪.高中作文教學的實踐與反思[D].遼寧師范大學,2013.
[7]楊體明.高中生作文語言文字不規范現象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
(作者單位:長春市第一五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