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法的創立有著重要的時代意義和現實價值。經濟法主要將社會作為主體而建立的一種監管體系,有助于創造和諧良好的社會經濟氛圍,推動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進而保障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本文將先分析經濟法的相關概述,然后探究經濟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關鍵詞:經濟法;實施;問題;改進建議
引言
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其中法制建設日益完善。經濟法的不斷完善既使得經濟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又能夠給人們的生活提供相應的保障,并擺脫沒有法律可依的狀況。經濟法的實施對我國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等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有助于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客觀認識經濟法的特點與作用,并深入研究其在實施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和改進的建議,促進我國經濟法的不斷健全與發展。
一、經濟法的相關概述
所謂的經濟法就是調整我國經濟運行環節中出現的經濟聯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站在宏觀層面,經濟法就是我國從經濟發展角度出發,針對某些擁有社會公共經濟活動開展干預的一種調控方式。并包含我國的相關法律與法規。經濟法是一個獨立和新興的法律部門,有著鮮明的特點。經濟法作為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方向,其改進的中心在于引導不同類型經濟主體依法開展經濟活動。以及作為社會責任本位法、商品經濟發達的法,并擁有經濟目的以及綜合調整的特征。經濟法可以對經濟關系進行調整,其目標在于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升生產力水平。經濟法的實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包含三個層面:其一,能夠保障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經濟法的實施可以有效應該應對市場經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調整。以及保證政府的宏觀調控,使得市場主體更加規范化。其二,有助于應對我國在經濟建設環節中出現的問題,維護經濟秩序,并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經濟法作為我國開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途徑。我國需要在國民經濟層面強化協調,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其三,有助于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經濟法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健全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進而使得更加規范化。
二、我國經濟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在我國改革開放發展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得到相應的促進與發展。與此同時,相關的經濟法律與法規也逐漸完善。當前,經濟法得到更加的重視與普遍的關注,以及相應的監管部門也隨之增加。然而,在實際情況中,普遍存在監督管理體系不完善的狀況,影響了我國經濟法的實施力度和效果。假如沒有及時應對該些問題,那么必然會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造成阻礙作用。
(二)執法人員存在素質較低的情況。站在宏觀層面,經濟法的操作主要由很多下屬機關來進行,并包含經濟監管機關、經濟管理機關等。不同國家機關之間只有相互配合與合作,才能促進我國經濟法的有效實施與推廣。然而,當前,經濟法的主體大到國家機關與相關部門,小到居委會,以及很多不是經濟管理機關也加入執法的環節中。在具體執法環節中,存在執法主體混亂的局面,以及素質不高的狀況,使得整體經濟法實施效果并不理想,缺乏針對性以及深入性。由于執法主體的混亂,使得亂收費、亂罰款等狀況的發生,以及有的執法人員存在工作模式單一,專業知識不夠完善等情況,進而阻礙了我國經濟法的正常實施。
(三)經濟法實施效果低的情況。站在具體市場狀況角度,可以發現我國很多地區的政府在具體執法環節中沒有嚴謹落實并開展相關的法律法規,存在強烈的地方保護特征,進而造成經濟法的實施效率低下。很多地區政府為了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保障實際商品的銷售量,就運用禁止或者限制外來商品進入的狀況,該種地方性的保護特色對全面經濟發展造成阻礙影響。假如地方保護性質過于強烈,那么進而會使得我國經濟法的效率得到降低,并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三、經濟法實施過程中的改進建議
(一)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在經濟法實施的環節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推動經濟法有效落實。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有助于保障經濟法的有效實施,以及有助于讓法律法規擁有更高的操作性。在經濟法建設的環節需要具備一定的權威性,不可以僅僅從微觀層面去看待,為了拓展經濟法實施的空間,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如果發現相關的問題,那么能夠積極解決并采取可行的措施,進而發揮經濟法的實際效果。
(二)提高執法人員的綜合素養。在經濟法實施的環節中,執法人員是重要的組成元素,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確保經濟法有效實施與落實,并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的科學性。對于執法人員而言,應該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以及全面了解不同部門的法規,并建立相應的法律意識。同時相關部門應該提高培訓工作,促進執法人員的深入學習以及工作模式的模式的及時調整與更新,并形成終身學習意識。還有,執法人員應該理清執法主體,積極融入到民眾之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并保障經濟法的有效進行。
(三)突破地方保護主體的弊端。在經濟法實施環節中需要對地方保護主義的弊端加強全面的認識,并推動經濟法的有序實施。地方保護主義存在一定的危害,直接對我國經濟法的實施造成嚴重的影響。對此,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在具體管理環節中加強不良風氣的整頓工作,強化監督與管理,以及結合實際地區特點做好全面的調查工作,并及時進行工作調整。同時需要提高管理力度,真正推動實際經濟的健康發展,并推動地方經濟建設,提高整體經濟水平。
結語
總之,經濟法的實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需要增強相應的重視。我國需要針對經濟法實施環節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相關監管體系,確保經濟法的有序實施。同時要與實際相結合,提高經濟法實施的針對性,并提高執法力度,做好經濟法的落實工作。還有,相關執法人員需要加強學習,完善執法觀念與方式,不斷提高自身執法的能力,逐漸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保障經濟法實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邊姝予.經濟法實施中的若干問題分析[J].法制博覽,2017(03):245.
[2]張立明.我國經濟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28(02):141-142.
[3]應飛虎.中國經濟法實施若干問題[J].現代法學,2013,35(05):61-67.
作者簡介:吳淑敏,女,(1976.09--), 遼寧人,研究方向:法學。