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景教學中,通過一定情景下的學習和教學活動。學生的情感和興趣都會始終處在一個最佳狀態,學生會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問題的解決之中,這樣一來教學活動就會更加有效。
關鍵詞:情景教學 教學案例 分析
教學情景是指的在具體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在行為上、在情緒上等各方面進行的綜合體,是獨特的教學模式。這里它和情景教學不同,情景教學是教學系統中的一個小部分,是構成整個教學大系統的一個小系統;而教學情景可以說是將教材中的知識習得和實際社會的、自然環境行呼應的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可以用來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生動的素材和資源。本次研究選取了《酸的性質》一課對情景教學的案例進行了分析。
一、教學背景分析
本課選自初中九年級化學第一冊第十單元第一課《酸和堿的性質》,本次課主要探究的是酸的性質。《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進行“身邊的化學”的學習和知識的遷移。在前面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已經了解到了鹽酸能與大理石、堿進行反應,也充分的認識到了酸溶液中存在H+其能夠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本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的細化分析酸的性質。
二、學情分析
經過一段時間的化學學習,學生對基本的化學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能夠通過實驗觀察、歸納總結等方法進行知識的遷移。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充分認識濃鹽酸、濃硫酸的物理性質。
對酸的腐蝕性、酸的稀釋有一定的理解。
掌握常見酸的化學式和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
通過酸的性質的學習能夠遷移式的學習和掌握物質性質的學習方法和途徑,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的養成善于觀察、對比的思想意,主動的參與到實驗與交流合作中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酸的認識及物質性質的探究中,學會動手實踐、獨立探究的意識和思想,并在實驗中不斷的提升自我的安全及自我保護意識;當然在具體情景學習中還能夠得到合作、交流能力和意識的鍛煉。
四、教學準備與教學重難點
多媒體課件、多媒體展示系統及實驗所用的儀器(試管、鑷子、藥匙)、藥品(濃硫酸、濃鹽酸、稀鹽酸、氧化銅、碳酸鈣、氯化銅溶液、氯化鋇溶液)以及實驗中能夠用到的鎂條、銅絲、木炭、生銹鐵釘等。
教學重點:酸的性質、常見酸的化學式和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酸的腐蝕性的認識及酸的稀釋方法、原因。
五、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多媒體展示生銹的鐵制品、生有水垢的水壺,提出問題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么辦?
對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點評,提出常用的醋鐵銹和水垢的方法就是利用了酸的性質。
提出問題,酸的性質都有哪些?
寫板書:酸的性質
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課外學習知識及所見所聞等分析教師的問題,并嘗試進行回答。
(二)活動交流、操作探究
利用多媒體展臺,展示濃鹽酸、濃硫酸的標簽。通過實驗進行對比:打開濃鹽酸的蓋子的現象,用玻璃棒蘸濃硫酸涂到一塊棉布中間的現象。要求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得出這些現象的原因;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及對其進行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
提示學生注意濃硫酸的危險性,向學生說明如不慎將濃硫酸粘到皮膚上,需要立即大量的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以防灼傷。既然濃硫酸如此的危險那么稀釋它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操作呢?
根據現象討論、交流分析原因,得出:
濃硫酸在空氣中吸水會放出熱量的結論。
(三)動手實驗,嘗試練習
引導學生用稀釋后的硫酸、鹽酸溶液進行實驗,具體的實驗內容如下:
左邊兩排的同學以小組為單位用實驗桌上的儀器、藥品等對稀硫酸的化學性質進行探究(準備的藥品和一起等包括有稀鹽酸、鎂條、銅絲、木炭、生銹鐵釘、氧化銅、碳酸鈣、氯化銅溶液、硝酸銀溶液以及試管)
右邊兩排學生同樣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實驗桌上的器材和藥品對稀鹽酸的化學性質進行探究,具有的器材和藥品包括:稀硫酸、鎂條、銅絲、木炭、生銹鐵釘、氧化銅、碳酸鈉、硫酸銅溶液、氯化鋇溶液以及試管。)
教師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建立猜想及設計出實驗方案后進行實驗操作。
在實驗中及時的發現學生的問題,進行糾正。要求學生記錄實驗現象,同時要嚴格按照要求操作。
要求學生派代表交流其組內的實驗情況,要求其它同學與自己的結果對比,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
(四)總結歸納,提出預期
要求學生回顧餓總結一些自己所做的實驗,思考:從物質分類的角度來看,鹽酸和硫酸都能夠和哪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通過這些反應你能夠總結出酸的化學性質嗎?
那么酸為什么會有這些化學性質呢?(教師展示微觀的酸化合物的視頻課件),要求學生觀察,和學生進一步的總結得出:
因為酸的溶液中都含有H+;很多的酸的化學反應都是因為H+存在而產生的。
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簡單的評價,向學生介紹一些其他酸如硝酸、磷酸、碳酸、醋酸的化學式,要求學生課后查閱資料對這些酸的一些特點、用途進行了解。
學生通過思考分析,得出一部分的金屬、鹽以及金屬氧化物能夠與酸進行反應。
六、案例的教學反思
從教學設計的整體來看,在教學設計中充分的體現了情景教學法的應用,教學中的每個環節都貫穿著情景的建構。應用的情景素材也均是常用的問題、圖片與視頻、生活經驗。但是從教學設計其涉及到的情景素材來看,對于生活實際經驗素材的發掘還是稍顯不足的。這和前面實際調查結果是一致的,即目前初中化學教學情景教學方法的應用中對于生活實際經驗類素材發掘、應用的數量、深度明顯不足。
在課堂教學實施方面,從實際的課堂教學反思中可以看出本課程教學案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都得到提高,各個環節的情景教學方法應用都是比較成功的。但是從中也能夠發現,學生實際生活經驗不足的問題,“生活化學”的學習目標的實現還是任重而道遠,情景教學充分發掘生活實例的策略與方法還需要繼續深入的貫徹和實施。同時在教學設計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的實現中,本課的實施是存在明顯的欠缺的:學生雖然注意到了實驗的安全但是卻沒有注意到藥品的節約,這也是情景教學應用深度與廣度不足的一種體現。這些也都將會是,日后的情景教學應用實踐中需要注意和提升的地方。
參考文獻:
[1]趙令琨.情景教學在高中化學教育中的應用與實踐[J].才智,2015,(11).
[2]喬燕.趣味性情景教學在儀器分析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4,(04).
[3]高鵬飛.高中化學情景教學的實施策略[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0).
(作者簡介:高崇,黑龍江省望奎縣第三中學,化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