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云
摘要:當前在農村地區,教學設施、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以及學生整體素質水平同城市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英語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習慣的差別導致學生們也很難培養出良好的學習能力,因此對于這方面急需要一個解決辦法。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對于當前學生的學習也尤為重要,要針對當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有效的解決農村地區中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農村地區 英語學習 學習習慣培養 學習能力培養
一、當前農村地區英語學習的現狀
我們學校是一所偏遠的農村山區中學,交通不便,非常不發達,各種資源相對落后,大部分家庭是農民家庭,教育觀念陳舊,對孩子教育來說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可以說跟不上教育發展的要求和步伐,對于英語學科的認識同樣也停留在模糊不清的邊緣地帶。隨之而來的是學生的反應相對發達地區學生來說根本不能放在一起比較,雖然到了初中可是英語水平還處在很低的層次,距離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這對一名英語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要想完成好這項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和使命,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還得懷有滿腔的教育熱情和飽滿的教育激情,承認現狀,埋頭苦干,找出方法,解決難題,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在農村地區有著更為艱巨和突出的意義。
二、學習習慣培養的意義
學習習慣,是一個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養成的,而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教育,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將來的學習和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我們不斷的進行探索和追尋。當前在農村地區,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穎的教育方式方法被引進,但其實用性是不是很好有待于研究,新式教學方法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是不是符合當前農村地區的英語教育,還有待于研究。
眾所周知,一個基本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21天,當前農村英語教學方式方法已經被應用了太多年,需要進行更新與發展,培養學習習慣不僅需要學生進行改變,更需要對教育工作者就行培訓和學習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好習慣的養成,有助于我們更好的進行英語學習,我們的孩子也許輸在了起跑線,但是教育不是百米賽跑,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活到老學到老,我們更需要在中學生階段養成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對于相對很少接觸英語的農村地區的孩子們,更需要我們進行努力,教育工作者任到重遠。
三、學習能力培養的意義
能力的培養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不斷的進行教育和滲透,當前中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更是如此。對于農村地區的學生來說,很多時候都是被動的跟隨老師進行英語的學習,而不是主動的希望能夠進行英語的學習,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在教育工作中,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是要做到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我們是他們的領路人,都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確實是如此,當我們對于學生的教育從管教方式變成引導方式的時候,他們的學習能力就能夠很好的被引導開,這樣在今后,不論是對于英語的學習還是其他方面的學習,能力的養成都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是授人以漁的好事情。
能力的培養是一輩子的事情,對于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更是關鍵,因為,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越來越重要,在當今社會中,想要進行國際化的學習和交流,都需要借助英語這個媒介,在農村地區,相對于城市而言,我們的英語教學以及應用領域非常的小,能夠通過能力的培養,讓我們的學生能夠有機會在接下來到高中或者是大學更好的學習英語和應用英語,才是關鍵。
四、如何正確的培養農村地區學生英語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一)先從教育工作者開始改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治標不治本永遠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要先從教育工作者開始進行改變。在教師掌握大量的教育方法和教學經驗的前提下,要把自己的先進經驗,遠見卓識,前沿理念全部灌輸給學生,一定讓自己做到不要固步自封,孤芳自賞,唯有不停地學習,汲取營養,不斷地豐富自己,不斷地改變自己,才能在教育這個歷史長河中不被淘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認識到變,變則通,變才能順應時代和世界高度發展的需要。歷時30年的教學工作,經歷了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飛躍,每一步的前進都是陣痛,對于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把自己一言堂的工作方法,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者自己能不困惑,能放心嗎?焦慮,恐懼,擔心竟然成病態了。當走過來后才明白,時代變了,學生變了,你還不變,誰教誰還都在思考中呢。在我校的分層次教學模式下,在教改的呼聲召喚下,英語教學改革的第二點是指導方法自學探究,主要強調學生們的自學能力,第三點是師生交流,小組合作,這一部分作為重點,突出了學生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學生互相交流,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不足,能夠在伙伴的幫助下查缺補漏,完善知識系統。半學期的嘗試,學生學得輕松,學得不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我們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大幅提高,事半功倍。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養成對于接下來的學習至關重要,尤其對于農村中學的學生們來說,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去培養,家庭環境和社會實際都是應該考慮在英語學習之中,沒有英語角可以以班級為單位英語老師作為指導者自己創建英語角,沒有外教,英語教師就是學生們的外教,通過創設情境,和學生們一起學習,培養學習興趣,是英語自主學習的助推劑。在我所在的班級有一名學困生,平時上課萎靡不振,有一天我進行單詞測驗,對那個學生說:“咱倆打個賭,你都對了我讓你做一天的課代表”,他聽完特別興奮,那次測驗他就全對了,我表揚了他,在之后的一段時間,他上課的表現特別的好,有一次主動的找我,說老師,我期中考試如果能及格,你能不能給我一個為同學們服務的機會。這個熱心的學生給了我很大的觸動,針對一個孩子的特性是真的可以慢慢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以后還是要多多努力發掘各個學生的特點,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才能夠更好的提升自我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一切的學是為了不學,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清楚的教育理念,也是衡量教師好壞的一個試金石。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也是學習取得成效的必要手段。教師的教學目的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它要求學生不僅是學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學生怎樣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規律和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會學”。就比如一些英語的漢譯英,一開始學生并不能完全掌握這些句子結構,這時就需要教師一遍一遍的去復習,鞏固,這個過程是很艱難,但是學生們一旦掌握了其中的關鍵,以后的類似句型就會非常簡
(四)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樹立正確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英語教學大綱明確規定科學的規范的科學考試體系,在此基礎上《新課程標準》也提出了更高的學生評價體系。為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教師不斷動腦,查找資料,采取最先進的考核評價體系,運用到課堂實戰教學中。自主學習是新課標的主導,教師力求發揮教者的主導作用,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發展,會學,學會這一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對于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是有益的。
(五)多媒體教學運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時代變遷,科技進步,計算機,白板等多媒體教學走入課堂,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難點重點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對于教師來說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在學生這方面,他們年齡小,接受新事物快,多媒體教學的運用,使他們上課注意力和興趣都增強了,多媒體的直觀形象,豐富多彩的表現力,生動絢麗的畫面,迷人的音樂,有序的教學任務的編排,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結語
當前的農村地區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在教育工作者以及學生等多方面需要進行改進和提升的同時,我們更要明白,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養成有很重要的意義,只有明確了目標和方向,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將這項事業做大做強,才能夠為我們的教育工作做出新的成績。而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我們也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們也將逐漸的探索和實踐,理論結合世界,在不斷的探索和提升中,將農村地區的英語教育工作做好,切實讓孩子們獲得更好的機會。
作為教育工作者,對于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樣,在農村地區,更是面臨著更多的困難與挑戰,中學生已經到了更需要進行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培養的時刻,英語學習是區別于其他學科的存在,不同于我們學習漢語,我們需要轉變思維方式方法,才能夠更好的在農村中學生英語教育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遼寧省鳳城市愛陽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