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燕
摘要:伏爾泰曾經說過:“讀書能使人心明眼亮”。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人們越來越喜歡用電子設備進行娛樂,很少有人能在空閑的時候讀一本好書,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凈化一下自己的心靈。然而教育部對小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要在小學期間安排讀書課時,閱讀其推薦的如《三字經》,《弟子規》這樣的能培養小學生的情感道德的書籍。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書習慣;養成策略
小學是學生進入正式學習階段,是學生進行思想啟蒙和情感培養的重要階段。他們是祖國的未來,是這個國家的希望。而小學語文注重培養的是學生對于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對中國先進的紅船精神的傳承。而如何培養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至關重要。良好的讀書習慣不僅是對其內涵品質的培養,更是對思想道德的教育,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得到收獲和成長。筆者將從下面幾點來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養成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一、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和認真傾聽的習慣
好的讀書習慣不僅包括自己勇于參與,積極進取的品質,還要有著仔細聆聽他人讀書,欣賞并發現自己的不足。在現在這個社會,由于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大部分的家長對其都是特別寵愛,導致有些學生在家里特別活潑,在課堂卻沉默寡言,特別是在語文讀書課時,幾乎不見其張口。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應該多多關注這部分學生,多和這部分學生交流溝通,并且在課堂上多多對其進行提問,并進行言語上的表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養成學生開朗的性格,使其和同學們能夠一起大聲的朗讀,這是對于學生的社交能力的簡單培養。在課堂上還有還有一部分學生正好與其相反,他們特別喜歡讀書,喜歡回答問題,然而有時候他們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大聲讀書已經影響到其他的旁邊的其他學生,其完全沒有照顧到其他學生的想法,這也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老師不能視而不見,老師應該對其進行耐心的教導,讓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如有必要,可以和其家長交流溝通,要教導其養成傾聽的習慣,因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不僅是一種良好的讀書習慣,在社會上也是一種公德。
二、安排適量的讀書時間和有益的讀書材料
老師在小學期間要重視學生品格的培養,這有助于學生成人。小學生的學業任務應該適當減少,增加一些語文閱讀時間,這不僅是課堂上的要求,對課后的要求同樣應該如此。不僅是語文老師,還有學生家長,校領導都應該認識到多讀書能是學生受益終身,因為優秀的書籍帶來的雖然不是知識技能,但書中要表達的感情思想,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不是在尋常的教材中所具有的,也不是老師和家長能在言語中所表達出來的。讓學生在課上和課后都有充足的閱讀時間,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使其自然的遠離不良行為的誘惑。當然學生僅僅有充足的閱讀時間是不夠的,由于學生的社會閱歷和知識水平不高,學生難以選出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長的書籍,這時如何選擇好的閱讀材料落在老師的肩膀上。語文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從教育部建議中小學生閱讀的書籍中選取適當數量的書籍和資料布置下去,當作學生的閱讀任務。例如,老師可以選取每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資料,培養學生對于祖國和社會的熱愛;可以選取四大名著白話版,培養學生對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可以選取《老人與海》,《戰爭與和平》,《飄》這樣的海外名著,培養學生對于人性的認識;也可以選取《毛澤東選集》,《鄧小平選集》的等偉人的著作,感受中國的革命先烈為建立,建設年輕的共和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
三、養成標準的發音和查字典的好習慣
現在教育部要求學校要重視對學生的普通話的培養。現在的大部分的小城市和鄉下的教師在教課時不經常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再加上學生的家長在講話時使用方言,小學生又處于學習的階段,導致學生的發音不準。這種現象在語文閱讀課上表現的尤為明顯。語文老師應該養成標準的發音習慣,特別是在教學時。學生應該掌握標準的發音,因為大部分學生是要走出去的,在和外地的人交流時,普通話大部分人都能聽懂,而使用方言將導致語言不通,造成溝通上的障礙,使用標準話是一種自身素質的體現。當然,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是自己閱讀,學生應該隨身準備一本詞典,在遇到不認識的字時,學生要養成隨手查字典的好習慣,多次使用,學生的標準話水平會很快提升,任何事情都可以熟能生巧,就如《賣油翁》中的老翁所說:“無他,但手熟而”。這些讀書的好習慣在小學養成,其在一生的求學道路上都是受益匪淺的。
四、舉行讀書活動,引起家長重視
古語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也是寒門學子攀登社會階梯的唯一工具。學生能從書中學到知識,學到做人的道理,并借用這些知識來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老師應該舉行更多的讀書活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例如對《豐碑》這篇文章進行分小組,分角色朗讀,進行比賽活動,讓小組成員分別飾演將軍,警衛員,軍需處長以及旁白的角色,讓各小組課下多次排練,掌握將軍的語氣由開始的憤怒到最后的哽咽,警衛員的語氣又開始的急匆匆到后來的小心翼翼,還有軍需處長也就是老班長犧牲后仍然一幅泰然處之的表情,還有旁白開始讀時要讀出風雪交加的惡劣天氣帶來的寒冷氣氛到后來的全場氣氛的低沉,使學生能夠從課文的朗讀比賽感受到紅軍戰友之間的革命友誼,為了革命勝利而不惜犧牲的革命精神,使學生認識到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讓“豐碑”不僅豎立在天安門廣場上,更豎立在學生的心中。舉行讀書活動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到其重要性,還要讓家長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因為家長是除老師外配備學生多的人,只有兩方雙管齊下,才能養成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五、結語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由此可見,對于小學生的教育一定要落實在做人這點上,學生應該不僅從老師的教導之處學習做人,也要從書中學到更多的老師無法言傳身教的東西。學生應該多讀書,讀好書。
參考文獻:
[1]宋群濤.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養成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18(02):67-67
[2]趙影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